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如何評價丁磊說「賺錢只是順便的事」?

我們可愛的三石哥在《一條》的視頻採訪中,一句“順便賺錢”的回答,成為了繼“不愛美人劉強東、普通家庭馬化騰、悔創阿裡傑克馬、一無所有王健林”之後的新晉“網紅大佬”。

如何理解賺錢只是順便的事,

這句話對嗎?

有人說他這是:裝逼又不上稅,你怎麼說都對。還有人說,他是目標遠大。

來聽聽簡粉們是怎麼說的吧。

@大鵬:

成大事者,不會將個人財富看得比事業更重,因此才會將利益分給身邊的功臣戰將,最終自己得到的是“天下”。

就像劉邦曾說的那樣,“一切與奪得天下所不相關的事,都與我無關”,因此他得到了眾多名臣武將的輔佐,最終一統天下。

這也是“捨得”的含義,將個人利益或訴求建立在更高層次的人,也一定具備了更高的人格魅力,輔助他取得比一般人更高的成就。

因此可以說,賺錢是成功者順帶的事情,賺錢不是目的,但當目標一旦達成,錢自然也不是什麼問題。

@紅兵:優秀的創業者是懷揣一種情懷,

一份理想,奔著一份事業去的,他們把產品當兒子一樣付出心血和情感,掙錢不是第一目的,而是是事業成功後的附帶產物。當然只空談理想,沒有收益維持,一切都是空中樓閣。當你專注做事,事業成功後,掙錢就是必然的,兩者並不矛盾。創業要不忘初心,不能把掙錢看的太重,然而沒有掙錢能力,你拿什麼去支撐你的理想。

@晨曦:如果你的價值觀不僅僅只體現在金錢上,

那麼錢確實只是你在實現目標過程中的衍生品罷了,你越是不在乎錢,那麼錢就越會跟著你。在大部分人眼中的成功人士往往都不那麼在乎錢本身的價值,他們在乎的是花錢所能帶來的更有價值的人或物,因為這會給他的公司或自己帶來更大的價值。遺憾的是大部分人的價值觀還僅僅在那些外在物質上,這就是差距所在吧。

我認為:

1. 「掙錢只是順便的事」的第一層意思是,

企業得先做出好產品,才能掙到錢。

說這種話的老闆很多,踐行的真不多。現在中國這個兇殘的互聯網市場,大家都是一旦能有點用戶、有點流水,就忙不迭先琢磨商業化,先抓緊見到錢。大公司每個人向 KPI 看齊,做點圈子什麼的,賣點貼吧什麼的,財報為王;小公司就費盡心機做行銷、做市場,開萬人發佈會,砸地鐵大廣告,先拿到下一輪融資再說。

現在能成為年輕人的互聯網楷模的,

許多都是商業大師、生意人、行銷專家。做老闆,有錢就可以,從阿裡砸出個 P8 當 CTO,從騰訊砸出個總監做產品,去某某媒體買幾個排行榜、出幾個有水分的行業報告——事就這樣成了。

想想看,如今的老闆們,有幾個會寫代碼的?有幾個是能自己搞定設計研發、完整做出一個產品的?

張小龍可以。雷軍可以。丁磊也可以。

所以他們做的產品不一樣。

從那個時代過來的創業大佬,心裡都是有一份產品情懷的。他們對互聯網的理解是「無限的可能」,而不是「人傻錢多」。他們在惠多網「長城站」上討論前沿的技術和產品,而不是在朝陽 CBD 或者車庫咖啡館吹水。他們用 14.4K 的 Modem 來溝通 idea,來考慮學什麼技能去做出好產品,而不是到處發「我就差一個程式師了」的徵集帖。

很幸運的是那批黃金時代的創業者,在成為大佬後,依然在堅守一些過去的追求。丁磊所做的大量項目,在起步時幾乎不會考慮「未來是不是千億級的大項目」「天花板在哪裡」「兩年後規模如何」這些問題,有的項目看起來甚至可以稱為做公益。

我不能說這句話是完全正確的真理,畢竟作為公司的生存來說,產品的商業化跟產品品質本身一樣重要。但我還是願意給丁磊站隊。

2. 「掙錢只是順便的事」的第二層意思是,金錢給人帶來幸福感的邊際回報是遞減的。

什麼意思呢?就是我們會羡慕有千億身家的人,隱隱覺得他可能比我們有百萬身家的人幸福 10 萬倍。實際情況是,有錢確實能帶來幸福,但越是有錢人,再多掙到錢的快感就會很小。

對於有 1 萬塊錢的人來說,得到 5 萬塊錢,會非常開心。而對於有一個億的人來說,得到了五個億,對自己的生活品質以及開心程度,影響就很有限了。

這個在經濟學上被稱為「伊斯特林悖論」。

丁磊想表達的也是這個意思:從他個人的視角而言,掙錢並沒有多快樂,錢也不能直接買到快樂。他能做很多有趣的產品,能夠喜歡吃肉就養豬,喜歡買包包就做網易考拉,喜歡日用品就做網易嚴選,喜歡教育行業就做雲課堂,這才是幸福的管道。這些產品都帶著濃濃的丁磊在「玩」的影子,比如最近在網易嚴選給西湖龍井做的活動,送股票送豬肉,丁磊被玩兒成了表情包。

從這個問題下的其它答案,也能看到他平時樂呵呵、率性的一面。在很多人看來,也許不是個靠譜的老闆,想做的事情很多,很任性;也不是個靠譜的生意人,衣裝革履到處開講座、講故事,順便發明些新概念什麼的,給公司賺更多的錢。但至少對他自己來說,這是在踐行他自己選擇的人生。

心裡都是有一份產品情懷的。他們對互聯網的理解是「無限的可能」,而不是「人傻錢多」。他們在惠多網「長城站」上討論前沿的技術和產品,而不是在朝陽 CBD 或者車庫咖啡館吹水。他們用 14.4K 的 Modem 來溝通 idea,來考慮學什麼技能去做出好產品,而不是到處發「我就差一個程式師了」的徵集帖。

很幸運的是那批黃金時代的創業者,在成為大佬後,依然在堅守一些過去的追求。丁磊所做的大量項目,在起步時幾乎不會考慮「未來是不是千億級的大項目」「天花板在哪裡」「兩年後規模如何」這些問題,有的項目看起來甚至可以稱為做公益。

我不能說這句話是完全正確的真理,畢竟作為公司的生存來說,產品的商業化跟產品品質本身一樣重要。但我還是願意給丁磊站隊。

2. 「掙錢只是順便的事」的第二層意思是,金錢給人帶來幸福感的邊際回報是遞減的。

什麼意思呢?就是我們會羡慕有千億身家的人,隱隱覺得他可能比我們有百萬身家的人幸福 10 萬倍。實際情況是,有錢確實能帶來幸福,但越是有錢人,再多掙到錢的快感就會很小。

對於有 1 萬塊錢的人來說,得到 5 萬塊錢,會非常開心。而對於有一個億的人來說,得到了五個億,對自己的生活品質以及開心程度,影響就很有限了。

這個在經濟學上被稱為「伊斯特林悖論」。

丁磊想表達的也是這個意思:從他個人的視角而言,掙錢並沒有多快樂,錢也不能直接買到快樂。他能做很多有趣的產品,能夠喜歡吃肉就養豬,喜歡買包包就做網易考拉,喜歡日用品就做網易嚴選,喜歡教育行業就做雲課堂,這才是幸福的管道。這些產品都帶著濃濃的丁磊在「玩」的影子,比如最近在網易嚴選給西湖龍井做的活動,送股票送豬肉,丁磊被玩兒成了表情包。

從這個問題下的其它答案,也能看到他平時樂呵呵、率性的一面。在很多人看來,也許不是個靠譜的老闆,想做的事情很多,很任性;也不是個靠譜的生意人,衣裝革履到處開講座、講故事,順便發明些新概念什麼的,給公司賺更多的錢。但至少對他自己來說,這是在踐行他自己選擇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