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從上海一路打到南京,他是南京保衛戰正面突圍犧牲的將軍

記住衛國英雄,傳承民族歷史。抗日英雄故事之司徒非

司徒非烈士是廣東省平遠縣人。青年時代他立志抵禦外侮,改革時弊,富國強兵,考入保定陸軍軍官學校。在學校期間,他學習勤奮,

精通戰略戰術,且為人正直,性格剛強,深受同學們的擁戴和學校當局的喜愛。

從保定軍校畢業後,他投身軍旅,以刻苦耐勞,勤奮工作,作戰勇敢而著稱,曾任連長、營長、團長、旅長等職務。

1937年7月,日軍侵佔北平、天津。八月,繼犯上海,淞滬會戰開始。六十六軍於9月中旬奉命開赴淞滬前線。

由於日軍大量增援,中國軍隊由攻勢轉人守勢。六十六軍到達淞滬後,編入第十九集團軍,一六0師作為左翼部隊進入羅店東南劉家行一帶陣地。

9月22日,日軍集中主力向羅店方面發動猛攻,一六0師在劉家行與日軍展開激戰。司徒非帶領士兵奮勇抗擊日軍的進攻,堅守陣地。23日拂曉,日軍先以重炮猛轟,繼以戰車掩護步兵衝鋒。司徒非親上火線,

率士兵同日軍肉搏,至二十四日晚,陣地幾失幾得。10月初,一六0師撤出新陸宅一帶。不久,中國守軍決定分三路對蘊藻浜南岸日軍發起反攻,一六0師被編在第二路。司徒非和師長葉肇商定抽調全師精幹,編組突擊隊。

21日晚8時,反攻開始。一六0師突擊隊由三家橋附近出發,進至老陸宅東北,繼攻彭宅,激戰至次日淩晨2時,無力繼續進展。其他部隊的進攻亦多無功,反功遂告失敗。

10月26日,全線形勢變化,司徒非等奉命率一六0師後撤。11月12日,經蘇滬公路西側退往蘇、福國防線陣地,離開了上海戰場。日軍侵佔淞滬後,繼續向南京進犯,11月中下旬,突破蘇福國防線和錫澄國防線,兵鋒直指南京。一六0師於11月底退到南京外郊,奉命駐守湯山、青龍山一帶陣地。

12月6日,日軍開始進攻湯山,司徒非等督部激戰。由於一六0師在連續大戰之後未得休整,缺員嚴重,在日軍的兇猛攻勢下,漸感不支。7日,湯山一帶陣地失守。8日,退守紫金山東北地區。日軍銜尾而攻。9日起,司徒非等在紫金山連續與日軍激戰三天,部隊傷亡慘重。

12月12日,是南京近代歷史上最悲慘的一天。這天午後,日軍攻破了中國守城部隊的陣地,大量湧入南京城。南京衛戍司令部事前沒有撤退的計畫和準備,到此危急時刻手足無措,草草下達了一個突圍命令,可是各部隊並不執行命令,紛紛湧往下關。在這當中,只有六十六軍的一六0師長和一五九師,決心按命令從紫金山北麓向南正面突圍。天黑之後,一六0師開始行動。司徒非望著在戰火中燃燒的南京城,聽著震耳的槍炮聲,莫大的痛苦與恥辱,使他的心情極為悲愴。他隨部離開陣地,機智地尋找日軍兵力的薄弱地帶往南開進,且戰且走。部隊不斷與日軍遭遇,司徒非帶頭衝殺,不幸中彈,壯烈犧牲。司徒非犧牲後,一六0師經馬廠機場東側、淳化鎮、句容、溧陽,終於殺出一條血路,安全到達皖南甯國,完成了突圍任務。

因司徒非烈士骸骨無存,抗戰勝利後曾于廣州白雲山山麓建有衣冠塚。並被國民政府追贈為陸軍中將。臺灣忠烈祠設有靈位,供國人致祭供奉。

重讀英雄故事,是為了銘記和警醒,更是為了前行,對歷史閉上眼睛者是看不到未來的。

今天,做為一名中國人,我們要珍惜來之不易的和平,但更要傳承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

司徒非望著在戰火中燃燒的南京城,聽著震耳的槍炮聲,莫大的痛苦與恥辱,使他的心情極為悲愴。他隨部離開陣地,機智地尋找日軍兵力的薄弱地帶往南開進,且戰且走。部隊不斷與日軍遭遇,司徒非帶頭衝殺,不幸中彈,壯烈犧牲。司徒非犧牲後,一六0師經馬廠機場東側、淳化鎮、句容、溧陽,終於殺出一條血路,安全到達皖南甯國,完成了突圍任務。

因司徒非烈士骸骨無存,抗戰勝利後曾于廣州白雲山山麓建有衣冠塚。並被國民政府追贈為陸軍中將。臺灣忠烈祠設有靈位,供國人致祭供奉。

重讀英雄故事,是為了銘記和警醒,更是為了前行,對歷史閉上眼睛者是看不到未來的。

今天,做為一名中國人,我們要珍惜來之不易的和平,但更要傳承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