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給力!眉山這個審判庭把難斷的“家務事”斷了

家事法庭。,與其真誠交心談心、講敘利害,做通了么爸工作。

么爸成為特別的“調解員”,當天給洪寧家做工作長達三個多小時。

3月22日,法院聯合市婦聯、市民政局、縣教體局、縣婦聯、當地村幹部前往小宇爺爺奶奶家中,協商對小宇在教育成長方面的幫扶舉措,做通兩位老人的思想工作。

3月22下午,法院再次組織雙方調解。“過去的事一概不提了,都為了孩子好,各人讓一步。”雙方順利達成協議,尊重孩子意願,孩子隨爺爺奶奶生活,洪寧每月支付生活費200元,

並均攤醫療費。為了安撫洪寧,協議還特別加上一條,對小宇享有探視權,爺爺奶奶應提供便利條件。

延伸職能從法庭到家庭 部門聯動共同撐起“晴天”

“合議庭回顧了案件全程,雖然較好地解決了糾紛,但引發糾紛的源頭還在,一是爺爺奶奶的經濟困難,小宇生活條件沒有得到改善;二是雙方相處以爭吵居多,不利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張能介紹,調查中發現,

小宇爺爺奶奶一家仍居住在低矮失修的危房內。法院主動把職能從法庭延伸至家庭,以具體案件為支點,撬動多部門聯合發力幫助小宇一家。

在黨政支持下,由法院牽頭,眉山建立了與教體、民政、婦聯等部門的家事審判聯動體制。依託該機制,法院主動聯繫相關部門參與,結合實際情況和當地民生政策協商幫扶舉措。目前,通過部門聯動和訴後回訪幫扶,小宇的教育扶助、困難家庭幫扶、家庭危房改造已逐一落實並提上日程。

為進一步促進小宇家庭和睦,法院還邀請王學芳、甘孃孃等持續參與案件,傳授眉山幸福家庭“秘訣”,幫助培育良好家風。“氣人的話少說,多說暖心的。”“奶奶把洪甯當作乾女兒,這樣想就好相處了。”“家庭環境對小孩成長很重要,大家要給小宇做表率。”

爺爺奶奶的援助律師張建平感慨“沒想到”,“法院不僅是糾紛調處站,還成了家庭幸福加油站。

合議庭成員、眉山中院民一庭副庭長陳曉梅介紹,合議庭在未來一年將每月安排一次回訪,家庭經濟改善、關係融合、小宇心理健康等情況都將納入回訪範圍。

“家事案件看起來是小事,對每個家庭來說都是大事。”張能介紹。2016年4月,眉山中院被最高人民法院確認為家事審判方式和工作機制改革試點法院,此次選擇在家事法庭敲響“員額制改革”後的院長審判第一槌,

即是對家事審判的重視,也是對試點成效的檢驗。

試點一年來,眉山中院積極探索建立新型家庭糾紛綜合協調機制,創新了家事調查、家事調解員、心理介入、後期回訪、多部門聯動等機制,著重發揮家事審判權益保障、情感治癒、回訪幫扶等功能,收到良好社會效果,多次受到當事人感謝。

(為保護當事人隱私,小宇、洪寧均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