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揭“營養免疫學創始人陳昭妃博士”

(此人這一陣子在國內又火起來了,我早就揭露過了)

微信裡有人轉了一篇《華裔科學家陳昭妃博士談免疫系統:深入淺出,重點推薦》的文章,取閱10萬次以上,內容似是而非,危害很大。此人掛著“著名美國華裔科學家”、“營養免疫學創始人”的招牌,在中國大陸推銷騙人的保健品已有好幾年了,我原以為早就被新語絲網友揭露過,

搜了一下,沒有找到,那我就寫一篇。

陳昭妃(英文名Jau-Fei Chen)1962年出生於臺灣,1981年獲得美國猶他州楊伯翰大學(Brigham Young University)學士學位,1983年獲得該校碩士學位,1988年獲得該校微生物學的博士學位,博士論文題目為In Vitro Killing of Tumor Cells by Platelets(用血小板在體外殺死腫瘤細胞)。畢業後留下當講師(instructor)五年,之後全職去賣保健品。1987年陳昭妃和她的家人在猶他州創辦保健品傳銷公司E. Excel International(中文名稱叫“丞燕國際”)。她創辦保健品傳銷公司似乎是受其哥哥的啟發。

她的哥哥叫陳得福,在1982年創辦了另一家更出名的保健品傳銷公司Sunride International(中文名稱“仙妮蕾德”)。

2000年左右,陳昭妃與其姐姐、母親因公司財產發生糾紛,訴訟一直打到了猶他州高等法院。法院判決書裡指出,E. Excel是一家銷售營養補充劑和護膚產品的傳銷公司(sells the products through a multilevel marketing network),由陳家成員控制公司運作。(判決書見:

//law.justia.com/cases/utah/supreme-court/2004/chen100804.html ,//digitalcommons.law.byu.edu/cgi/viewcontent.cgi?article=31557&context=utah_court_briefs )

2000年8月,因E. Excel對其產品做虛假宣傳,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給陳昭妃發去警告信,

命令其立即停止虛假宣稱。

(//www.casewatch.org/fdawarning/prod/2000/excel.shtml )

我們再來看看其宣傳材料裡對陳昭妃的吹捧。

【著名美國華裔科學家,“營養免疫學”的創始人。】

營養免疫學(Nutritional Immunology)作為一門學科,是在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發展起來的,那個時候陳昭妃還是個小學生。1991年,《營養免疫學雜誌》(Journal of Nutritional Immunology)創刊,那時候陳昭妃還只是美國一所普通大學的不做研究只管上課的講師。回顧營養免疫學歷史的論文沒有一個字會提到陳昭妃(例如//europepmc.org/abstract/med/1542016 和//www.tandfonline.com/doi/abs/10.1300/J053v01n01_03 )。

回顧營養免疫學進展的綜述也沒有一個字會提到陳昭妃

(//www.ncbi.nlm.nih.gov/pubmed/22014015 )。美國營養學會下面有營養免疫學分支,定期開學術會議,從未見陳昭妃被邀請參加。

陳昭妃沒有發表過任何營養免疫學方面的學術論文。事實上,陳昭妃沒有發表過任何學術論文,檢索pubmed的結果是零。這讓我也有點驚訝,陳昭妃畢竟在美國一所正規大學拿過博士學位,寫過博士論文,

然而其博士論文工作竟然沒有發表,一篇論文都沒有。畢業後她留校任教,只是教書,並不做研究。之後她就全職經商去了。她從未發表過論文,科學界誰知道有這號人?所以陳昭妃連科學家都算不上,更不要說“著名美國華裔科學家”了。

陳昭妃津津樂道的是她在1995年出版過一本《營養免疫學》的“英文學術著作”。該書是猶他州Provo的Bright Ideas Press出版的,但在猶他州政府公司註冊中找不到該出版社,鑒於猶他州Provo是丞燕國際的所在地,而該出版社唯一的業績就是出過陳昭妃的兩本書,我認為該出版社是陳昭妃為了出版其“學術著作”自己設的,甚至連去登記都懶得去。

另外,學術界說的營養免疫學,研究的是營養素、膳食因數、營養狀態與免疫系統功能之間的關係,與陳昭妃為了推銷其保健品胡吹的“營養免疫學”沒有任何關係。

【美國加州命名1996年3月8日為“陳昭妃日”】

這個在去年揭露林志穎時我就說過了,像這種“XXX日”是只要有人向政府部門申請,就會給的。

【1992年榮獲華僑救國團聯合總會頒發的“海外優秀青年獎章”。1992年榮獲國際本草協會最高榮譽馬丁帝拉庫茲獎(Martin Dela Cruz Award)。】

前一個獎是華人組織給的,後一個獎是另類醫學組織給的,都沒有含金量。

【1997年榮獲美國青商會頒發的1997年“美國十大傑出青年獎”。陳昭妃博士是第一位榮獲此獎項的華裔人士。】

美國青商會(United States Junior Chamber of Commerce)是一個民間非營利性組織,每年會評“美國十大傑出青年”(Ten Outstanding Young Americans),入選者中有的是名人,有的是非名人,大約是拿名人來給非名人陪襯。陳昭妃在1997年被該組織評為“美國十大傑出青年”,但是她是屬於“商業”類,而不是“科學”類,也就是說,是表彰其生意做得好,而不是科學研究做得好。

陳昭妃也不是“第一位榮獲此獎項的華裔人士”。楊振寧在1957年即被該組織評為“美國十大傑出青年”(科學類),未見楊振寧的傳記中提及該“殊榮”,大概真名人不把它當回事。1986年還有個叫Curtis D. Chong的華人獲得該“殊榮”(人類進步類),不知此人是誰。

陳昭妃在其文章中說:【免疫學是一門新學科。在美國,我是第一批的免疫學家,在這之前根本就沒有人學習免疫學,對免疫的瞭解僅限於各種疫苗而已。】

這也是個彌天大謊。免疫學是一門有一百多年歷史的“老”學科,在陳昭妃去美國學習之前,絕不是沒有免疫學家,也不是“對免疫的瞭解僅限於各種疫苗而已”。舉兩個例子:George Davis Snell等人在1946年發現主要組織相容性複合體(MHC),1980年獲得諾貝爾獎;Gerald Edelman和Rodney Robert Porter在60年代初發現抗體的化學結構(標誌著現代免疫學的誕生),1972年獲得諾貝爾獎。你能說這些人不是免疫學家,對免疫的瞭解僅限於各種疫苗而已?陳昭妃連免疫學家都算不上,何況是“第一批”。

陳昭妃說:【我曾受邀於美國最大的一個醫學研究機構。在和科學家們一起討論的時候,得到一個統一的結論,99%的疾病都和免疫系統失調有關。】

美國最大的醫學研究機構大概指的是NIH。問題是陳昭妃從未發表過論文,而除了讀博士時做過幾年研究(功勞主要還得算她的導師的),她也從未真正做過科研,科學界根本就不會知道她有何研究成果,別人憑什麼邀請她一起討論學術問題?可見是胡吹。

陳昭妃說:【我在研究癌症的過程中,並沒有發現任何的藥物、化療、電療能夠真正治療癌症。】

她只是在讀博士期間研究了一下血小板在體外殺死腫瘤細胞的情況,根本就沒有系統研究過癌症的治療,這麼說也是胡吹。

總之,這是一個大忽悠。她在文章中那些聳人聽聞的說法,例如:

【我沒有在任何的醫學報告上看到實驗證明是HIV病毒製造的愛滋病。】

【並沒有發現任何的藥物、化療、電療能夠真正治療癌症。】

【沒有任何一種化學藥物能夠代替免疫系統,也不可以用化學藥物來刺激免疫系統,否則可能會造成各種副作用。既然不能用化學藥品來提升免疫系統,那麼只能依靠“營養”。 】

【在美國,以前小學裡有一個食品金字塔量表,它把最重要的營養劃為肉類、牛乳製品,如今,這個量表已經被禁用了。】

【現在已有研究表明,牛奶會阻止小孩大腦的發育。】

【不要多喝有咖啡因的咖啡,因為它會加速中樞神經系統的刺激,也有實驗報告表明,它會製造皺紋;但是沒有咖啡因的咖啡更不能喝,因為將咖啡因從咖啡中提取出來需要一種化學藥品,而這種藥品是致癌藥品,美國衛生局已禁止使用了。】

【美國的衛生局研究報告表明,當維生素C存在於橘子等整體時,被稱為抗氧化劑,能防止心臟病、癌症。當維生素C離開橘子後,能製造上億的自由基,相反會造成心臟病、癌症。】

等等,全是無稽之談。我不想在此一一駁斥,大家只要知道,這是一個大忽悠為了推銷其被FDA認為是虛假宣傳的保健品的胡說八道,就可以了。

2014.8.27.

鑒於猶他州Provo是丞燕國際的所在地,而該出版社唯一的業績就是出過陳昭妃的兩本書,我認為該出版社是陳昭妃為了出版其“學術著作”自己設的,甚至連去登記都懶得去。

另外,學術界說的營養免疫學,研究的是營養素、膳食因數、營養狀態與免疫系統功能之間的關係,與陳昭妃為了推銷其保健品胡吹的“營養免疫學”沒有任何關係。

【美國加州命名1996年3月8日為“陳昭妃日”】

這個在去年揭露林志穎時我就說過了,像這種“XXX日”是只要有人向政府部門申請,就會給的。

【1992年榮獲華僑救國團聯合總會頒發的“海外優秀青年獎章”。1992年榮獲國際本草協會最高榮譽馬丁帝拉庫茲獎(Martin Dela Cruz Award)。】

前一個獎是華人組織給的,後一個獎是另類醫學組織給的,都沒有含金量。

【1997年榮獲美國青商會頒發的1997年“美國十大傑出青年獎”。陳昭妃博士是第一位榮獲此獎項的華裔人士。】

美國青商會(United States Junior Chamber of Commerce)是一個民間非營利性組織,每年會評“美國十大傑出青年”(Ten Outstanding Young Americans),入選者中有的是名人,有的是非名人,大約是拿名人來給非名人陪襯。陳昭妃在1997年被該組織評為“美國十大傑出青年”,但是她是屬於“商業”類,而不是“科學”類,也就是說,是表彰其生意做得好,而不是科學研究做得好。

陳昭妃也不是“第一位榮獲此獎項的華裔人士”。楊振寧在1957年即被該組織評為“美國十大傑出青年”(科學類),未見楊振寧的傳記中提及該“殊榮”,大概真名人不把它當回事。1986年還有個叫Curtis D. Chong的華人獲得該“殊榮”(人類進步類),不知此人是誰。

陳昭妃在其文章中說:【免疫學是一門新學科。在美國,我是第一批的免疫學家,在這之前根本就沒有人學習免疫學,對免疫的瞭解僅限於各種疫苗而已。】

這也是個彌天大謊。免疫學是一門有一百多年歷史的“老”學科,在陳昭妃去美國學習之前,絕不是沒有免疫學家,也不是“對免疫的瞭解僅限於各種疫苗而已”。舉兩個例子:George Davis Snell等人在1946年發現主要組織相容性複合體(MHC),1980年獲得諾貝爾獎;Gerald Edelman和Rodney Robert Porter在60年代初發現抗體的化學結構(標誌著現代免疫學的誕生),1972年獲得諾貝爾獎。你能說這些人不是免疫學家,對免疫的瞭解僅限於各種疫苗而已?陳昭妃連免疫學家都算不上,何況是“第一批”。

陳昭妃說:【我曾受邀於美國最大的一個醫學研究機構。在和科學家們一起討論的時候,得到一個統一的結論,99%的疾病都和免疫系統失調有關。】

美國最大的醫學研究機構大概指的是NIH。問題是陳昭妃從未發表過論文,而除了讀博士時做過幾年研究(功勞主要還得算她的導師的),她也從未真正做過科研,科學界根本就不會知道她有何研究成果,別人憑什麼邀請她一起討論學術問題?可見是胡吹。

陳昭妃說:【我在研究癌症的過程中,並沒有發現任何的藥物、化療、電療能夠真正治療癌症。】

她只是在讀博士期間研究了一下血小板在體外殺死腫瘤細胞的情況,根本就沒有系統研究過癌症的治療,這麼說也是胡吹。

總之,這是一個大忽悠。她在文章中那些聳人聽聞的說法,例如:

【我沒有在任何的醫學報告上看到實驗證明是HIV病毒製造的愛滋病。】

【並沒有發現任何的藥物、化療、電療能夠真正治療癌症。】

【沒有任何一種化學藥物能夠代替免疫系統,也不可以用化學藥物來刺激免疫系統,否則可能會造成各種副作用。既然不能用化學藥品來提升免疫系統,那麼只能依靠“營養”。 】

【在美國,以前小學裡有一個食品金字塔量表,它把最重要的營養劃為肉類、牛乳製品,如今,這個量表已經被禁用了。】

【現在已有研究表明,牛奶會阻止小孩大腦的發育。】

【不要多喝有咖啡因的咖啡,因為它會加速中樞神經系統的刺激,也有實驗報告表明,它會製造皺紋;但是沒有咖啡因的咖啡更不能喝,因為將咖啡因從咖啡中提取出來需要一種化學藥品,而這種藥品是致癌藥品,美國衛生局已禁止使用了。】

【美國的衛生局研究報告表明,當維生素C存在於橘子等整體時,被稱為抗氧化劑,能防止心臟病、癌症。當維生素C離開橘子後,能製造上億的自由基,相反會造成心臟病、癌症。】

等等,全是無稽之談。我不想在此一一駁斥,大家只要知道,這是一個大忽悠為了推銷其被FDA認為是虛假宣傳的保健品的胡說八道,就可以了。

2014.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