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新詩採擷」陳家聲|摘棉花的女人(外三首)

摘棉花的女人

摘棉花的女人,自家田裡並不生長棉花

這裡的棉花同樣藏有家鄉夏日溫度

手指的粗糙黧黑,柔軟在棉白萬縷千絲

低頭摘下一朵,就會摘出一段心思

男人和兒女的羽絨今年該換新了

不知公婆的棉衣棉被,小姑子可曾拆

無需知道棉花堆成雲朵後會飄向哪裡

只一門心思用一簍簍花朵的雪白

兌現出一張張紅的或綠的紙幣

自己只是遷徙候鳥群中落伍的那只

用熟悉的著急,來採摘大片陌生的苦衷

辛苦的回抱,藏在溫度最濃的貼身處

趕在嚴寒前頭儘快從綿田裡抽身折返

聽說,這裡的冬天能凍破石頭

對老鴰們的懷念

蘇北童謠:小老鴰,黑幽幽,我去外婆家過一秋。

外婆一見心歡喜,舅媽見了用眼瞅。

舅媽舅媽你莫瞅,豌豆開花我就走。

受過遇到你們迎頭叫就馬上啐你們幾口的胎教

讀過“天下烏鴉一般黑,人間財主心都狠”的課本

聽過村裡一個老光棍獵殺你同伴猝死于風雨黃昏後的傳聞

見過你夜晚劃過月色留下幽靈般的驚悚

吃過你們收藏在花生茬地裡飽滿的花生

穿越過你們遮天蔽日潮水般奔騰的濃蔭

曾經把奶奶的黑纀頭拋向天空作你們飛翔的身影

琢磨過你們來自何方家在哪裡,人們為什麼黑你恨你

失落了你們的如期而至,曠野只好任憑寂寥肆虐

隔壁姚大爺連續幾年都站在深秋的門檻前反復叨咕

蹺蹊,怎麼好多年都不見有半隻老鴰來了呢……

尊貴的鳥兒,都去了他們的外婆家

明鏡中的最後一行大雁

已遠離目光裡的那朵鮮嫩嫩的白雲

寂寥的天空漸漸遼闊許多,我身邊

只剩麻雀和鴿子仍堅守在薄霜的冷清裡

叫醒同伴也叫醒我晨光裡的慵懶

季節是尊貴鳥兒們的外婆家

尊貴鳥兒舉家豪華遷徙的興高采烈

都是去它們一個或幾個外婆家的炫耀

外婆家,是天涯海角最溫暖潤地方

比如大雁小燕,天鵝仙鶴,還有野鴨

銜著心思,穿過遊魚的驚羨就能見到

人間煙火邊上永遠沒老的外婆橋

去適合自己生存地方過日子的喜歡

幸福鳥的天性也是快樂人的天性

就像孩童時的我

整個冬天都泡在城裡的外婆家不肯回鄉下

亦如如今的我,每逢寒暑假

總是會將孫女送去鄉下她們的外婆家

一碗大米粥燙疼的記憶

四十三年後打開的這個缺口,終於吐出

那個絕不算一場青澀愛情的真實

今晚,燙疼我久遠記憶竟然是那碗大米粥

胃裡屈指可數的樹皮草根還有玉米骨頭

第一次迎來米湯豪華與奢侈的憫憐

一隻乾涸蚍蜉瞬間獲得的滿足,美麗一生

草木和美味碰撞在灼灼燈火籠罩下

早已失落在滄桑記憶中的老淚

終於有了一個縱橫管道

打開塵封三十年那杯老酒的寄託

屬於母親不經意間給予的那道幸福疤痕

再揭開,竟然會是那麼的那麼的疼痛……

作者簡介

陳家聲 男 江蘇泗洪人,為江蘇省作家協會會員,中國酒文化委員會副秘書長,江蘇省職工作家協會理事,中國詩歌網江蘇頻道宿遷分社副社長,宿遷市歷史文化研究會理事,現供職于蘇酒集團洋河股份有限公司酒文化研究會。

自1985年起,先後在《鐘山》、《清明》、《莽原》、《雨花》等大型文學雜誌和人民日報、中國詩歌報、中國食品報、新華日報、江蘇工人報、江蘇衛視、宿遷電視臺等傳媒上發表詩詞歌賦,小說散文2000餘篇首,其中部分作品曾獲得過國家和省、市大獎。出版有詩集《愛的旋流》,散文集《杯中日月》,文集《宿遷酒歌》。

終於吐出

那個絕不算一場青澀愛情的真實

今晚,燙疼我久遠記憶竟然是那碗大米粥

胃裡屈指可數的樹皮草根還有玉米骨頭

第一次迎來米湯豪華與奢侈的憫憐

一隻乾涸蚍蜉瞬間獲得的滿足,美麗一生

草木和美味碰撞在灼灼燈火籠罩下

早已失落在滄桑記憶中的老淚

終於有了一個縱橫管道

打開塵封三十年那杯老酒的寄託

屬於母親不經意間給予的那道幸福疤痕

再揭開,竟然會是那麼的那麼的疼痛……

作者簡介

陳家聲 男 江蘇泗洪人,為江蘇省作家協會會員,中國酒文化委員會副秘書長,江蘇省職工作家協會理事,中國詩歌網江蘇頻道宿遷分社副社長,宿遷市歷史文化研究會理事,現供職于蘇酒集團洋河股份有限公司酒文化研究會。

自1985年起,先後在《鐘山》、《清明》、《莽原》、《雨花》等大型文學雜誌和人民日報、中國詩歌報、中國食品報、新華日報、江蘇工人報、江蘇衛視、宿遷電視臺等傳媒上發表詩詞歌賦,小說散文2000餘篇首,其中部分作品曾獲得過國家和省、市大獎。出版有詩集《愛的旋流》,散文集《杯中日月》,文集《宿遷酒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