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戰略失控的深層原因——企業文化落後

冬青樹上掛淩宵,歲晏花凋樹不凋。

凡物各自有根本,種禾終不生豆苗。

前一篇文章【不粉不黑:帶你正確認識賈躍亭】,主要指出了賈躍亭管理企業的表面問題,比如目標過於理想化,

戰略管理失控等問題,引起個別網友質疑,說有洗白之嫌。實則言猶未盡,今天聊聊企業文化,順便分析賈躍亭治下樂視危機的文化因素。

一、關於企業文化

文化的核心是價值觀,好的企業文化,可以明確公司使命,指引公司目標,有助於規範公司管理。

具體作用大致可歸結成以下三點:1、簡化資訊處理。 2、補充正式管理。 3、降低內部衝突成本。

在文化上存在問題的企業,企業文化則會起到相反的作用。看多數戰略管理失控的企業,如果探本尋源,都能從企業文化層面找到蛛絲馬跡。

例如美國安然公司,是一家經營能源類商品的大型貿易公司,它的核心文化就是盈利,經營者追求的目標就是“高獲利、高股價、高成長”。由於公司精神是鼓勵冒險,

結果經營的目標實際僅剩下一個,那就是贏利。在安然公司內部,行事保守的人會被排擠出去,大膽冒險的人,即便是新手,也會得到幾百萬能源期貨的炒作大權。

由於安然公司組織結構複雜,層層控股,公司高管多在下層子公司兼任職務,如安然公司的財務總監法斯托在好幾個下屬公司有兼職,僅從這些公司得到的利益就有3000多萬美元。結果是內部失控,

高管們為了個人私利、粉飾業績,財務資料造假。破產後不僅牽連了著名的安達信會計事務所倒閉,也使給杜克集團、花旗集團等造成了巨額損失。

二、企業文化的四個類型:

瞭解企業文化的四個類型及其特徵,是企業文化建設的基礎,也有助於事後分析者對號入座。

(一)角色導向型

國資企業的文化特徵,多數如此。一般不突出絕對權威,但官僚色彩濃厚,內部人員有明確等級、地位及權利,

但受一定限制,行事依靠授權與分權。制度、程式、流程決定一切,強調秩序和穩定。優點是四平八穩,缺點是不一定適應變化的外部市場環境。

(二)任務導向型

任務導向型文化的企業,它的組織結構多設計為矩陣式。行事既不依賴于權威領導,也不固守既有的流程或職責分工,實現目標是所有人員的主導思想。優點是這種文化強調速速、靈活性及權變,有很強的適應性。

缺點是維持成本高。一般高科技企業、建築公司多為這種類型,以項目定責任、分權利。

管理實踐中,很多公司是前兩種的結合。

(三)人員導向型。常見於俱樂部、協會等社團組織,一切活動以為會員服務為宗旨。不典型,這裡不贅述。

(四)權力導向型

這種類型的企業文化是本文要說的重點。

權力導向型的企業文化,強調掌權人的絕對權威,強調企業掌權人對下屬絕對把控。好處是可以很快做出決策並執行下去,但忽視中間管理層的價值,容易造成中間層人員情緒低落、人員流失率高。對決策人個人的素質能力要求很高 ,由於缺乏民主智慧,一旦決策人失誤,會損失慘重。

掌權人可以是董事長,則董事會的權利被弱化;掌權人也可以是總經理,那麼,董事會與董事長的權利被弱化(形成所謂內部人控制)。

創業型企業、家族企業、中小型企業多數是這種文化。當企業做大之後,如果不注意調整文化類型,掌權人就會形成絕對權威,打江山的坐江山,自我神化。特別是在多元化集團企業,這種高度集權的獨裁文化,不利於企業戰略決策的民主化與科學性。

三、中國企業文化的顯著特徵及其影響

現代公司制管理的基本特徵是產權明晰、權責分明、民主管理、科學管理、依法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要有正常的公司治理,如果企業形成經理層內部人控制,則是大忌。

我國那些按照公司法成立的企業,表面上都符合現代企業制度要求,董事會、監事會,形式上該有的都有。但民主管理就是執行不下去,根本原因就在文化基因上。

中國傳統文化是以儒家思想為主導的,對企業文化也產生的重要影響:儒家的社會倫理觀強調社會分層分等級,進而在價值觀上強調“君臣、父子”,不鼓勵質疑權威。結果導致很多企業即使做到很大的規模,依舊選擇權力導向型文化。以娃哈哈集團為例,創始人宗慶後事無巨細,所有權力歸為一人,每天晚上都要給各地經理們發資訊佈置工作,似乎並不懂得適度分權,連他自己的女兒都看不下去。而經銷商雖然對公司政策心存不滿,卻不敢提出來。在2012年10月舉行的經銷商年會上,一位來自東北的經銷商振臂高呼:娃哈哈萬歲!宗老闆萬歲!,其他人也都跟著他一起山呼萬歲。對宗慶後盲目崇拜的情境已然顯現,這種文化氛圍,對娃哈哈集團的經營決策已經產生了影響,對今後還將產生什麼影響,有待繼續觀察。

公司文化獨裁導致戰略失控,在樂視公司,更是一個明顯的例子。

樂視某高管接受《財經》採訪時說:“樂視的文化不是民主的文化,這是一家戰略決定組織的公司,在重大戰略決策上,基本上都以賈躍亭的意志為主。” 而賈躍亭自己也承認樂視在定大戰略時沒有民主,都由他來決定,而樂視的高管劉弘竟然認為“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文化,因為一旦掌舵人決定了,大家都會全力以赴去執行。”樂視集團的決策權高度系于賈躍亭一人,董事會和股東大會的不發揮任何防火牆作用,自然不能形成對賈躍亭個人制衡機制。比如賈躍亭要造汽車,那就一定會造汽車,且不說非上市體系不需要股東投票,即便是其他高管反對,也是無濟於事。或許造車就是壓垮樂視的最後一根稻草!

文化上的扭曲,是樂視今日危機的根源。那麼樂視今日遭遇到的風險,是否也是必然的呢?

好處是可以很快做出決策並執行下去,但忽視中間管理層的價值,容易造成中間層人員情緒低落、人員流失率高。對決策人個人的素質能力要求很高 ,由於缺乏民主智慧,一旦決策人失誤,會損失慘重。

掌權人可以是董事長,則董事會的權利被弱化;掌權人也可以是總經理,那麼,董事會與董事長的權利被弱化(形成所謂內部人控制)。

創業型企業、家族企業、中小型企業多數是這種文化。當企業做大之後,如果不注意調整文化類型,掌權人就會形成絕對權威,打江山的坐江山,自我神化。特別是在多元化集團企業,這種高度集權的獨裁文化,不利於企業戰略決策的民主化與科學性。

三、中國企業文化的顯著特徵及其影響

現代公司制管理的基本特徵是產權明晰、權責分明、民主管理、科學管理、依法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要有正常的公司治理,如果企業形成經理層內部人控制,則是大忌。

我國那些按照公司法成立的企業,表面上都符合現代企業制度要求,董事會、監事會,形式上該有的都有。但民主管理就是執行不下去,根本原因就在文化基因上。

中國傳統文化是以儒家思想為主導的,對企業文化也產生的重要影響:儒家的社會倫理觀強調社會分層分等級,進而在價值觀上強調“君臣、父子”,不鼓勵質疑權威。結果導致很多企業即使做到很大的規模,依舊選擇權力導向型文化。以娃哈哈集團為例,創始人宗慶後事無巨細,所有權力歸為一人,每天晚上都要給各地經理們發資訊佈置工作,似乎並不懂得適度分權,連他自己的女兒都看不下去。而經銷商雖然對公司政策心存不滿,卻不敢提出來。在2012年10月舉行的經銷商年會上,一位來自東北的經銷商振臂高呼:娃哈哈萬歲!宗老闆萬歲!,其他人也都跟著他一起山呼萬歲。對宗慶後盲目崇拜的情境已然顯現,這種文化氛圍,對娃哈哈集團的經營決策已經產生了影響,對今後還將產生什麼影響,有待繼續觀察。

公司文化獨裁導致戰略失控,在樂視公司,更是一個明顯的例子。

樂視某高管接受《財經》採訪時說:“樂視的文化不是民主的文化,這是一家戰略決定組織的公司,在重大戰略決策上,基本上都以賈躍亭的意志為主。” 而賈躍亭自己也承認樂視在定大戰略時沒有民主,都由他來決定,而樂視的高管劉弘竟然認為“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文化,因為一旦掌舵人決定了,大家都會全力以赴去執行。”樂視集團的決策權高度系于賈躍亭一人,董事會和股東大會的不發揮任何防火牆作用,自然不能形成對賈躍亭個人制衡機制。比如賈躍亭要造汽車,那就一定會造汽車,且不說非上市體系不需要股東投票,即便是其他高管反對,也是無濟於事。或許造車就是壓垮樂視的最後一根稻草!

文化上的扭曲,是樂視今日危機的根源。那麼樂視今日遭遇到的風險,是否也是必然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