華文網

喜報,醫藥聯合體將推動醫療改革新步伐!

近來湖南省致力打造醫療聯盟,目前已成立國內首個省級綜合醫院醫聯體。

據瞭解,醫聯體建設將作為2017年醫改工作重點並逐步加速推進中,年內將全面啟動多種形式的醫療聯合體建設試點,

三級公立醫院要全部參與並發揮引領作用。

專家認為,通過讓大型公立醫院與各級基層醫療機構建立多形式、分層次的合作關係,將加強基層醫院的診療能力。

所謂“醫聯體”,即醫療聯合體,是以大型公立醫院的技術力量帶動基層衛生醫療能力提升和共同發展,通過醫療資源橫向或縱向的整合,優化醫療資源配置,推動醫生和患者流向基層,方便群眾就近就醫。

讓基層醫院具備準確判斷和處理疾病的能力,小病治得好,大病不耽誤,才能留住病人。

讓大醫院進一步提升自己的診療流程,避免重複檢查,流程清晰明確,才能提升患者滿意度。

大醫院與基層醫院間需建立緊密的聯繫,打通整個省市縣醫療資源的醫療聯合體,

將成為實現分級診療的關鍵。

醫聯體是建立分級診療制度的重要抓手,也是一種制度創新,通過醫聯體建設,使大的醫院能夠捨得放,基層機構能夠接得住,老百姓能夠願意到基層去看病。

通過多種形式的醫聯體建設,主動地、有效地調整醫療資源佈局,這也是完善醫療服務體系,進行醫療服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一項重要舉措。

“醫聯體”模式是對醫療資源的垂直整合,

是未來的方向。

不過,“醫聯體”內的醫療機構級別不同,其主管部門、政府投入,醫務人員聘用等均不同,而病人是醫療機構的重要資源,如果各級醫院之間的利益分配做的不好,就很容易出現“利益留給自己,麻煩扔給別人”的情況。

專家表示,應實現醫聯體從“聯體”到“聯心”,推動整合型健康服務體系建設。

在實踐中明確,建設醫聯體,發揮三級醫院的引領作用,絕不是讓大醫院再次擴張,跑馬圈地,而是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把轄區內的醫療資源通過醫聯體實現有機結合,為實施分級診療鋪路。

在醫聯體內繼續完善醫養一體化簽約服務,將關口前移,形成“知、防、醫、養、護”五位元一體的健康管理服務鏈。

可探索實施“結餘留用,超支分擔”醫保總額打包付費,以利益為紐帶,推動醫聯體成為服務共同體,責任共同體、利益共同體和管理共同體。

推動醫保從“保疾病”向“保健康”轉變,引導醫院轉變行醫模式,從“治病掙錢”向“防病省錢”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