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哪怕強如宣太后,臨終前才意識到自己的這個教育問題

作為一個對歷史還有小愛好的男人,這幾天在刷《大秦帝國之崛起》,跟很多雷人的抗日劇比起來,這部劇確實是相當的良心,在尊重歷史的前提下將故事串聯的非常精彩,也不像很多劇裡以“後宮鬥”為主要情節,

大一點的孩子甚至都可以以這部劇補習一下先秦歷史。

對於經常徘徊在及格線附近的國產劇

豆瓣8.6分已經是非常高的評分了

歷史上第一個稱為太后的女人——宣太后,也叫羋月,和呂後、武則天、慈禧這三個中國歷史上最強女人齊名,

相信大家對這個比較熟悉了,因為前段時間孫儷主演的《羋月傳》也在熱播,熱衷於後宮鬥的媽媽們相信都不會放過孫儷娘娘的精彩演出。

熟悉劇情或者讀過一些歷史的人應該都知道,羋月的前半生是充滿坎坷的,幾乎每天身邊都充滿了兇險,

而她合理的利用自己的智慧每次都能化險為夷,直到自己的孩子18歲時即位,才算過了點太平日子。經常刷後宮劇的媽媽們一直在感慨自己要是生在那個年代,可能智商都不夠用,怎麼被弄死的,被誰弄死的,可能到死的時候都因為不知道怎麼就死了而不能瞑目。在那個男人以權力鬥爭為終生追求,女人為生娃工具的時代,從“八子”這個身份一路高歌猛進到執掌當時最為強大的秦國政權,
除了時運的成份外,絕對還有羋月有著超出常人的能力。

而一般能力超群的媽媽都伴隨著一個特徵:強勢,不論是對身邊的老公還是孩子,都表現的非常強勢。從這部劇中我們也可以看到,事無巨細,不論國事家事都會過問,這跟生活中很多強勢的媽媽如出一轍。她也並非完全貪戀權利,為了秦國確實操碎了心,為了保護自己的稷兒,

從孩子第一天登基為王起就開始教導他為王之道,怕他犯錯經常對他耐心指導分享自己的人生經驗和對事物的見解。

在她勞心勞力的管理下,秦國一天比一天強大,雖然經歷過幾次大風波例如幾個國家耍賴皮組合在一起來打他們,她也能冷靜處理化險為夷。

在管理秦國的這個過程當中,由於她管理得當,她的地位越來越牢固,所有人都情願聽這個女人的指揮。

雖然家大業大,作為富二代而且還有點想法的秦王嬴稷也迎來了自己的青春叛逆期。其實嬴稷由於長期一直在媽媽身邊長大,算是一個非常聽話的孩子了,想當初不想結婚時,也由著媽媽以國事為重取了個楚國的公主也沒什麼太大的怨言。但時間長了難免會稍微叛逆衝動一下,想著自己作為秦國名義上的一把手,什麼事情都做不了主非常難受,也不能證明自己的價值。期間聽說有個叫孟嘗君的牛人,嬴稷想把他請到秦國來做相國,相當於二把手。想著自己也可以像爺爺一樣找到一個商鞅這樣的大才輔佐,像爸爸一樣找到一個像張儀的能人輔佐,一飛沖天指日可待,不免內心激動的夜不能寐。

在羋月犀利的眼神面前,幾下就看出來這個孟嘗君沒什麼料,是個名氣遠大于實力的選手。但這個時候太后並沒有馬上否決自己孩子的提議,這一點比很多媽媽都要強。很多媽媽一旦覺得自己的孩子在做一件註定錯誤的事情時,那是直接的否掉不給任何嘗試的機會。為了證明的自己豐富的人生經驗,太后就設了局讓這個孟嘗君自己露出馬腳,結果嬴稷知道真相後徹底覺得自己無知,徹底的對媽媽的能力不再有任何懷疑,自己也就打消了要單幹的念頭。

從此,秦王嬴稷什麼事情都問媽媽,不論國事家事,也真正的是發自內心的毫無抗拒的去問媽媽的意見。

說到這裡其實我們可以看到,太后媽媽完全是用自己的能力征服了孩子,讓他心甘情願的聽自己的話。現實生活中有很多父母並沒有宣太后這麼強悍的能力,但是同樣用另外一種強壓式的命令來使孩子聽話。雖然太后的做法優於後者,但仍然不可取,孩子將長期活在媽媽的能力陰影之下,無法完全釋放自己的潛能。所以哪怕父母再強,在孩子面前也要示弱,充分給于他自由施展才華的空間,哪怕明知道他會做錯,可以等他在做錯後給予建設性的意見,只要他下次比這次考慮更加充分,做的更好也就值得鼓勵。

隨著劇情的發展看,直到有一天,50多歲的嬴稷請了范睢回來開始清理外部權力,想把權力都集中到自己手中開始大展拳腳創建一番偉業時。太后的2個弟弟和自己另外幾個兒子開始勸說她,說嬴稷沒良心,幫了他這麼多年最後卻還要這樣搞,要不把她廢了重新立一個君王,反正嬴稷一直也沒什麼權利,撤掉他就是分分鐘的事。

這個時候太后突然瞪大雙眼的看著自己的弟弟和孩子,不敢相信王上的至親竟然說出這樣的話。因為她從來都沒有想過廢除自己的孩子,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讓稷兒做穩這個帝王之位,她只不過是用這種大包大攬的方式來愛稷兒。她恍然大悟,自己原來不知不覺已經替稷兒拿了40多年的主意,自己的孩子已經50多歲了,她甚至完全沒有意識到這個時間長度,導致稷兒在別人眼中根本就是沒有能力和實權的人(哪怕嬴稷自身確實具備相當能力的),別人也根本就沒拿這個秦王當一回事。這正好又跟她的初衷是相反的。

經過這件事情,她徹底的反省了一次自己的教育方式、和孩子相處的方式。40多年過去了,如果想要在思想上去轉變外部人的認知,要讓嬴稷徹底的脫離她的影響,讓嬴稷徹底的有自主做決斷的勇氣和能力,她知道她已經沒有機會和時間去嘗試另外一種愛了—放手去愛。唯一的選擇就是自己離開這個世界。因為期間哪怕她已經萬次跟自己的稷兒說過不再過問朝中之事,但她的稷兒已經習慣了,哪怕是稷兒已經到了50多歲的年紀。

最後她選擇了絕食離開了這個世界,跟以前對稷兒大包大攬式的愛相比,這一次她選擇了一種決絕的方式。我可以想像的到她在即將離開時,心中最為擔憂的還是自己的稷兒,但她不得不用這樣的方式,讓自己的稷兒真正的成為一個獨立的君王。

PS:她的稷兒是幸運的,因為宣太后不僅強勢而且聰明,培養了一個有韌性的孩子,雖然最後的醒悟是晚了一些,但孩子至少能順利的扛過去。有多少家庭的孩子,在“不聰明而強勢”的父母下,孩子完全喪失了自己的獨立人格,成為了一個活在別人世界中的人。

但時間長了難免會稍微叛逆衝動一下,想著自己作為秦國名義上的一把手,什麼事情都做不了主非常難受,也不能證明自己的價值。期間聽說有個叫孟嘗君的牛人,嬴稷想把他請到秦國來做相國,相當於二把手。想著自己也可以像爺爺一樣找到一個商鞅這樣的大才輔佐,像爸爸一樣找到一個像張儀的能人輔佐,一飛沖天指日可待,不免內心激動的夜不能寐。

在羋月犀利的眼神面前,幾下就看出來這個孟嘗君沒什麼料,是個名氣遠大于實力的選手。但這個時候太后並沒有馬上否決自己孩子的提議,這一點比很多媽媽都要強。很多媽媽一旦覺得自己的孩子在做一件註定錯誤的事情時,那是直接的否掉不給任何嘗試的機會。為了證明的自己豐富的人生經驗,太后就設了局讓這個孟嘗君自己露出馬腳,結果嬴稷知道真相後徹底覺得自己無知,徹底的對媽媽的能力不再有任何懷疑,自己也就打消了要單幹的念頭。

從此,秦王嬴稷什麼事情都問媽媽,不論國事家事,也真正的是發自內心的毫無抗拒的去問媽媽的意見。

說到這裡其實我們可以看到,太后媽媽完全是用自己的能力征服了孩子,讓他心甘情願的聽自己的話。現實生活中有很多父母並沒有宣太后這麼強悍的能力,但是同樣用另外一種強壓式的命令來使孩子聽話。雖然太后的做法優於後者,但仍然不可取,孩子將長期活在媽媽的能力陰影之下,無法完全釋放自己的潛能。所以哪怕父母再強,在孩子面前也要示弱,充分給于他自由施展才華的空間,哪怕明知道他會做錯,可以等他在做錯後給予建設性的意見,只要他下次比這次考慮更加充分,做的更好也就值得鼓勵。

隨著劇情的發展看,直到有一天,50多歲的嬴稷請了范睢回來開始清理外部權力,想把權力都集中到自己手中開始大展拳腳創建一番偉業時。太后的2個弟弟和自己另外幾個兒子開始勸說她,說嬴稷沒良心,幫了他這麼多年最後卻還要這樣搞,要不把她廢了重新立一個君王,反正嬴稷一直也沒什麼權利,撤掉他就是分分鐘的事。

這個時候太后突然瞪大雙眼的看著自己的弟弟和孩子,不敢相信王上的至親竟然說出這樣的話。因為她從來都沒有想過廢除自己的孩子,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讓稷兒做穩這個帝王之位,她只不過是用這種大包大攬的方式來愛稷兒。她恍然大悟,自己原來不知不覺已經替稷兒拿了40多年的主意,自己的孩子已經50多歲了,她甚至完全沒有意識到這個時間長度,導致稷兒在別人眼中根本就是沒有能力和實權的人(哪怕嬴稷自身確實具備相當能力的),別人也根本就沒拿這個秦王當一回事。這正好又跟她的初衷是相反的。

經過這件事情,她徹底的反省了一次自己的教育方式、和孩子相處的方式。40多年過去了,如果想要在思想上去轉變外部人的認知,要讓嬴稷徹底的脫離她的影響,讓嬴稷徹底的有自主做決斷的勇氣和能力,她知道她已經沒有機會和時間去嘗試另外一種愛了—放手去愛。唯一的選擇就是自己離開這個世界。因為期間哪怕她已經萬次跟自己的稷兒說過不再過問朝中之事,但她的稷兒已經習慣了,哪怕是稷兒已經到了50多歲的年紀。

最後她選擇了絕食離開了這個世界,跟以前對稷兒大包大攬式的愛相比,這一次她選擇了一種決絕的方式。我可以想像的到她在即將離開時,心中最為擔憂的還是自己的稷兒,但她不得不用這樣的方式,讓自己的稷兒真正的成為一個獨立的君王。

PS:她的稷兒是幸運的,因為宣太后不僅強勢而且聰明,培養了一個有韌性的孩子,雖然最後的醒悟是晚了一些,但孩子至少能順利的扛過去。有多少家庭的孩子,在“不聰明而強勢”的父母下,孩子完全喪失了自己的獨立人格,成為了一個活在別人世界中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