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雖然我沒錢,可是你為什麼有意寒磣我

劉向陽是從農村考進鄉里的公務員。這年,鄉里開展精准扶貧工作,

要抽調一批機關幹部分赴各村搞幫扶,正當一些機關幹部悄悄回避之時,劉向陽卻主動報了名。

郝鄉長出於對青年人的關心,也出於對精准扶貧工作的高度重視,語重心長地說:“向陽呀,精准扶貧可不是鬧著玩的,你剛參加工作,還沒多少經驗,這次精准扶貧就不要參加了。”面對迎面潑來的冷水,劉向陽依舊熱情滿滿地說:“鄉長,你就放心吧,我一定保質保量地完成精准扶貧工作任務!”鄉長見劉向陽滿腔熱情的樣子,

沒再堅持,不久,便把劉向陽納入了抽調人員之列。

列完,不禁又狐疑起來:“這毛頭小子能行嗎?”

劉向陽幫扶的前寨村共有200多戶,貧困戶就有80多家,其中最貧困的當屬侯大發了。

上任第一天,村會計就向劉向陽介紹說:“侯大發家就母子二人,母親年近70,體弱多病,早已喪失勞動能力。侯大發小的時候發高燒吃錯了藥,腿腳落下了毛病,

走起路來有些瘸,前些年也曾外出打過工,沒承想,出的力多賺的錢少,後來就再也不願出門打工了,賴在家裡,全靠政府救濟、村民接濟為生。因為窮,人都40了,連個媳婦也沒找上。”

一天,村會計陪著劉向陽來到侯大發家裡。一進院門,見侯大發坐在樹蔭下,正有滋有味地聽小曲呢。劉向陽屋裡屋外轉了轉,就見侯大發家屋牆用木棍頂著,窗戶用紙板貼著,屋裡院裡髒兮兮的,

連件像樣的傢俱家電都沒有。劉向陽看完後心裡酸溜溜的。

“大發,這是鄉里派來咱村搞精准扶貧工作的劉向陽劉幹部,今天是專門來你家看你的。”聽了村會計的介紹,侯大發這才關掉手裡的微型播放機,趕緊站起來,緊緊握住劉向陽的手,連聲說:“熱烈歡迎劉幹部前來扶貧,熱烈歡迎劉幹部前來扶貧!”說完,還上上下下前前後後地往劉向陽身上看個沒完,看得劉向陽直起雞皮疙瘩。

劉向陽不知就裡,忙問:“大發哥,你往我身上看啥呢?”侯大發撓了撓頭皮,不好意思地說:“劉幹部,以前無論領導還是幹部來俺家,不是給俺送米麵油,就是給俺送衣服棉被,有的還送大紅包,今天你來送的是……”

村會計趕緊制止說:“侯大發,不得無禮,劉幹部是來咱村搞精准扶貧的,不是來慰問救濟貧困戶的!”侯大發一聽,一屁股坐在座位上,沒好氣地說:“扶貧也好,

慰問也罷,不都得送錢送物送東西嗎?要不然,那還叫什麼扶貧?”

劉向陽忙說:“大發哥,今天我來得匆忙,沒帶什麼慰問品,下次一定給你補上。”侯大發這才轉怒為笑說:“這還差不多!”

出了侯大發家院門,村會計不無埋怨地說:“劉幹部呀,你不該許給侯大發東西呀。剛才你也見了,就他那熊樣,你再慣著他順著他,將來他還不得懶到天上靠到天上去?脫貧致富還不得等到猴年馬月?”

劉向陽沒接村會計的茬,而是說:“經過這些天的調查,我總算弄明白了,咱們前寨村四面環山,就缺一條能通汽車的致富路了。有了這條路,山裡的特產就能賣出去,然後咱再搞搞農家樂、鄉村遊什麼的,把山外的人吸引過來,咱村那些貧困戶,何愁不脫貧致富?”

沒想到,村會計歎了口氣,說:“修路好是好,可說起來容易幹起來難呀!”

原來早在三年前,村裡就想修建這條能通汽車的致富路,可做好方案一盤算,大夥不禁拉長了臉:不算工錢,光買鋼筋水泥就得100多萬。前寨村本來就窮,到哪里弄那麼多錢去?村幹部們找到鄉里,郝鄉長苦著個臉無可奈何地說:“你們前寨村貧窮,咱們鄉政府也不富裕呀,修路的事還是緩緩再說吧!”

“這路咱們修定了!”聽了村會計的介紹,劉向陽樂了,說,“不就是100多萬塊錢嗎?咱們想辦法就是。”村會計既高興又疑惑,說:“100多萬可不是個小數目,怎麼想辦法?”劉向陽微微一笑說:“你就等著瞧吧!”說完,大步向村委會走去。村會計摸不著頭腦,只好緊緊地跟在劉向陽後面。

這天一大早,劉向陽拿著號召村民捐款修路的告示,在街頭巷尾貼了一張又一張,還開了村裡的大廣播,親自作動員。

村民們聽說新來的扶貧幹部要修路,個個來了精神,可當聽說修路要捐款時,卻又沒了底氣。一連5天過去了,全村200多戶,總共捐款不到10萬元。看著一堆毛毛票票,村會計難為情地說:“劉幹部,就這點錢,離100萬還差一大截呢,這路怎麼修呀?”“有這10來萬就足夠了,其他的我來想辦法,你就不用操心了。”

劉向陽樂呵呵地說,“咱村現在還開不進車來,你就組織好村民,準備往村裡人工搬運修路用的鋼筋水泥吧。”村會計一頭霧水,心裡想:“就這些毛毛票票,能買多少鋼筋水泥?修路不是天方夜譚嗎?”

出乎意料的是,沒幾天工夫,劉向陽帶著車隊,果真就把修路所需的鋼筋水泥,全部運到了村前山口。早已準備好的村民高興壞了,也顧不得天氣炎熱,肩扛人抬,硬是把那些硬邦邦沉甸甸的東西,像螞蟻搬家般地搬運到了村裡。

搬完,村會計一邊拍打著身上的塵土,一邊不解地說:“劉幹部,你真能耐,可我不明白的是,買這些鋼筋水泥的錢是從哪兒弄來的呀?”劉向陽笑了笑說:“反正不是偷的,也不是搶的,咱們放心用就是了。”看著堆堆水泥、捆捆鋼筋,村會計繃著個臉不禁又說:“鋼筋水泥有了,這路又該叫誰來修?修路的費用又該從哪兒出呢?”劉向陽依舊笑了笑說:“這個你就不用操心了,你只管挑選幾位有經驗的村民,組成品質檢查組,具體把好修路品質關就行了!”說完,大步向村委會走去。

村會計一頭霧水,可又不好再問,只好緊緊跟在劉向陽後面。

這天中午,村街上的人們見劉向陽、村會計正往侯大發家院牆上貼紅紙,便三三兩兩地圍攏過來。一看,原來貼的那些紅紙,一個是村民捐款修路的光榮榜,一個是村民義務搬運鋼筋水泥的表揚榜。

隔牆聽到議論聲,侯大發搖著逍遙扇,拖著那條有些瘸的腿,出門也來湊熱鬧。

見侯大發出門,那些看榜的人們不由讓出一條道。侯大發一步三搖地來到紅榜前。

這時,一位村民不無玩笑地說:“大發呀,快看看,是光榮榜上有你的名哪,還是表揚榜上有你的姓呢?”侯大發看了看光榮榜,又瞧了瞧表揚榜,臉立馬變成了大紅榜。他伸手扯下一張光榮榜,氣哼哼地說:“是誰叫你們貼的?”說完,伸手再扯表揚榜。

劉向陽趕緊制止說:“榜是我弄的,也是我貼的,怎麼啦?”侯大發氣得直跺腳,說:“這是俺家的牆,未經俺的同意,你們不能貼。”劉向陽說:“為了修建這條能通車的致富路,現在大夥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難道他們不值得表揚嗎?你既沒出錢,又沒義務搬運鋼筋水泥,現在村裡只是借用一下你家牆頭,你怎麼就這麼不近情理、這麼小氣呢?”“咱村有那麼多的戶,也有那麼多的牆貼榜,你們怎麼就偏偏選中了俺家的牆呢?”

侯大發氣得直擺手,說:“你們明明知道我既沒捐款,也沒義務搬運鋼筋水泥,你們還把光榮榜、表揚榜貼到俺家牆上,你們不是有意揭短、亮醜、寒磣我嗎?”

劉向陽說:“大發哥,其實貼榜真得選地方。只要你能為咱村做貢獻,村裡不但會像表揚其他村民那樣表揚你,讓你登上光榮榜,我還向你保證,我一定會把表揚你的光榮榜,正兒八經地貼在咱村防風又防雨的村務公開欄上!要知道,那可是咱村最顯眼的地方。”

侯大發聽了,支支吾吾地說不出話來。這時,村會計瞥了一眼侯大發,不無鄙視地說:“就你那懶樣,只怕永遠都沒這個機會了!”“你別針眼裡看人。”侯大發白了一眼村會計,然後換了副口氣,對劉向陽說,“劉幹部,此話當真?”劉向陽一本正經地說:“當著大夥的面,我豈能兒戲?”侯大發又問:“那你說,現在咱村有什麼需要我做貢獻的?”

劉向陽暗自高興,就說:“咱村修路用的鋼筋水泥都置備齊了,現在就缺一個帶領大夥把路修起來的召集人了。我想,如果你樂意,這個召集人就由你來當,你看如何?”當著大夥的面,侯大發哪裡還有退路?他一拍大腿,大聲說:“行,就這麼著!”

3個月後,路終於修通了。劉向陽果不食言,親自把表揚侯大發的大紅榜端端正正地貼進了村務公開欄裡。

侯大發找回了尊嚴,高興壞了。可令他意想不到的是,當著大夥的面,劉向陽還把前寨村建築公司經理的聘書親自交到了他的手上。

侯大發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揉了揉再看,聘書上還蓋著村委會的大紅公章呢!侯大發抖著手,激動地說:“劉幹部,這個,我能行?”劉向陽說:“經過咱村3個多月的修路實踐,你不僅掌握了管理經驗,而且還學會了工程建設技術,咱村新成立的建築公司,經理一職非你莫屬!”

侯大發又說:“咱是山裡、農村,新成立的建築公司能攬到活?”劉向陽哈哈一笑,又說:“現在咱縣正搞新農村建設呢,哪個村不得拆屋扒牆修路建房子呀?只要你肯吃苦,還愁攬不到活?賺不到錢?”侯大發高興極了,緊緊握住劉向陽的手說:“謝謝你和村委會對我的信任,我一定不負眾望!”

通車儀式這天,郝鄉長親自駕車來到前寨村。剪完彩,走在新修的致富路上,郝鄉長說:“向陽呀,作為一鄉之長,我都沒辦成的事,你卻辦成了,我代表鄉政府感謝你!可我不明白的是,修路用的100多萬,你是從哪里弄來的呀?”“是我老爸捐的。”

劉向陽笑了笑說,“其實,以前俺家也是出了名的貧困戶,是扶貧,才使俺爸辦起了全縣最大的石材加工廠,要不然,我也不可能考上什麼大學,更別說考上公務員了!” 郝鄉長不無感慨地說:“原來,你積極要求參加精准扶貧工作,不僅是知恩圖報,而且還是運籌帷幄、胸有成竹呀!”劉向陽會心地笑了。

— END —

出自《故事林》雜誌

2017年11月上半月刊

欄目:鄉村往事

原文標題:《劉向陽扶貧》

作者:張建國

而是說:“經過這些天的調查,我總算弄明白了,咱們前寨村四面環山,就缺一條能通汽車的致富路了。有了這條路,山裡的特產就能賣出去,然後咱再搞搞農家樂、鄉村遊什麼的,把山外的人吸引過來,咱村那些貧困戶,何愁不脫貧致富?”

沒想到,村會計歎了口氣,說:“修路好是好,可說起來容易幹起來難呀!”

原來早在三年前,村裡就想修建這條能通汽車的致富路,可做好方案一盤算,大夥不禁拉長了臉:不算工錢,光買鋼筋水泥就得100多萬。前寨村本來就窮,到哪里弄那麼多錢去?村幹部們找到鄉里,郝鄉長苦著個臉無可奈何地說:“你們前寨村貧窮,咱們鄉政府也不富裕呀,修路的事還是緩緩再說吧!”

“這路咱們修定了!”聽了村會計的介紹,劉向陽樂了,說,“不就是100多萬塊錢嗎?咱們想辦法就是。”村會計既高興又疑惑,說:“100多萬可不是個小數目,怎麼想辦法?”劉向陽微微一笑說:“你就等著瞧吧!”說完,大步向村委會走去。村會計摸不著頭腦,只好緊緊地跟在劉向陽後面。

這天一大早,劉向陽拿著號召村民捐款修路的告示,在街頭巷尾貼了一張又一張,還開了村裡的大廣播,親自作動員。

村民們聽說新來的扶貧幹部要修路,個個來了精神,可當聽說修路要捐款時,卻又沒了底氣。一連5天過去了,全村200多戶,總共捐款不到10萬元。看著一堆毛毛票票,村會計難為情地說:“劉幹部,就這點錢,離100萬還差一大截呢,這路怎麼修呀?”“有這10來萬就足夠了,其他的我來想辦法,你就不用操心了。”

劉向陽樂呵呵地說,“咱村現在還開不進車來,你就組織好村民,準備往村裡人工搬運修路用的鋼筋水泥吧。”村會計一頭霧水,心裡想:“就這些毛毛票票,能買多少鋼筋水泥?修路不是天方夜譚嗎?”

出乎意料的是,沒幾天工夫,劉向陽帶著車隊,果真就把修路所需的鋼筋水泥,全部運到了村前山口。早已準備好的村民高興壞了,也顧不得天氣炎熱,肩扛人抬,硬是把那些硬邦邦沉甸甸的東西,像螞蟻搬家般地搬運到了村裡。

搬完,村會計一邊拍打著身上的塵土,一邊不解地說:“劉幹部,你真能耐,可我不明白的是,買這些鋼筋水泥的錢是從哪兒弄來的呀?”劉向陽笑了笑說:“反正不是偷的,也不是搶的,咱們放心用就是了。”看著堆堆水泥、捆捆鋼筋,村會計繃著個臉不禁又說:“鋼筋水泥有了,這路又該叫誰來修?修路的費用又該從哪兒出呢?”劉向陽依舊笑了笑說:“這個你就不用操心了,你只管挑選幾位有經驗的村民,組成品質檢查組,具體把好修路品質關就行了!”說完,大步向村委會走去。

村會計一頭霧水,可又不好再問,只好緊緊跟在劉向陽後面。

這天中午,村街上的人們見劉向陽、村會計正往侯大發家院牆上貼紅紙,便三三兩兩地圍攏過來。一看,原來貼的那些紅紙,一個是村民捐款修路的光榮榜,一個是村民義務搬運鋼筋水泥的表揚榜。

隔牆聽到議論聲,侯大發搖著逍遙扇,拖著那條有些瘸的腿,出門也來湊熱鬧。

見侯大發出門,那些看榜的人們不由讓出一條道。侯大發一步三搖地來到紅榜前。

這時,一位村民不無玩笑地說:“大發呀,快看看,是光榮榜上有你的名哪,還是表揚榜上有你的姓呢?”侯大發看了看光榮榜,又瞧了瞧表揚榜,臉立馬變成了大紅榜。他伸手扯下一張光榮榜,氣哼哼地說:“是誰叫你們貼的?”說完,伸手再扯表揚榜。

劉向陽趕緊制止說:“榜是我弄的,也是我貼的,怎麼啦?”侯大發氣得直跺腳,說:“這是俺家的牆,未經俺的同意,你們不能貼。”劉向陽說:“為了修建這條能通車的致富路,現在大夥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難道他們不值得表揚嗎?你既沒出錢,又沒義務搬運鋼筋水泥,現在村裡只是借用一下你家牆頭,你怎麼就這麼不近情理、這麼小氣呢?”“咱村有那麼多的戶,也有那麼多的牆貼榜,你們怎麼就偏偏選中了俺家的牆呢?”

侯大發氣得直擺手,說:“你們明明知道我既沒捐款,也沒義務搬運鋼筋水泥,你們還把光榮榜、表揚榜貼到俺家牆上,你們不是有意揭短、亮醜、寒磣我嗎?”

劉向陽說:“大發哥,其實貼榜真得選地方。只要你能為咱村做貢獻,村裡不但會像表揚其他村民那樣表揚你,讓你登上光榮榜,我還向你保證,我一定會把表揚你的光榮榜,正兒八經地貼在咱村防風又防雨的村務公開欄上!要知道,那可是咱村最顯眼的地方。”

侯大發聽了,支支吾吾地說不出話來。這時,村會計瞥了一眼侯大發,不無鄙視地說:“就你那懶樣,只怕永遠都沒這個機會了!”“你別針眼裡看人。”侯大發白了一眼村會計,然後換了副口氣,對劉向陽說,“劉幹部,此話當真?”劉向陽一本正經地說:“當著大夥的面,我豈能兒戲?”侯大發又問:“那你說,現在咱村有什麼需要我做貢獻的?”

劉向陽暗自高興,就說:“咱村修路用的鋼筋水泥都置備齊了,現在就缺一個帶領大夥把路修起來的召集人了。我想,如果你樂意,這個召集人就由你來當,你看如何?”當著大夥的面,侯大發哪裡還有退路?他一拍大腿,大聲說:“行,就這麼著!”

3個月後,路終於修通了。劉向陽果不食言,親自把表揚侯大發的大紅榜端端正正地貼進了村務公開欄裡。

侯大發找回了尊嚴,高興壞了。可令他意想不到的是,當著大夥的面,劉向陽還把前寨村建築公司經理的聘書親自交到了他的手上。

侯大發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揉了揉再看,聘書上還蓋著村委會的大紅公章呢!侯大發抖著手,激動地說:“劉幹部,這個,我能行?”劉向陽說:“經過咱村3個多月的修路實踐,你不僅掌握了管理經驗,而且還學會了工程建設技術,咱村新成立的建築公司,經理一職非你莫屬!”

侯大發又說:“咱是山裡、農村,新成立的建築公司能攬到活?”劉向陽哈哈一笑,又說:“現在咱縣正搞新農村建設呢,哪個村不得拆屋扒牆修路建房子呀?只要你肯吃苦,還愁攬不到活?賺不到錢?”侯大發高興極了,緊緊握住劉向陽的手說:“謝謝你和村委會對我的信任,我一定不負眾望!”

通車儀式這天,郝鄉長親自駕車來到前寨村。剪完彩,走在新修的致富路上,郝鄉長說:“向陽呀,作為一鄉之長,我都沒辦成的事,你卻辦成了,我代表鄉政府感謝你!可我不明白的是,修路用的100多萬,你是從哪里弄來的呀?”“是我老爸捐的。”

劉向陽笑了笑說,“其實,以前俺家也是出了名的貧困戶,是扶貧,才使俺爸辦起了全縣最大的石材加工廠,要不然,我也不可能考上什麼大學,更別說考上公務員了!” 郝鄉長不無感慨地說:“原來,你積極要求參加精准扶貧工作,不僅是知恩圖報,而且還是運籌帷幄、胸有成竹呀!”劉向陽會心地笑了。

— END —

出自《故事林》雜誌

2017年11月上半月刊

欄目:鄉村往事

原文標題:《劉向陽扶貧》

作者:張建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