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聞一多:他是詩人,也是一個別具一格的篆刻人

近代史上被人稱作文學中的“鬥士”的人,一言魯迅,二來便是詩人聞一多。大多數人熟悉的聞一多,可能是從一首《七子之歌·澳門》開始。那是1925年,在美國留學的聞一多目睹著祖國疆土崩塌,

如喪考妣般寫下這七首詩,希望能激勵國人。

然而除了新民主戰士、新月派詩人、學者這些廣為人知的身份外,聞一多更是一個受過專業西方美術教育的畫家。

聞一多在美國芝加哥美術學院門前

早在1922年,他就在美國就讀於芝加哥美術學院,

成為了清華歷史上第一個攻讀美術專業的學生。他在回國後,也先後在中央美術學院的前生北平國立藝專擔任油畫系主任和教務長。

除了西方美術,聞一多對於中國傳統書畫也相當精通。他自幼就對古詩、書畫具有濃厚的興趣,天賦也極高。他的書法四體皆精,尤善楷書、篆書,楷書深受北魏碑帖影響,篆書則取甲骨和鐘鼎文字,功力是為相當深厚,也與他常年研究詩經、楚辭和甲骨文、《訓詁學》相關。

聞一多 篆書臨矢彝中堂

然而比起書法,聞一多的繪畫更為著名。據說早在清華讀書時他的畫就已經小有名氣,時常參加各種比賽,還被送往國外參加美術展覽。

比他晚一屆的好友梁實秋也曾回憶聞一多在清華時“長於圖畫,

而且國文根底也很堅實”,臨別時他還特地送了他兩幅畫《荷花池畔》和《夢筆生花圖》作為紀念。說起來二人之間的感情也是極其深厚,1923年梁實秋到美國科羅拉多大學攻讀英國文學,聞一多特意從芝加哥搬了過來與梁實秋同住,經常一起外出作畫寫詩。

聞一多與植物學家李繼侗教授一起在戶外寫生

1923年 聞一多與美國科羅拉多大學中國同學會合影

(後排右二為聞一多,前排右二為梁實秋)

聞一多對篆刻的喜愛也是一發不可收拾。

那是在1927年,聞一多發表的《文化的國家主義》一文受到外界強烈抨擊,

百無聊賴的他開始了對篆刻的迷戀,不過這也不算奇怪,常年搞古文字研究的他,刻印也算是得天獨厚。

聞一多自用印

印文:聞一多印

邊款:時在西南、聯大家驊、甲申秋自刻

(聞一多紀念館藏)

那段時間聞一多和所有初學篆刻的人一樣,每天不知疲憊的擺弄著印石,不斷地給周圍的好友刻印,像是梁實秋、潘光旦、劉英士等都收到過他的“禮物”。他甚至還在給朋友饒子離的信中寫到:

“繪畫本是我的元配夫人,海外歸來,逡巡兩載,髮妻背興,詩升正室,最近又置了一個妙齡的姬人——篆刻是也。似玉的精神,如花的美貌,亮能寵擅專房,遂使詩夫人頓興棄扇之悲”。

這樣的比喻除了聞一多之外也是再無他人了,可見他對篆刻的狂熱到了何等程度。

聞一多在篆刻

其實聞一多篆刻和邊款,都是屬於“無師自通”的路線,除了得益于他書法的不俗功力,同時也有借鑒秦漢印璽與明清流派的風格。一開始他並沒有什麼刀法可言,而後卻是走出了自己的路子,既有西方構圖美學的特點,又因為其對篆書筆意的深入研究從而能夠大膽的變形,隨心所欲卻不越規矩。

他的高明之處或許就是在“法無定法”之中,白文印的刀法蒼勁,線條乾脆俐落,充滿了陽剛堅毅之氣;而朱文印的線條更為凝聚團練,刀鋒都隱藏於線條中間,能夠靈活變通。

抗戰時期聞一多在西南聯大任教,那時物價飛漲,教授的工資也縮減了不少,並且還有一家老小要照顧,聞一多不得不開始了他正式掛牌治印的生涯,以貼補家用。

1945年在昆明 聞一多與眾教授

(從左起:朱自清、羅庸、羅常培、聞一多、王力)

雖為無奈之舉,不過反響卻相當的好。聞一多的《潤例》是由當時西南聯大的一眾教授好友用駢文撰寫的,題為《聞一多教授金石潤例》,稱其是“文壇先進,經學名家,辨文字於毫芒,幾人知己;談風雅之源始,海內推崇”,還有清華校長梅貽琦、馮友蘭、朱自清、潘光旦、沈從文等十二人署名。

由聯大教授浦江清用駢體文撰寫的

《聞一多教授金石潤例》

據說《潤例》一出,整個昆明城都轟動了起來,來求印者絡繹不絕,到了1945年,其潤例已經漲到了石章每字1000元,牙章2000元。他在給友人的信中也坦言道:“……最近三分之二收入,端賴此道”。

除了姓名印之外,當時一些由他組織的社會團體的印章也全都由其親自操刀刻制,像是當時西南聯大成立時代評論社,出版《時代評論》週刊時,作為創始人之一的聞一多在評就刻了一方“時代評論社章”的隸書印章。

聞一多 陳毅

聞一多 時代評論社章

聞一多的刻印的邊款也是別有一番特色。他的邊款多以楷書為主,取法于魏碑,俊秀剛健,排布相對緊湊,靈動而厚重。當然文人印章中最重要的並不是他的刀法,而是其中人格的體現。1922年,聞一多給華羅庚所刻的姓名印的邊款中這樣鐫刻:

“頑石一方,一多所鑿。奉貽教授,領薪立約。不算寒傖,也不闊綽。陋于牙章,雅於木戳。若在戰前,不值兩角。”

簡單的四十個字充分展現了聞一多的才華,也寄託了他一片赤誠之心。後來華羅庚在紀念聞一多的文章中還特別提到了此事:“……在幾十年遷徙輾轉的生涯中,我一直珍藏著它,每當我取出它,就想到一多先生,它上面所凝聚的患難之交的革命情誼成為鞭策自己不斷進步的動力。”

聞一多 華羅庚印

聞一多還曾經給自己篆刻了一方“叛徒”印章,粗狂的邊框配以渾厚古樸的字體,他說他就是要做一個舊世界的“叛徒”,永不妥協。他在給歷史學家孫毓棠刻了一方姓名印附上邊款,與其許下了“抗日未成功不出國門一步”的誓言,看似隨意,可單刀直入地酣暢淋漓,可想其當時的心境,是誓死也要與國家共存亡。

聞一多 叛徒

聞一多 孫毓棠印

白天裡聞一多要上課、講學、作研究,後來還參加民主運動到處演說、訪談,刻印的工作只能在深夜加班完成,甚至是通宵。而他的兒子卻不理解的說他是在“發國難財”,聞一多聽到卻並沒有生氣,只是更嚴肅的說道:“你這句話我將一輩子記住。”可他還沒有記住這句話多久,就被暗殺離世了。

1946年 上海舉行的追悼李公朴和聞一多先生

大會會場門前的情景

生為湖北人,聞一多常常說是長江水養育了他,或許正是因為楚地悠久文化的滋養,也讓他擁有了屈原般浪漫主義的愛國情懷,就連其刻刀也成為其在鬥爭中尖銳有力的武器,就像他所歌頌的紅燭一般,“莫問收穫,但問耕耘。”

不斷地給周圍的好友刻印,像是梁實秋、潘光旦、劉英士等都收到過他的“禮物”。他甚至還在給朋友饒子離的信中寫到:

“繪畫本是我的元配夫人,海外歸來,逡巡兩載,髮妻背興,詩升正室,最近又置了一個妙齡的姬人——篆刻是也。似玉的精神,如花的美貌,亮能寵擅專房,遂使詩夫人頓興棄扇之悲”。

這樣的比喻除了聞一多之外也是再無他人了,可見他對篆刻的狂熱到了何等程度。

聞一多在篆刻

其實聞一多篆刻和邊款,都是屬於“無師自通”的路線,除了得益于他書法的不俗功力,同時也有借鑒秦漢印璽與明清流派的風格。一開始他並沒有什麼刀法可言,而後卻是走出了自己的路子,既有西方構圖美學的特點,又因為其對篆書筆意的深入研究從而能夠大膽的變形,隨心所欲卻不越規矩。

他的高明之處或許就是在“法無定法”之中,白文印的刀法蒼勁,線條乾脆俐落,充滿了陽剛堅毅之氣;而朱文印的線條更為凝聚團練,刀鋒都隱藏於線條中間,能夠靈活變通。

抗戰時期聞一多在西南聯大任教,那時物價飛漲,教授的工資也縮減了不少,並且還有一家老小要照顧,聞一多不得不開始了他正式掛牌治印的生涯,以貼補家用。

1945年在昆明 聞一多與眾教授

(從左起:朱自清、羅庸、羅常培、聞一多、王力)

雖為無奈之舉,不過反響卻相當的好。聞一多的《潤例》是由當時西南聯大的一眾教授好友用駢文撰寫的,題為《聞一多教授金石潤例》,稱其是“文壇先進,經學名家,辨文字於毫芒,幾人知己;談風雅之源始,海內推崇”,還有清華校長梅貽琦、馮友蘭、朱自清、潘光旦、沈從文等十二人署名。

由聯大教授浦江清用駢體文撰寫的

《聞一多教授金石潤例》

據說《潤例》一出,整個昆明城都轟動了起來,來求印者絡繹不絕,到了1945年,其潤例已經漲到了石章每字1000元,牙章2000元。他在給友人的信中也坦言道:“……最近三分之二收入,端賴此道”。

除了姓名印之外,當時一些由他組織的社會團體的印章也全都由其親自操刀刻制,像是當時西南聯大成立時代評論社,出版《時代評論》週刊時,作為創始人之一的聞一多在評就刻了一方“時代評論社章”的隸書印章。

聞一多 陳毅

聞一多 時代評論社章

聞一多的刻印的邊款也是別有一番特色。他的邊款多以楷書為主,取法于魏碑,俊秀剛健,排布相對緊湊,靈動而厚重。當然文人印章中最重要的並不是他的刀法,而是其中人格的體現。1922年,聞一多給華羅庚所刻的姓名印的邊款中這樣鐫刻:

“頑石一方,一多所鑿。奉貽教授,領薪立約。不算寒傖,也不闊綽。陋于牙章,雅於木戳。若在戰前,不值兩角。”

簡單的四十個字充分展現了聞一多的才華,也寄託了他一片赤誠之心。後來華羅庚在紀念聞一多的文章中還特別提到了此事:“……在幾十年遷徙輾轉的生涯中,我一直珍藏著它,每當我取出它,就想到一多先生,它上面所凝聚的患難之交的革命情誼成為鞭策自己不斷進步的動力。”

聞一多 華羅庚印

聞一多還曾經給自己篆刻了一方“叛徒”印章,粗狂的邊框配以渾厚古樸的字體,他說他就是要做一個舊世界的“叛徒”,永不妥協。他在給歷史學家孫毓棠刻了一方姓名印附上邊款,與其許下了“抗日未成功不出國門一步”的誓言,看似隨意,可單刀直入地酣暢淋漓,可想其當時的心境,是誓死也要與國家共存亡。

聞一多 叛徒

聞一多 孫毓棠印

白天裡聞一多要上課、講學、作研究,後來還參加民主運動到處演說、訪談,刻印的工作只能在深夜加班完成,甚至是通宵。而他的兒子卻不理解的說他是在“發國難財”,聞一多聽到卻並沒有生氣,只是更嚴肅的說道:“你這句話我將一輩子記住。”可他還沒有記住這句話多久,就被暗殺離世了。

1946年 上海舉行的追悼李公朴和聞一多先生

大會會場門前的情景

生為湖北人,聞一多常常說是長江水養育了他,或許正是因為楚地悠久文化的滋養,也讓他擁有了屈原般浪漫主義的愛國情懷,就連其刻刀也成為其在鬥爭中尖銳有力的武器,就像他所歌頌的紅燭一般,“莫問收穫,但問耕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