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旅行中的風景(13):我在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大乘寺


​大乘寺又稱大佛寺。位於齊齊哈爾市鐵鋒區木海街與民航路交叉口、西滿革命烈士陵園南側。因寺內供有數尊巨大的漢白玉石雕佛像而得名。在齊齊哈爾火車站以西約二公里處。林木環繞,境致清幽。

​大乘寺屬十方叢林規模,在省內與哈爾濱極樂寺齊名。籌建于民國,落成于偽滿。前後歷時十四年之久。早在1929年,首由蔔奎(齊齊哈爾舊名)富商瑞慶、經理孔玉書及其他地方士紳倡議修建,至1936年時,集資達十九萬多元(舊幣),遂在哈爾濱設立辦事處,
著手採辦建寺材料。1939年正式破土興建,歷時五年,於1943年初峻工。

​寺內建築風格新穎獨特,自成一格。整個寺院落為邊長200米的等邊正方形,
坐北向南。山門為一高二低鬥簷式門樓,正門高4.5米,兩邊側門各高3.3米,門樓起脊處有一麒麟狀吉祥物,背部馱負高約一米的圓形玲瓏寶塔;還有一排排首尾相接的異獸珍禽彩塑點綴其間,氣勢威嚴壯觀。 進得山門,有鐘樓二樓分立左右。左側鐘樓縣掛銅鐘一口,直徑1.5米,高3米;右側鼓樓置大鼓一面,直徑2米有餘。
院庭內南北中軸線上,為進深式三重大殿,呈縱向等距排列。三大殿的建築形式均為硬山雙坡起脊屋頂,上有黃綠相間的琉璃瓦覆蓋,屋脊兩端裝飾著高高翹起的獸吻,簷下四角的雀鈴迎風作響,異彩紛呈,氣勢恢宏。 圍繞三殿築有形態各異的八座配殿。以院牆為界線,將八座配殿連成一體,
略呈八角形,貌似八卦形狀,故有“八卦廟”之別稱。三大殿是:前面天王殿,中間大雄寶殿,後面藏經樓。周圍八個配殿,各為五間,分別辟作客堂、齋堂、僧眾居室及道場。 1982年,出土了一批漢白玉石雕佛像,計39件,是黑龍江地區罕得的佛教文物。寺內藏有《中華大藏經》一部。現在大乘寺已列為黑龍江省著名佛教寺院,系中國天臺宗九十處佛教叢林之一,屬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大乘寺坐北朝南,由山門、配殿、正殿、前殿、後殿組成,院牆按八卦建造,廟宇採用斗拱式建築,玻璃瓦覆蓋,院牆呈八邊形結構,以大雄寶殿為中心,各邊有一座配殿,共7座配殿,每座配殿距離大殿恰好88米,而且均面向大殿。配殿為抖拱式建築,屋頂由彩色琉璃瓦鋪成,均高4米,寬3.3米。長8.3米,各5間。7座配殿與山門組合,成八卦形排列,配殿與山門之間由塗紅磚牆連接。距山門26.3米的中軸線上,是天王殿(前殿)。高、寬均4.6米,長12米,各5間,中三間連貫為一。供奉彌勒佛祖,坐北面南,高4米,下首左為阿彌陀佛,右為燃燈佛。東單間供奉觀世音菩薩,西單間供奉地藏王菩薩。

​距天王殿18.3米的中軸線上是大雄寶殿(正殿),是大乘寺的主體建築,高4.8米,寬8.3米,長12米,各5間。大雄寶殿屋脊中央的麒麟背馱一座玲瓏寶塔經幌,與綠色琉璃瓦組成的“大乘寺”三個大字交相輝映,具有濃郁的宗教色彩,排簷下為各種珍奇動物的彩色木雕。正殿中間供奉釋迦牟尼佛,左為文殊菩薩,右為普賢菩薩。隔扉後為坐南面北的觀世音菩薩。東單間供奉太上老君,西單間供奉孔聖人。距大雄寶殿18.3米的中軸線上是藏經樓(後殿),兩層,每層高4米,各5間,樓下中室供誦經用。距藏經樓18.3米的中軸線上是北配殿。新辟有500羅漢堂和全市最高觀世音(高8米)供奉殿。
山門西側是鐘樓和鼓樓,二層閣樓上分別懸著直徑1.8米的大鼓和5000公斤的大鐘,鐘上刻著一整部《金剛經》。山門殿和大雄寶殿中間,是天王殿,天王殿前,有一尊漢白玉露天觀音像,高7米多,手拿楊枝和淨瓶,端莊慈祥。大雄寶殿後面有藏經樓及閉關樓。市佛教協會設在西配殿內。寺院雖為近代所造,但因採用傳統的古建築形式而獨具一格。牆內外古樹參天,綠草如茵,環境幽雅,已辟遊覽區


​​
​​

​大乘寺坐北朝南,由山門、配殿、正殿、前殿、後殿組成,院牆按八卦建造,廟宇採用斗拱式建築,玻璃瓦覆蓋,院牆呈八邊形結構,以大雄寶殿為中心,各邊有一座配殿,共7座配殿,每座配殿距離大殿恰好88米,而且均面向大殿。配殿為抖拱式建築,屋頂由彩色琉璃瓦鋪成,均高4米,寬3.3米。長8.3米,各5間。7座配殿與山門組合,成八卦形排列,配殿與山門之間由塗紅磚牆連接。距山門26.3米的中軸線上,是天王殿(前殿)。高、寬均4.6米,長12米,各5間,中三間連貫為一。供奉彌勒佛祖,坐北面南,高4米,下首左為阿彌陀佛,右為燃燈佛。東單間供奉觀世音菩薩,西單間供奉地藏王菩薩。

​距天王殿18.3米的中軸線上是大雄寶殿(正殿),是大乘寺的主體建築,高4.8米,寬8.3米,長12米,各5間。大雄寶殿屋脊中央的麒麟背馱一座玲瓏寶塔經幌,與綠色琉璃瓦組成的“大乘寺”三個大字交相輝映,具有濃郁的宗教色彩,排簷下為各種珍奇動物的彩色木雕。正殿中間供奉釋迦牟尼佛,左為文殊菩薩,右為普賢菩薩。隔扉後為坐南面北的觀世音菩薩。東單間供奉太上老君,西單間供奉孔聖人。距大雄寶殿18.3米的中軸線上是藏經樓(後殿),兩層,每層高4米,各5間,樓下中室供誦經用。距藏經樓18.3米的中軸線上是北配殿。新辟有500羅漢堂和全市最高觀世音(高8米)供奉殿。
山門西側是鐘樓和鼓樓,二層閣樓上分別懸著直徑1.8米的大鼓和5000公斤的大鐘,鐘上刻著一整部《金剛經》。山門殿和大雄寶殿中間,是天王殿,天王殿前,有一尊漢白玉露天觀音像,高7米多,手拿楊枝和淨瓶,端莊慈祥。大雄寶殿後面有藏經樓及閉關樓。市佛教協會設在西配殿內。寺院雖為近代所造,但因採用傳統的古建築形式而獨具一格。牆內外古樹參天,綠草如茵,環境幽雅,已辟遊覽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