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去巴基斯坦旅遊,探秘傳遞中巴友好的“中巴經濟走廊”

“中巴經濟走廊”早已是傳遍中巴兩國街頭巷尾的熱詞,然而由於專案都在巴基斯坦,真正瞭解具體項目的國人並不多,更不要說親眼一見或是親身體驗了。為了讓大家對大熱的中巴經濟走廊專案有一些具體而微的認識,

小編今天為大家做一些分享。

距離乘車從巴基斯坦首都伊斯蘭馬巴德出發已超過12個小時,這次要前往的是巴東部塔爾沙漠邊緣的城市巴哈瓦爾普爾。令人窒息的熱風裹挾著漫天沙塵,肆意拍打著車輛,

路間隔離帶上的矮樹在狂風中扭動。

圖為100兆瓦太陽能光伏發電站概貌

就在離目的地還有60公里的地方,我們遭遇了當地夏季時常出現的沙塵暴。這次沙塵暴的脾氣似乎格外“暴躁”。騎摩托車的人早已下車縮在路邊,把頭巾裹得裡三層外三層。

我們的車輛也多次被迫停下。狂風產生的阻力太大,即便司機再怎麼努力踩油門,也只能聽到發動機嘶吼的聲音,卻未見車子向前移動。

圖為執行安保任務、荷槍實彈的員警;

一個多小時後,我們終於抵達園區。依舊燥熱的勁風吹散了雲層,皎潔的月光灑在廣袤的大地上,

平添幾分荒涼的味道。一排排整齊的太陽能光伏板如駐守荒原的士兵,透著幾分莊嚴。

站在新落成的生活區三樓樓頂,看到電站周圍幾乎全是光禿禿的戈壁,只有零星稀疏的低矮植物在倔強地生長。這裡條件艱苦,蔬菜水果品種不多,

在這兒的人都是這樣一直這麼堅持過來的。

據悉這座電站年平均發電約為1.49億度,可解決約5萬戶一般家庭的日常用電問題。無論是在專案總造價,還是在專案施工保質保量、不計成本搶工期等多個方面,均向巴方給予了大量優惠和支持。

一方面開拓了巴方市場並打造了中國企業在巴建造太陽能電站的“龍頭地位”,另一方面也緩解巴電力危機,通過實實在在的民生專案向巴基斯坦人民傳遞中巴友好。

其實還有許許多多這樣年輕的中國工程師們奮戰在巴各地的建設一線,他們以“建好中巴經濟走廊,造福巴國人民,傳遞中巴友好”為己任,在巴基斯坦的土地上默默地用青春、汗水和知識奉獻著自己的光和熱。

造福巴國人民,傳遞中巴友好”為己任,在巴基斯坦的土地上默默地用青春、汗水和知識奉獻著自己的光和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