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揭秘李世民帶兵逼宮的時候,為什麼沒人幫李淵?

相信很多人都對玄武門之變的這段歷史很熟悉,

當年李世民秦王府眾將在玄武門截殺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隨後帶兵逼宮,李淵宣佈退位,李世民成功繼位皇帝。說到這裡,可能很多人都有一個疑問,李淵,作為大唐王朝的開國皇帝,在“玄武門之變”竟然沒有一個大臣真正的站在李淵這一邊,這皇帝混的也太差了吧,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不外乎以下三個方面:

一、史料可信度值得懷疑。秦王李世民繼位後,粉飾“玄武門之變”的前後經過,將自己塑造成父皇李淵最為欣賞、最為中意,也是諸位重臣最為擁戴的皇位繼承人的形象,取得輿論支持,為皇位來源的合法性造勢、正名。

二、事出意外,準備不足。儘管後來的嫡位爭奪戰愈演愈烈,但李淵根本就沒有料到事情會進展到如此地步,當然也就沒有做任何相關的防範,能做的也只是一味的平衡皇帝、太子和秦王三方的勢力,甚至於當主管星象的太史令傅弈於“玄武門之變”前一天,密告李淵“太白見秦分,秦王當有天下”時,仍未引起警覺,當然也沒有採取果斷措施,

這才導致後來當尉遲恭身披鎧甲、手握長矛來到李淵身邊執行“貼身警衛”任務的場面出現。面對“隱太子”和齊王血淋淋的人頭,面對秦王府那群剛剛屠戮了“隱太子”和齊王家眷的兵士,還有幾個大臣敢冒著掉腦袋的危險,主動站出來替李淵說上一句話?

三、失去對群臣的控制。史書中,我們可以看到有關尉遲恭身披執銳進入宮中的記載,但試想一下,在當時秦王李世民還沒有取得宮中宿衛指揮權的情況下,一個全副武裝的將軍,怎麼可能貿然的、孤身出現在當朝皇帝的面前?在他的身後,一定有一支實力相當的衛隊已經牢牢控制了宮中的宿衛,試想一下,皇帝都已經被人挾持,諸位大臣們的處境,又能好到哪去呢?

妖評:所以,李淵沒有支持者,只是不管是愚蠢的,還是聰明的,在大局已定的情況下,都明白一個道理,那就是這個時候把寶押在李淵身上等同于把錢扔進河裡,或者更糟糕,人頭不保,所謂識時務者為俊傑,自古皆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