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村官感悟|走回大山是為了改變家鄉

我所在的下廿裡鋪小鎮,位於陝西省清澗縣西南部。

境內丘陵溝穀遍佈,每一條溝穀裡,都零星散落著一些村落。白天你若是站在高高的山坡上向遠處望去,村落裡的人家座落於山溝兩側。說是小鎮,其實比一個村莊大不了多少,簡單得只有一條街道,人口加起來還不足1萬。可就是這樣一個小鎮,卻是我逐夢開始的地方……

小鎮內,秀延河穿境而過,長年流淌。沿河路邊農家山莊林立,農家小吃獨具特色。它繼承和延續了陝北文化特有的風情和底蘊,

同樣也是豐富的陝北農產品出產之地,最具盛名的有手工粉條、山地優質蘋果、大紅棗、紅蔥等,這些農副產品歷史悠久。

我總覺得自己是個幸運的人,在省城工作的第五個年頭,毅然放棄了大城市的生活,選擇回到農村,來到了這座美麗的小鎮。至今我都不認為自己選錯了路,是這裡讓我找回了記憶深處家鄉熟悉的味道。

對小鎮的愛,源于我是農民的孩子,

我在這裡出生,身體裡流淌著農民的血液。記得小時候,我常常會望著遠處的大山,想像山的那邊是什麼。父親總會語重心長地對我說:別一天到晚像個假小子似的到處亂跑,要好好讀書,走出這座大山。那時候,我根本不懂為什麼要走出去,為什麼好好讀書就能走出大山?所以我疑惑地問父親:你們都在這裡,為啥我要走出去呢?沒想到,後來我真的通過讀書走出了大山。
可是,在大城市繞了一大圈的我,如今又回來了……

小鎮的鄉親淳樸而善良。記得去年11月,村幹部與村裡的部分困難家庭結成了幫困對子,我也同一位孤寡老人結了對,在我送去慰問品時,老人噙著淚水說,“感謝村裡,感謝你!”說著,就拉著我的手往屋裡拽,嘴裡還一直嘀咕:“奶奶給你煮雞蛋吃,這是奶奶糧食喂的母雞,正宗的土雞蛋,是奶奶的一點心意。”一開始,我是拒絕的,

但她卻毫不鬆手,急得都快哭了。看著她一臉真誠,我真的不忍心再拒絕老人,最後應允了。老人平時是捨不得吃這些寶貝疙瘩的,她都一個一個積攢起來拿到集市上賣。看到她,我就想起我的奶奶,她老人家何嘗不是這樣的呢?一時間,我哽咽起來,讓我覺得能為村民多做一件事,哪怕是一件不起眼的小事也是值得的。

時間過得飛快,我踏上村官之路已經快兩年了。我是從農民家庭走出來的大學生,

畢業後回到農村,用自己所學,力所能及地為家鄉的父老鄉親服務。正是懷著這份信念,帶著這份使命,我腳踏實地、盡全力做好每一件事情。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每一位同事的努力彙聚起來,就能為我的家鄉帶來改變,而我的價值,同時也得以實現。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我所走的每一步都不會白走,每當我走在村裡的小路上,我就提醒自己來到這裡最初的夢,都會習慣性地加快腳下的步伐……

(作者為陝西省清澗縣下廿裡鋪鎮高家鹼村副書記)

中共中央組織部委託創辦

歡迎投稿

都會習慣性地加快腳下的步伐……

(作者為陝西省清澗縣下廿裡鋪鎮高家鹼村副書記)

中共中央組織部委託創辦

歡迎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