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包頭故事‖ 絲綢之路上的敖倫蘇木古城

0.png (69.73 KB, 下載次數: 1)

下載附件

2017-10-23 17:23 上傳

絲綢之路上的敖倫蘇木古城

說到絲綢之路,人們都不禁會想到東起長安,經河西走廊,直到歐洲羅馬等地的那條飄逸的絲帶。西元一世紀的蒼穹下,手持漢節的張騫艱難的行走在凜烈的寒風和蒼涼的沙海中,尋求通往西方世界鑰匙的身影仿佛就在眼前。

在此前後,大漢王朝在河西走廊修建長城。有人說,漢長城除傳遞烽火、對抗外族以外,其另外一個作用便是守護絲綢之路,為西行的人們提供水源和給養,

並指引行進的方向。沿著這條道路,西去東往的人們將東方文明、印度文明、阿拉伯文明、波斯文明與歐洲文明串聯在一起,促進了東西方商貿與文明的互通與傳播。

隨著陸上絲綢之路的形成,人們也幾乎在同時發現了海洋的自由與便捷。海上絲綢之路初見端倪,成為中國與東南亞甚至更為遙遠的歐洲往來的另一重要通道。直至明代洪武年間,鄭和船隊七下西洋,

使得海上絲綢之路的影響達到了頂點。

其實,早在西元前一千年的時候,一條橫跨歐亞大陸的草原絲綢之路就已經作為草原遊牧民族往來遷徙的大通道出現在由黃河中游出發,經鄂爾多斯、蒙古草原,越阿爾泰山脈進入哈薩克草原,最終到達歐洲腹地的茫茫草原上。

據說,世界歷史上幾次民族大遷徙的浪潮,如雅利安人東遷、匈奴、嚈噠人等向西遷徙,都發生在這條路上。只是因為這裡緯度更高、氣候更加惡劣,距離幾大文明中心更為遙遠,加上居住的人們多為遊牧民族 ,錯綜複雜而又少有文字記載,被人們的視線時常遺忘。

直到蒙古帝國崛起後,才一度興盛。西方使節和傳教士們來往于這條路上,前往哈拉和林(今蒙古國杭愛省西北),

去拜見蒙古大汗。從地圖上看去,草原絲綢之路的形狀像極了北斗七星的軌跡。

它的東面是一個環狀,包括元大都(今北京)、元上都(今錫林郭勒盟正藍旗境內)、烏蘭察布集甯路古城、豐州古城(今呼和浩特東郊白塔村)、敖倫蘇木古城、額濟納旗、北至哈拉和林,經克魯倫河流域再回到元上都。

而從這個環西北端的哈拉和林向西畫出一條近乎直線的道路,

經阿爾泰山脈、鄂爾齊斯河流域、向西經烏拉爾河、再經大高加索山脈通往黑海、愛琴海抵達歐洲,完成了一個優美的圖形。

包頭達茂旗境內的敖倫蘇木古城,就是這條草原絲綢之路的一個重要網站。位於今達茂旗艾不蓋河北岸沖積平原上,元代稱趙王城,也叫新城。敖倫蘇木蒙古語的意思為許多廟宇,文獻記載,這座古城在元代不僅有金碧輝煌的宮殿,還有風格各異的景教、羅馬正教、伊斯蘭教、佛教、儒教教堂和寺院。

汪古部趙王世家崇信景教,基督教在這裡占統治地位,但是阿拉海別吉公主又是一個虔誠的佛教徒,佛教的勢力也很大。趙王城不僅是汪古部首領的世居之地,也是元代汪古部地區最大的政治、經濟、文化、宗教中心。

趙王是元帝國賜予當時居住在此地的汪古部首領的封號,阿拉海別吉是成吉思汗的三女兒。金、元時期(1125--1368年),汪古部活動在今大青山以北的廣大地區,其住地北接大漠,東至今集二線,西到烏拉特中旗,南以大青山為界。自稱是沙陀李克用的後人,稱白達達。因為他們已經有了城廓,經濟上也由單純畜牧進入半農半牧,所以也叫“種田白達達”。

汪古一名出現在西元十二世紀。1204年,幫助成吉思汗征服乃蠻部,完成蒙古各部統一大業,從此汪古部與成吉思汗結為“安達”,成吉思汗將三女兒阿拉海別吉下嫁汪古部的首領阿剌兀思,其子代代為王。

曾受封為北平王、高唐王、鄃王,自西元1309年第四代首領術忽難受封為趙王起,先後共封有八位趙王,並追封六位趙王。因此,敖倫蘇木也稱為趙王城。阿拉海別吉號“監國公主”,成吉思汗出征中亞時,她留守蒙古本部,主持“軍國大政”,“凡征伐斬殺,皆自己出”。

1974年在武川縣徵集到一方銅印,印近四方形,印文為陽刻篆體九疊文,三行十四字,初步辨識為“監國公主行宣差河北都總管之印”。印的正中有畏兀兒蒙文兩行,經考證與漢文印文相印證。內蒙古自治區文物考古部門鑒定此印確為元代“監國公主”阿拉海別吉的銅印。整個元代時期,蒙古皇帝的公主下嫁汪古部首領的共有十六位之多,足見汪古部與蒙古大汗黃金家族關係之深。

汪古部的人口,據說在成吉思汗時,有一萬軍隊,那麼戶口應該超過五千戶。到了元文宗(西元1328年)時,有百姓五萬零四百口。在固陽、達茂旗、四子王旗的元代村落遺址中,發現了大量鐵制農具、鏵、耬、鋤、鍘刀等,銅制日用傢俱也很普遍。同時,手工業、商業也很發達,可以燒磚、制陶器,甚至還有冶煉鋼鐵的手工作坊。商業以皮毛、牲畜、肉食及土特產為大宗,輸入的有大批茶、瓷器、絲綢、鹽。在遺址中還發現了大批漢、唐、宋、金、元時期的貨幣,說明了這裡的繁榮程度。

來到敖倫蘇木古城遺址,你仍然可以看到高高的城垣矗立在荒原之中,這裡隨處可見各式各樣的琉璃瓦殘片,石礎柱、石碓臼、石磨、石碾等建築構件和生產工具遺物,還有石龜、漢文和敘利亞文石碑、墓頂石、景教墓石等文化遺物。據說汪古部文化也非常發達,趙王闊裡吉思曾在他的私第修築萬卷堂。有一個叫汪惟正的,藏書達兩萬卷。因為這裡是交通要道,各國人員來往很多,流行的語言竟達六種之多。

敖倫蘇木還叫新城、德甯路。元朝時,從大都、上都通往嶺北行省(今蒙古),設立了帖裡幹、木憐、納憐三道交通幹線。木憐道就是通過淨州(今四子王旗城蔔子村)去往漠北的重要網站。“給驛之路”、“軍旅糧儲”,官吏升遷、軍隊調動、諸王貴戚朝會都是走這一條道路。這條驛道上車輛眾多,絡繹不絕。

元朝末年,紅巾軍一度佔領雲內州(今包頭東部),汪古部的滅裡部落回應起義軍攻打趙王府,趙王八都帖木兒逃跑。此後不久,元朝滅亡,趙王世家在汪古部的統治也宣告結束。

隨著歷史的變遷,這座草原絲綢之路上的繁華城市慢慢褪去了顏色,在風雨的侵蝕中變成了殘垣斷壁,默默的見證著昔日的輝煌。

元代稱趙王城,也叫新城。敖倫蘇木蒙古語的意思為許多廟宇,文獻記載,這座古城在元代不僅有金碧輝煌的宮殿,還有風格各異的景教、羅馬正教、伊斯蘭教、佛教、儒教教堂和寺院。

汪古部趙王世家崇信景教,基督教在這裡占統治地位,但是阿拉海別吉公主又是一個虔誠的佛教徒,佛教的勢力也很大。趙王城不僅是汪古部首領的世居之地,也是元代汪古部地區最大的政治、經濟、文化、宗教中心。

趙王是元帝國賜予當時居住在此地的汪古部首領的封號,阿拉海別吉是成吉思汗的三女兒。金、元時期(1125--1368年),汪古部活動在今大青山以北的廣大地區,其住地北接大漠,東至今集二線,西到烏拉特中旗,南以大青山為界。自稱是沙陀李克用的後人,稱白達達。因為他們已經有了城廓,經濟上也由單純畜牧進入半農半牧,所以也叫“種田白達達”。

汪古一名出現在西元十二世紀。1204年,幫助成吉思汗征服乃蠻部,完成蒙古各部統一大業,從此汪古部與成吉思汗結為“安達”,成吉思汗將三女兒阿拉海別吉下嫁汪古部的首領阿剌兀思,其子代代為王。

曾受封為北平王、高唐王、鄃王,自西元1309年第四代首領術忽難受封為趙王起,先後共封有八位趙王,並追封六位趙王。因此,敖倫蘇木也稱為趙王城。阿拉海別吉號“監國公主”,成吉思汗出征中亞時,她留守蒙古本部,主持“軍國大政”,“凡征伐斬殺,皆自己出”。

1974年在武川縣徵集到一方銅印,印近四方形,印文為陽刻篆體九疊文,三行十四字,初步辨識為“監國公主行宣差河北都總管之印”。印的正中有畏兀兒蒙文兩行,經考證與漢文印文相印證。內蒙古自治區文物考古部門鑒定此印確為元代“監國公主”阿拉海別吉的銅印。整個元代時期,蒙古皇帝的公主下嫁汪古部首領的共有十六位之多,足見汪古部與蒙古大汗黃金家族關係之深。

汪古部的人口,據說在成吉思汗時,有一萬軍隊,那麼戶口應該超過五千戶。到了元文宗(西元1328年)時,有百姓五萬零四百口。在固陽、達茂旗、四子王旗的元代村落遺址中,發現了大量鐵制農具、鏵、耬、鋤、鍘刀等,銅制日用傢俱也很普遍。同時,手工業、商業也很發達,可以燒磚、制陶器,甚至還有冶煉鋼鐵的手工作坊。商業以皮毛、牲畜、肉食及土特產為大宗,輸入的有大批茶、瓷器、絲綢、鹽。在遺址中還發現了大批漢、唐、宋、金、元時期的貨幣,說明了這裡的繁榮程度。

來到敖倫蘇木古城遺址,你仍然可以看到高高的城垣矗立在荒原之中,這裡隨處可見各式各樣的琉璃瓦殘片,石礎柱、石碓臼、石磨、石碾等建築構件和生產工具遺物,還有石龜、漢文和敘利亞文石碑、墓頂石、景教墓石等文化遺物。據說汪古部文化也非常發達,趙王闊裡吉思曾在他的私第修築萬卷堂。有一個叫汪惟正的,藏書達兩萬卷。因為這裡是交通要道,各國人員來往很多,流行的語言竟達六種之多。

敖倫蘇木還叫新城、德甯路。元朝時,從大都、上都通往嶺北行省(今蒙古),設立了帖裡幹、木憐、納憐三道交通幹線。木憐道就是通過淨州(今四子王旗城蔔子村)去往漠北的重要網站。“給驛之路”、“軍旅糧儲”,官吏升遷、軍隊調動、諸王貴戚朝會都是走這一條道路。這條驛道上車輛眾多,絡繹不絕。

元朝末年,紅巾軍一度佔領雲內州(今包頭東部),汪古部的滅裡部落回應起義軍攻打趙王府,趙王八都帖木兒逃跑。此後不久,元朝滅亡,趙王世家在汪古部的統治也宣告結束。

隨著歷史的變遷,這座草原絲綢之路上的繁華城市慢慢褪去了顏色,在風雨的侵蝕中變成了殘垣斷壁,默默的見證著昔日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