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宅基地使用權是農民的,為什麼農民卻不能在宅基地上隨意建房?

眾所周知,農民手中一共只有“兩塊兒地”,即承包地和宅基地。承包地主要用於種植,滿足農民的糧食需求;宅基地主要用於建房,滿足農民的住房需求。然而,一直以來國家對農村土地資源及農村房屋的管控並不嚴格,

致使土地資源浪費嚴重,非法違建的事情時有發生。因此,為了避免這項問題越來越嚴重,從今年開始國家加大了對農村土地資源的管理,對宅基地建房的相關事宜管控的更加嚴格。

據瞭解,現如今,農民想要建房需要先向集體提出申請,

待經過層層審批之後方可動工建設。如果在未經允許的情況下私自修建房屋,那就視為私自違建,一旦被發現,除了需要繳納相應的罰款之外,所建房屋也會被拆除。

那麼,有人不禁會問,國家為什麼要推出這麼嚴格的管控政策呢?小編推測一下有以下幾點理由:

1、防止宅基地私自擴大使用

按照以往的經驗,不少農民在建房的過程中都會不斷的私自擴建,

最後使得房屋的實際占地面積遠遠超過了宅基地的使用面積,殊不知,這種超額使用宅基地的現象不僅更容易造成鄰里糾紛,也會使得農村宅基地的問題叢生。所以,為了防止類似的現象再發生,國家規定農民建房需要先申請。

2、明確宅基地的精准界限

就目前而言,宅基地與宅基地之間並無明顯的界限(不少村莊都存在這樣的現象),久而久之,容易造成鄰里之間的糾紛,而這些糾紛通常又很難處理。因此,為了實現宅基地的精准界限劃分,明確宅基地之間的精准界限,國家要求在修建房屋之前先去申請並獲得批准,這樣日後也便容易根據相關部門的存檔處理宅基地邊界的糾紛問題。

3、土地確權細化了戶口定位

現如今,不少人雖然長期居住在農村,但其身份早已不再是真正的農村人,他們的戶口也早已不再是農村戶口。按照國家的相關規定,非農業戶口是不允許擁有宅基地並在農村建房的,所以基於戶口的變動問題,國家加強了對宅基地和建房方面的監管。

由此看來,國家推出嚴格的宅基地建房管控措施也就不難理解了,畢竟這關係到國家的土地資源問題。所以,在我們以後的生活當中,除了要遵守國家的相關法律法規之外,更要珍惜每一寸土地,畢竟土地資源對我們而言真的是太重要了。

對此,你是怎麼認為的呢?

(小編天天碼字碼真的很辛苦,如果大家喜歡此文,請在最下方打賞下小編或點個贊吧!你們的支持是我最大的動力!謝謝~)

Ps:大家有什麼閱讀需求或者政策諮詢,也歡迎私信告知,我會一併為大家解答!

本文系作者原創,未經允許,請勿轉載,違者必究。

Ps:大家有什麼閱讀需求或者政策諮詢,也歡迎私信告知,我會一併為大家解答!

本文系作者原創,未經允許,請勿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