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陸毅:沒有拔過智齒的人生是不完整的

難怪前兩天還發文稱:“餓啊!看著紅燒肉一口沒動啊,

牙疼這麼減肥啊!”原來是因為智齒啊。

牙科醫生們常說的一句話就是:“小智齒,大麻煩”。的確,別看是一顆小智齒,卻可以給身體帶來5種疾病,

甚至還有癌症!

一般來講,智齒出現的時間非常的晚,智齒的出現代表著人的生理、心理都接近成熟的階段,所以被成為“智慧之齒”,簡稱為“智齒”!

在醫學上,智齒叫第三磨牙,即從兩顆門牙的牙縫開始向內數的第八顆牙齒。智齒是人類三十二顆恒牙當中,

最後長出的恒牙,位於上下左右牙弓的最後方。

一顆智齒帶來5種病

1、齲齒

智齒的阻生或錯位易使食物殘渣嵌塞在第二磨牙與智齒的牙間和牙周縫隙中,很不容易清除,常發生齲齒。

據調查,下頜第二磨牙牙頸部平均齲患率為16.4%,不同年齡階段齲患率有顯著不同,20歲時僅為3.7%,50歲則高達27%。可見,拔除阻生或錯位智齒是預防第二磨牙齲壞的關鍵。

2、牙列不齊

14-18歲是智齒萌生的最活躍時期,

智齒萌出運動的推動力常是造成牙齒擁擠和排列不整齊的主要原因之一。

這種萌出運動的持續推動力只要有4~5克,就足以對第二磨牙產生影響。因此,第二磨牙發生錯位,扭轉等較為多見,第二磨牙的錯位,會使上下方的咬 頜接觸面積減少,人的咀嚼功能明顯降低。

3、顱下頜紊亂症

下頜智齒的阻生或錯位常會與上頜第二磨牙發生咬頜干擾而導致下頜病理性後縮,這是誘發顱下頜紊亂症的原因之一。臨床主要表現為顳下頜關節的彈響、疼痛和下頜運動的異常,咀嚼肌的疼痛、耳鳴、舌痛等症狀。許多患者在拔除阻生或錯位的智齒後,顱下頜紊亂的就好多了。

4、口腔粘膜病

阻生和錯位智齒的牙齦和頰粘膜,

可因牙冠邊緣的長期機械刺激或,反復咬傷,而使粘膜發生潰瘍、糜爛、組織異常增生及白斑等病理損害。如此長期的創傷修復再創傷過程會影響口腔粘膜上皮的正常角化而發生癌前病損,進而誘發口腔粘膜癌變。

5、智齒冠周炎

智齒阻生時可呈垂直、前傾、水準、橫向、倒置等不同方向萌出。當其部分萌出時,牙冠周圍常被牙齦組織不同程度地覆蓋,以致在牙冠與牙齦之間形成一個牙齦袋。由於此袋內易於食物殘渣潛藏和細菌的繁殖,當齦袋處遇有創傷或身體抵抗力下降時,就會發生炎症。

常表現為冠周組織紅腫疼痛,以致影響咀嚼,吞咽, 還常伴有張口困難及發燒,淋巴結腫大等全身症狀。

這6種智齒不拔掉後患無窮!

▲智齒的常見類型

1、萌生不全的智齒

萌生不全的智齒很容易引起牙周的炎症,建議拔掉,長痛不如短痛。

2、出現齲壞的智齒

如果智齒蛀牙,除了很簡單的咬合面不深的蛀牙可以補之外。那些鄰接面蛀牙,需要很好的技術,以及蛀得很深,甚至需要根管治療的,建議拔除,杜絕後患。

3、前傾阻生的智齒

即智齒呈45度左右角頂在第二磨牙上。這種智齒如若不拔,容易造成鄰牙病變,嚴重時需拔除智齒及第二磨牙,會嚴重影響我們的咀嚼功能;

4、排列過緊的智齒

如果智齒本身生長空間不足,和其他牙齒排列過緊,就會出現較嚴重的牙齦腫脹,牙齒疼痛等病症。為避免此種情況再次發生,建議在炎症消退後儘快拔除;

5、不易清潔的智齒

由於智齒長在最裡邊,清潔起來較困難,因此即便是位置長的很正的智齒,也容易發生蛀牙現象。為避免累及其他牙齒,建議儘早拔掉智齒;

6、沒有對咬的智齒

如果智齒對面沒有相抗衡的智齒來對咬的話,智齒過度萌生就會影響咬合,導致對面牙齦腫痛。並且時間久了,還可能造成大小臉。

當然,除上述常見的6種情況,有些特殊情況,牙醫也會建議你拔除智齒。比如正畸需要。為了保證正畸的效果,有部分患者需要拔除幾顆牙齒,其中智齒是必須。

拔除智齒的最佳年齡

有人會問,拔智齒有沒有最佳年齡?有專家指出,13~30歲是拔智齒的最佳時期。一般來說,在30歲前拔智齒比較合適,40歲後再拔創傷會增大。很多人都是到了“不得不拔”時才來拔,甚至 有的老人80多歲了才來拔智齒,往往又因身體狀況不適合而不能拔,那時因智齒引發的問題就很難徹底根除了,有時甚至會影響老人佩戴假牙,生活品質嚴重受 損。有的智齒已經連累周邊牙齒壞掉,到時不得不兩三顆牙一起拔掉,那時傷害就更大了。原則上一旦發現智齒發育不良,應儘早拔除,否則將來後患無窮。

拔智齒後謹記4點注意事項

1、拔完智齒,疼痛多久才會消失?

傷口疼痛基本上在1~2天內就會消失。

2、拔完智齒,大概要吃多久流食?

剛拔完智齒的1~2天,可以吃一些半流質的食物,不能完全吃流食,因為流食的營養不豐富,會造成傷口癒合緩慢。在能夠張口的情況下,就可以正常進食,吃一些比較清淡的食物,不要吃辛辣刺激的東西,會阻礙傷口的癒合。

3、拔智齒會傷到神經嗎?如果傷到了咋恢復?

智齒的位置越深、離神經越近,越有可能對下牙槽神經造成影響。拔上頜智齒的時候,不存在損傷神經的問題,上頜的神經是上牙槽後神經,它的敏感度較低;我們提到的損傷神經,一般是拔除下頜智齒的時候,損傷下牙槽神經。下牙槽神經是感覺神經,一旦出現損傷,下頜牙齒、下唇的感覺都會減弱,會出現下唇麻木、下頜牙齒感覺消失等。

如果智齒穿過下牙槽神經,這個問題不大,可以通過微創拔牙,儘量把智齒切開,把智齒取出。神經損傷後能不能恢復,主要看損傷的程度。如果拔牙的時候操作不當,器械把神經損傷了,傷得比較重,恢復起來會比較慢,有些甚至恢復不了;如果只是在拔出牙根的時候,牙根和神經有一定的摩擦、擠壓,這種情況是可以恢復的

4、拔完智齒,需要吃藥嗎?

一般來說,下牙槽神經的損傷,都是牙根拔出的時候造成的擠壓傷,會讓神經發生水腫,但並不是把神經割斷了,所以通過吃藥可以恢復。可以用小劑量的腎上腺皮質激素、地塞米松、鹽酸潑尼松等,來減輕神經周圍的水腫;或者服用多種維生素、甲鈷胺等來幫助神經恢復。

大多數下牙槽神經損傷都能恢復,如果損傷較輕,1~2周就可以恢復,如果損傷較重,要半年到一年。如果一年後,神經損傷還沒有完全恢復,還是有嘴唇麻木的感覺,這些症狀就不會再消失了。

結束語

智齒幾乎人人都有,但是並不是每個人都有拔除智齒的意識和概念。正如陸毅所說,沒有拔除智齒的人生是不完整的。40歲的陸毅把他的人生完整度又完善了,那麼看到這篇文章的你了,是否下定決心完善一下自己的人生了?

由於此袋內易於食物殘渣潛藏和細菌的繁殖,當齦袋處遇有創傷或身體抵抗力下降時,就會發生炎症。

常表現為冠周組織紅腫疼痛,以致影響咀嚼,吞咽, 還常伴有張口困難及發燒,淋巴結腫大等全身症狀。

這6種智齒不拔掉後患無窮!

▲智齒的常見類型

1、萌生不全的智齒

萌生不全的智齒很容易引起牙周的炎症,建議拔掉,長痛不如短痛。

2、出現齲壞的智齒

如果智齒蛀牙,除了很簡單的咬合面不深的蛀牙可以補之外。那些鄰接面蛀牙,需要很好的技術,以及蛀得很深,甚至需要根管治療的,建議拔除,杜絕後患。

3、前傾阻生的智齒

即智齒呈45度左右角頂在第二磨牙上。這種智齒如若不拔,容易造成鄰牙病變,嚴重時需拔除智齒及第二磨牙,會嚴重影響我們的咀嚼功能;

4、排列過緊的智齒

如果智齒本身生長空間不足,和其他牙齒排列過緊,就會出現較嚴重的牙齦腫脹,牙齒疼痛等病症。為避免此種情況再次發生,建議在炎症消退後儘快拔除;

5、不易清潔的智齒

由於智齒長在最裡邊,清潔起來較困難,因此即便是位置長的很正的智齒,也容易發生蛀牙現象。為避免累及其他牙齒,建議儘早拔掉智齒;

6、沒有對咬的智齒

如果智齒對面沒有相抗衡的智齒來對咬的話,智齒過度萌生就會影響咬合,導致對面牙齦腫痛。並且時間久了,還可能造成大小臉。

當然,除上述常見的6種情況,有些特殊情況,牙醫也會建議你拔除智齒。比如正畸需要。為了保證正畸的效果,有部分患者需要拔除幾顆牙齒,其中智齒是必須。

拔除智齒的最佳年齡

有人會問,拔智齒有沒有最佳年齡?有專家指出,13~30歲是拔智齒的最佳時期。一般來說,在30歲前拔智齒比較合適,40歲後再拔創傷會增大。很多人都是到了“不得不拔”時才來拔,甚至 有的老人80多歲了才來拔智齒,往往又因身體狀況不適合而不能拔,那時因智齒引發的問題就很難徹底根除了,有時甚至會影響老人佩戴假牙,生活品質嚴重受 損。有的智齒已經連累周邊牙齒壞掉,到時不得不兩三顆牙一起拔掉,那時傷害就更大了。原則上一旦發現智齒發育不良,應儘早拔除,否則將來後患無窮。

拔智齒後謹記4點注意事項

1、拔完智齒,疼痛多久才會消失?

傷口疼痛基本上在1~2天內就會消失。

2、拔完智齒,大概要吃多久流食?

剛拔完智齒的1~2天,可以吃一些半流質的食物,不能完全吃流食,因為流食的營養不豐富,會造成傷口癒合緩慢。在能夠張口的情況下,就可以正常進食,吃一些比較清淡的食物,不要吃辛辣刺激的東西,會阻礙傷口的癒合。

3、拔智齒會傷到神經嗎?如果傷到了咋恢復?

智齒的位置越深、離神經越近,越有可能對下牙槽神經造成影響。拔上頜智齒的時候,不存在損傷神經的問題,上頜的神經是上牙槽後神經,它的敏感度較低;我們提到的損傷神經,一般是拔除下頜智齒的時候,損傷下牙槽神經。下牙槽神經是感覺神經,一旦出現損傷,下頜牙齒、下唇的感覺都會減弱,會出現下唇麻木、下頜牙齒感覺消失等。

如果智齒穿過下牙槽神經,這個問題不大,可以通過微創拔牙,儘量把智齒切開,把智齒取出。神經損傷後能不能恢復,主要看損傷的程度。如果拔牙的時候操作不當,器械把神經損傷了,傷得比較重,恢復起來會比較慢,有些甚至恢復不了;如果只是在拔出牙根的時候,牙根和神經有一定的摩擦、擠壓,這種情況是可以恢復的

4、拔完智齒,需要吃藥嗎?

一般來說,下牙槽神經的損傷,都是牙根拔出的時候造成的擠壓傷,會讓神經發生水腫,但並不是把神經割斷了,所以通過吃藥可以恢復。可以用小劑量的腎上腺皮質激素、地塞米松、鹽酸潑尼松等,來減輕神經周圍的水腫;或者服用多種維生素、甲鈷胺等來幫助神經恢復。

大多數下牙槽神經損傷都能恢復,如果損傷較輕,1~2周就可以恢復,如果損傷較重,要半年到一年。如果一年後,神經損傷還沒有完全恢復,還是有嘴唇麻木的感覺,這些症狀就不會再消失了。

結束語

智齒幾乎人人都有,但是並不是每個人都有拔除智齒的意識和概念。正如陸毅所說,沒有拔除智齒的人生是不完整的。40歲的陸毅把他的人生完整度又完善了,那麼看到這篇文章的你了,是否下定決心完善一下自己的人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