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安徽省一個縣,人口超60萬,被譽為“皖北江南”!

安徽簡稱“皖”,省會合肥。在清朝康熙皇帝在位時,安徽因江南省東西分置而建省,得名於“安慶府”與“徽州府”之首字。在地理位置上,安徽省東鄰江蘇、浙江,西連湖北、河南、南毗江西,

北與山東接壤。作為中國史前文明的重要發祥地,安徽省擁有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蘊。截至2015年年底,安徽省共有16個地級市。其中,就鳳台縣來說,人口超60萬,建縣歷史近300年,被譽為“淮上明珠”、“皖北江南”!

首先,鳳台縣,隸屬於安徽省淮南市,古稱州來,又謂下蔡。

在地理位置上,鳳台縣位於淮河中游,淮北平原南緣,北鄰亳州市蒙城縣,西北接亳州市利辛縣,西連阜陽市潁上縣,隔淮河南望淮南市壽縣,東連淮南市區。縣域呈東南、西北斜形,南北長50千米,東西寬約42千米,面積1100平方千米。鳳台縣歷史悠久,人傑地靈。早在夏朝時期,今鳳台縣一帶屬於古徐州的範圍內。春秋時期,該地區為州來國,後被楚國所滅,為楚之州來城。

由此,鳳台縣古稱州來。西元493年,吳國把蔡昭侯由河南新蔡遷都於州來,遂改名為下蔡。戰國時期,今鳳台縣一帶又成為楚國的疆域。西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建立秦朝。在郡縣制下,今鳳台縣一帶分屬泗水郡、九江郡。東漢建立後,該地區屬九江郡。三國這一歷史階段,魏蜀吳三家爭霸,

今鳳台縣一帶屬魏國的淮南郡。司馬炎建立西晉後,今鳳台縣一帶屬淮南郡。南北朝時期,該地區的建置和歸屬變化較大。

隋文帝楊堅建立隋朝後,今鳳台縣一帶屬淮南道下蔡縣。唐朝建立後,於縣置渦州,為州治。武德八年州廢,仍為下蔡縣,

屬穎州(今阜陽)。五代十國這一歷史階段,今鳳台縣一帶屬潁州(今阜陽),南唐、後周因之。北宋建立後,下蔡為壽州,屬淮南西路。南宋時期,今鳳台縣一帶成為兵家必爭之地。元朝建立後,下蔡縣隸屬安豐路。朱元璋建立明朝後,於洪武二年(1369年)九月,壽春縣、安豐縣、下蔡縣廢,併入壽州。

最後,清朝建立後,該地區屬鳳陽府壽州。西元1732年,清朝雍正皇帝在位時,于壽州北分設一縣,因縣北有鳳凰山而得鳳台縣名。由此,對於鳳台縣來說,建縣歷史已經接近300年了。1912年,也即清朝滅亡後,鳳台縣直屬於安徽省。1977年1月20日,鳳台縣劃屬淮南市管轄。截至2016年,鳳台縣下轄10鎮、5鄉,總人口約為64萬人,被譽為“淮上明珠”、“皖北江南”。

文/情懷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