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孩子,不要讓未來的你,討厭現在的自己!

1

你和那些坐頭等艙的人,差的不僅僅是錢

今天在機場的候機室,

我觀察那些30歲到40歲這個年紀的旅客。

頭等艙的旅客往往是拿著kindle、平板或者紙質書在閱讀,公務艙的旅客大多看雜誌用筆記本辦公,經濟艙則看報紙電影玩遊戲和聊天的較多。

在機場,貴賓廳裡面的人大多在閱讀,而普通候機區全都在玩手機。那麼,到底是人的位置影響了行為,還是行為影響了位置呢?

我想,讀書一定是在潛移默化中改變了一群人的習慣,

從而改變了他們人生的位置。

2

孩子,不要讓未來的你,討厭現在的自己

當我們只能待在原地的時候,讀書可以讓我們去到遙遠的某個地方。

“讀書什麼時候能改變命運?“ “我一翻開書就犯困怎麼辦?” “讀書到底有什麼用?”

下面的這些話是寫給所有想讀書但又堅持不下去的人。

我們這個時代特別尷尬,因為經濟結構的迅速轉型,我們的知識體系更新比應用知識慢很多,我們學到最後會發現,書本上的東西很多與現在社會在脫節。

不是學習無用,而是學,無以至用。

但是很多人都直截了當地說,讀書或者學習是沒用的。

甚至還用很多資料告訴我,你們這些名校畢業的學生,畢業後也不過就拿三四千一個月,都比不上隔壁初中畢業去藍什麼校學修車的。

“讀書無用論”是個偽命題,很多人來打擊你,是因為他們不相信自己能做到,因此也不相信你會做到,所以才添油加醋地擠兌你。

讀書,不一定改變一個人的命運,但是不讀書,卻能很輕易地改變一個人。

就像某個作家說的:

一個人平平常常走在路上,就像散文;一個人忽然被推到水裡,就成了小說;一個人給大地彈射到月亮裡,那是詩歌;一個人被推到水裡又被拉上來了,

就是戲劇。

3

很多書,最開始就像一道門——關著的門

你把他們都看一眼,才知道自己的方向在哪。然後你就朝著那個通道走過去,進入另一個有很多門的大房間裡。

“讀詩,讓我即使沒有富庶的生活,仍有富庶的生命。”

讓我清貧至今也樸素至今,

平凡至今也善良至今,渺小至今也強大至今。

我未如果繁華之境,未聽過喧囂之聲,未見過太多生靈,未有過滾燙心靈,但書本給了我所有智慧和情感。

讀書,能夠讓我們的孩子擁有更豐富的精神世界,也能讓每一個家長,不放棄自我的成長。

4

孩子,讀書,只為成就更好的自己

你的氣質裡藏著你讀過的書,讀書養人,氣質之美與其說是來自內心的修養,不如說是來自一種對美好事物的欣賞能力。這份欣賞力主要來自知識涵養,使一個人的言談舉止不同流俗。

最初的人不過是一張白紙,讀書使他們獲得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這個過程中,不同於他人的氣質也就形成了。

“讀什麼書代表你是什麼樣的人。”

馬克思曾說:人的本質就是你過去見過的人,經歷過的事,以及讀過的書的總和。

換句話說,你過去看了什麼書,就塑造什麼樣的你;你讀什麼樣的書,代表著你是什麼樣的人。談吐,氣質,都會有一些微妙的差別。

而這種氣質,也必定會在與別人的交流中散發出來,“胸有文墨懷若穀,腹有詩書氣自華”,便是如此。

讀書不應是負擔,而是一種讓人冷靜又溫暖的生活方式。書中未必有黃金屋,但一定會讓你變得與眾不同。於此,你應該有一套自己的讀書方式。

5

世界上最厲害的不是錢袋,而是腦袋

有的同學可能會說,成功的人不一定是讀書好的人。我想問你,你到北京旅遊是坐高鐵好還是騎自行車好?當然是坐高鐵好呀。知識就如同高鐵,有了這樣的工具,你實現成功就更快捷而且更舒心。

更重要的是,你人生的選擇餘地就大,要是你坐高鐵坐膩了,你也可以騎上自行車領略風景,累了,你再坐高鐵不遲,這就是瀟灑,因為你有“知識高鐵”這個工具。

當今世界是知識時代,哈佛圖書館牆上的訓言其中有一條:受教育程度代表收入。—— Academic certificate is dollar.

美國2007年的一個調查表明,18歲或以上的成年人,持有碩士或博士學位的人,平均年收入為79946元,而沒有完成高中教育的人,年收入僅19915元。雖然說學歷並不等於個人工作能力,但學歷高的人學習能力強的可能性就高這也是不爭的事實。

而學習力恰恰是未來社會競爭的核心能力。你也不得不承認,受過高等教育及學歷較高的人,接受新知識快,有較強的適應能力,工作能力也明顯較強。

其實一句話,就是知識越多,成功和幸福的可能性越大,這是大概率事件。你要想買品質好的筆,你一定要選擇去大商場去買,因為這樣的可能性大,你絕對不會想到到小商店去買,因為這樣的可能性小。

請記住,這個世界上最厲害的是腦袋而不是錢袋。有好的腦袋,錢就會追著你來;沒有好的腦袋,再多的錢,也會丟掉。趁著年輕,抓緊給腦袋充電這才是正道。

6

學習上吃苦,一輩子受補

邁克爾?喬丹輸掉了上百場比賽才成為“空中飛人”;羅琳寫《哈利?波特》修改了十二次才最終出版;周傑倫忍受著強直性脊柱炎所帶來的呼吸困難、脊椎疼痛,卻依舊笑容燦爛;許嵩默默地承受著謠言與愚弄,卻依舊堅持自己心愛的歌曲之夢。

請同學們記住,沒有人能替你去實現自己的夢,苦你只有自己去嘗,才能掌握自己的命運,因為你的人生終究是你的“單人旅途”。

在學校讀書不僅讀的是書,更重要的是培養一個人吃苦的習慣和能力,如果你連高考的苦都不怕,人生就沒有苦能難得倒你了,這就叫“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猶太人在孩子還是嬰兒時,會往書上抹上蜂蜜,讓孩子去舔。這就告訴我們這樣的道理:刻苦能夠感受到甜,隨著你讀的書越多,你會覺得其實原先覺得苦的書,會越來越“甜”,隨之人生也會變成“甜”的,這就是學習帶給你的可喜變化。

不要以為小,就不想努力跑。世界上最厲害的不是錢袋,而是腦袋,學習上吃苦,一輩子受補。

7

孩子,什麼叫吃苦?

當你抱怨自己已經很辛苦的時候,請看看在西部的那些窮孩子,他們飯吃不飽,衣穿不暖,凍著腳丫,啃著窩窩頭的情形;請想一想幾十年如一日起早貪黑的我們的老師們;

請你對比一下那些透支著體力卻依舊食不果腹的打工者!在有空調的,有熱水喝的教室裡學習能算吃苦?在有空調,能洗熱水澡的寢室裡休息算是吃苦?

在有爸媽當“太子伴讀”,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你能算吃苦?

從現在起,好好學習,將來的你,一定會感激現在拼命的自己!

>>>>>>>>>>>>>>>>>>>>>>>>>>>>>>>>>>>>>>>>>>>>>>>>>>>>>>>>>>>>>>>>>>>>>>

同城家長圈升學群

2017揚州幼升小家長2群: 610400084

2017揚州小升初家長2群 :610402951

2017揚州中考家長2群 :609898462

同城家長圈小學:tcjzq1

同城家長圈幼兒:htsc9999

同城家長圈中學:jshtxcx

喜歡我們,就關注一下吧>>>>>>

4

孩子,讀書,只為成就更好的自己

你的氣質裡藏著你讀過的書,讀書養人,氣質之美與其說是來自內心的修養,不如說是來自一種對美好事物的欣賞能力。這份欣賞力主要來自知識涵養,使一個人的言談舉止不同流俗。

最初的人不過是一張白紙,讀書使他們獲得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這個過程中,不同於他人的氣質也就形成了。

“讀什麼書代表你是什麼樣的人。”

馬克思曾說:人的本質就是你過去見過的人,經歷過的事,以及讀過的書的總和。

換句話說,你過去看了什麼書,就塑造什麼樣的你;你讀什麼樣的書,代表著你是什麼樣的人。談吐,氣質,都會有一些微妙的差別。

而這種氣質,也必定會在與別人的交流中散發出來,“胸有文墨懷若穀,腹有詩書氣自華”,便是如此。

讀書不應是負擔,而是一種讓人冷靜又溫暖的生活方式。書中未必有黃金屋,但一定會讓你變得與眾不同。於此,你應該有一套自己的讀書方式。

5

世界上最厲害的不是錢袋,而是腦袋

有的同學可能會說,成功的人不一定是讀書好的人。我想問你,你到北京旅遊是坐高鐵好還是騎自行車好?當然是坐高鐵好呀。知識就如同高鐵,有了這樣的工具,你實現成功就更快捷而且更舒心。

更重要的是,你人生的選擇餘地就大,要是你坐高鐵坐膩了,你也可以騎上自行車領略風景,累了,你再坐高鐵不遲,這就是瀟灑,因為你有“知識高鐵”這個工具。

當今世界是知識時代,哈佛圖書館牆上的訓言其中有一條:受教育程度代表收入。—— Academic certificate is dollar.

美國2007年的一個調查表明,18歲或以上的成年人,持有碩士或博士學位的人,平均年收入為79946元,而沒有完成高中教育的人,年收入僅19915元。雖然說學歷並不等於個人工作能力,但學歷高的人學習能力強的可能性就高這也是不爭的事實。

而學習力恰恰是未來社會競爭的核心能力。你也不得不承認,受過高等教育及學歷較高的人,接受新知識快,有較強的適應能力,工作能力也明顯較強。

其實一句話,就是知識越多,成功和幸福的可能性越大,這是大概率事件。你要想買品質好的筆,你一定要選擇去大商場去買,因為這樣的可能性大,你絕對不會想到到小商店去買,因為這樣的可能性小。

請記住,這個世界上最厲害的是腦袋而不是錢袋。有好的腦袋,錢就會追著你來;沒有好的腦袋,再多的錢,也會丟掉。趁著年輕,抓緊給腦袋充電這才是正道。

6

學習上吃苦,一輩子受補

邁克爾?喬丹輸掉了上百場比賽才成為“空中飛人”;羅琳寫《哈利?波特》修改了十二次才最終出版;周傑倫忍受著強直性脊柱炎所帶來的呼吸困難、脊椎疼痛,卻依舊笑容燦爛;許嵩默默地承受著謠言與愚弄,卻依舊堅持自己心愛的歌曲之夢。

請同學們記住,沒有人能替你去實現自己的夢,苦你只有自己去嘗,才能掌握自己的命運,因為你的人生終究是你的“單人旅途”。

在學校讀書不僅讀的是書,更重要的是培養一個人吃苦的習慣和能力,如果你連高考的苦都不怕,人生就沒有苦能難得倒你了,這就叫“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猶太人在孩子還是嬰兒時,會往書上抹上蜂蜜,讓孩子去舔。這就告訴我們這樣的道理:刻苦能夠感受到甜,隨著你讀的書越多,你會覺得其實原先覺得苦的書,會越來越“甜”,隨之人生也會變成“甜”的,這就是學習帶給你的可喜變化。

不要以為小,就不想努力跑。世界上最厲害的不是錢袋,而是腦袋,學習上吃苦,一輩子受補。

7

孩子,什麼叫吃苦?

當你抱怨自己已經很辛苦的時候,請看看在西部的那些窮孩子,他們飯吃不飽,衣穿不暖,凍著腳丫,啃著窩窩頭的情形;請想一想幾十年如一日起早貪黑的我們的老師們;

請你對比一下那些透支著體力卻依舊食不果腹的打工者!在有空調的,有熱水喝的教室裡學習能算吃苦?在有空調,能洗熱水澡的寢室裡休息算是吃苦?

在有爸媽當“太子伴讀”,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你能算吃苦?

從現在起,好好學習,將來的你,一定會感激現在拼命的自己!

>>>>>>>>>>>>>>>>>>>>>>>>>>>>>>>>>>>>>>>>>>>>>>>>>>>>>>>>>>>>>>>>>>>>>>

同城家長圈升學群

2017揚州幼升小家長2群: 610400084

2017揚州小升初家長2群 :610402951

2017揚州中考家長2群 :609898462

同城家長圈小學:tcjzq1

同城家長圈幼兒:htsc9999

同城家長圈中學:jshtxcx

喜歡我們,就關注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