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太監居心叵測讓傻子當皇帝,結果此人卻成千古一帝讓太監傻眼

歷史絕不重複,但是,縱觀中國五千年的歷史就會發現,

有一些事情,真的是說不出的巧合。大家都知道,在古代,最大的莫過於皇帝了。因為人人都想當皇帝,因此,如果沒有幾把刷子的話,怎麼可能輕易的就當上皇帝。

但是,歷史也就是巧合在這裡,偏偏有些人之所以能當皇帝,並不是因為聰明或者是有手段,而是因為傻。說起這個,也許最被大家所熟知的就是朱棣了。

朱棣能夠稱帝的真正原因其實和他之前的裝瘋賣傻有很大的關係。

建文帝登基後不久,就開始了削藩。那時候,朱棣之所以能夠倖免於難,就是因為他憑著一副傻樣騙過了建文帝。再後來,等朱棣終於謀劃好了以後,就打著“清君側,靖內難”的名義開始起兵。

於是,歷史上最著名的“靖難之役”上演了。最後,朱棣成功的殺了建文帝,

成為了明朝的第三位皇帝。朱棣是靠裝瘋賣傻騙過了皇帝。

歷史上還有一位,靠著幾十年的裝瘋賣傻,最後終於成功的當上了皇帝。這還不算,當上了皇帝以後,他的表現,卻讓人大吃一驚。這就讓當初讓他當皇帝的那些人吃盡了苦頭。

這個人就是唐宣宗李忱。能當上皇帝的,那必然是皇家血脈。但是,大家也知道,當皇帝的子嗣凋零的時候,血脈就顯得珍貴。

但是,當皇帝枝繁葉茂的時候,血脈也就沒有多大的作用了。

這句話在李忱的身上體現的淋漓盡致。李忱雖然是皇帝的兒子,可是因為母親的身份是一個宮女,再加上當時皇帝一脈人丁興旺。因此,李忱不但沒有稱帝的可能,反而處處受到欺負。

從小李忱過的就比較艱難,也許是生活所迫,也許是有先見之明,李忱表現的相當癡傻。不但行動遲緩,而且不善言辭。有一次皇家聚會的時候,

皇帝一時興起,於是就和眾大臣說:“只要你們能把李皇叔逗笑,朕重重有賞。”

可是,無論大臣們怎麼逗,李忱都面無表情,反把大家逗的哈哈大笑。後來皇帝病危的時候,因為膝下皇子年紀都比較小,因此就沒有立太子。後來皇帝撒手西去之後,皇位一事的人選就變得至關重要了。

那時候宦官專權,因此,這一群體就集體推舉李忱當皇帝。他們滿心以為,李忱是個傻子,他當了皇帝以後就是個傀儡。真正掌權的就是宦官了。於是,就這樣,李忱當了皇帝。

但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李忱當了皇帝以後,他的行為一點也不像個傻子。歷史記載,李忱在位期間,對外,不但收復大片失地,同時痛擊吐蕃。對內,更是限制宦官的權力,規範皇親國戚的身份。同時,注重黎民百姓,減少賦稅,造福於民。

這下,當初力保他當皇帝的人一下就傻了眼,後悔也來不及了。當然,這些人最後都沒有善終。

規範皇親國戚的身份。同時,注重黎民百姓,減少賦稅,造福於民。

這下,當初力保他當皇帝的人一下就傻了眼,後悔也來不及了。當然,這些人最後都沒有善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