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武器裝備是重點,軍工板塊有望風雲再起

中國作為世界上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大國,建設一支現代化的人民軍隊是我國鞏固國防及維護地區和平所必須的。近些年來,隨著我國國防現代化的推進,軍費開支的適度增加也是不可避免的。

我國軍費是多少,究竟花在了哪些地方,軍費開支對於我國國防軍工領域的影響等問題都是國內外關注的焦點。

據新華社3月6日報導,財政部有關負責人表示說,中國政府根據國家經濟發展水準和國防建設需求來合理確定國防支出,2017年中國財政擬安排國防支出10443.97億元,比上年執行數增長7%。

軍費支出破萬億,仍有增長空間

對於我國軍費支出的增長,

全國人大代表、軍事科學院軍事戰略研究部研究員陳舟認為,軍費預算破萬億,標誌著我們的國防實力上了一個新臺階,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下圖為2010-2017年間我國軍費預算支出情況:

喜歡軍事的小夥伴們都知道,在過去只要中國政府公佈軍費預算數位,

外媒大多會指手畫腳一番,添油加醋渲染中國威脅論。那麼果真如此嗎?

從排名來看,根據英國《簡氏防務週刊》的統計資料顯示,2016年底世界各主要國家軍費支出排名如下:

表面看,中國軍費支出僅次於美國,位列世界第二。但是和美國軍費支出額相比,

中國軍費支出僅僅占美國軍費支出的24.6%。

國際上一般會把軍費占國家GDP比重作為衡量一國軍費水準的重要指標。根據斯德哥爾摩和平研究所統計的數字,從1989年到2015年,中國軍費占GDP的比例一直在2%左右徘徊,只有在1989年、1990年、1992年達到了2.5%的比率,軍費支出占GDP比例並不高。

2017年中國軍費在GDP中的占比僅為1.3%左右。而美國軍費占GDP比例則基本維持在3%以上。下圖是中國軍費占GDP比重圖與世界主要軍事國家軍費支出與GDP占比圖:

由此說來,雖然中國軍費開支在金額上看起來較高,數值位居世界第二,但和頭號軍事強國美國相比,

軍費開支並不算高,而且就中國經濟體量來看,中國軍費水準在世界範圍內處於較低水準,而隨著我國經濟實力增強及周邊局勢日趨緊張,我國軍費支出未來仍有一定增長空間。

軍費要怎麼花?武器裝備是重點

根據新華社報導,2017年預算增加的軍費支出,主要用於支持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促進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改善基層部隊工作、訓練和生活保障條件等。而中國國防白皮書將中國的國防費用分為3個主要部分,即:人員生活費、訓練維持費、武器裝備費用。

在軍費三大支出中,裝備費用最引人關注。軍事專家彭光謙認為,增加裝備投入是各國普遍做法,也是發展趨勢。

而隨著裝備現代化水準提高,成本也越來越高。飛機、艦艇、坦克的價格從幾千萬到幾億元不等。中國要保持新進的現代化軍事裝備,需要必要的經費保障。

以船舶軍艦為例,正在大連造船廠建造的001A型航空母艦,其結構與遼寧艦基本相當,估計其建造價格在250億元左右,如果按照一個航母特混艦隊由1艘航母、4艘052D導彈驅逐艦或055型導彈驅逐艦,4艘054A導彈護衛艦、1艘5萬噸級綜合補給船、2艘093A型核潛艇和50架各型號作戰飛機來計算,中國建造一個航母艦隊的總採購約為800億元。

廣發證券發展研究中心認為,從2013年起,軍費分配重心已經從調整改善軍人工資待遇的階段進入建設發展高新武器裝備。由於武器裝備是軍工企業的核心產品,其需求由軍費中武器裝備支出決定,武器裝備支出決定軍工行業的景氣程度,因此隨著軍費分配的重心逐漸向武器裝備支出轉移,中國軍工仍處於黃金髮展期。

海空軍裝備是主要關注方向

具體到武器裝備上,我們認為海空高端武器裝備會是發展重點所在。從我國國防狀況來看,大力發展海空軍,研發現代化海空軍武器裝備也是國防力量發展的一個趨勢。

目前我國在東海、南海均存在嚴峻的海上危機,亞太局勢也日趨複雜,我國擁有一支現代化的海軍力量來捍衛國家利益非常有必要。我國的船舶工業目前也已經具備了較強的實力,具備同時建造多艘艦艇的能力,海軍裝備升級加速。而隨著我國海軍從單純近海防禦走向主動出擊,海軍武器裝備需求增加,相關軍工企業有望受益于訂單的增加及訂單金額的提升。

海洋裝備相關標的:

中國重工(國內規模最大的海洋防務裝備上市公司)

太陽鳥(切入軍用特種艇領域,“船舶+軍工電子”雙主業發展)

中船防務(中船集團旗下大型綜合性海洋與防務裝備企業集團)

天海防務(全資子公司金海運為優質的軍工平臺型企業,主營船用救生設備及特種裝備)

湘電股份(國防艦船電力推進及發電成套設裝備製造基地)

中國船舶(中船集團旗下上市平臺,整合集團旗下大型造船、修船、動力及機電設備等業務板塊)

航空裝備相關標的:

中航飛機(公司為轟六系列、飛豹系列、運七系列、新舟系列等軍民用飛機主製造商)

中航黑豹(沈飛集團整體注入,轉型航空防務製造)

中直股份(中航工業旗下唯一直升機平臺,軍用國內直升機的龍頭企業)

中國衛星(衛星製造與應用產業發展核心標的)

中航動力(國內大型航空發動機製造龍頭公司)

中航動控(公司成為目前國內唯一的航空發動機控制系統的研製、生產和試驗基地)

北斗星通(專業從事衛星導航定位產品,為軍隊提供導航終端和指揮系統)

而中國國防白皮書將中國的國防費用分為3個主要部分,即:人員生活費、訓練維持費、武器裝備費用。

在軍費三大支出中,裝備費用最引人關注。軍事專家彭光謙認為,增加裝備投入是各國普遍做法,也是發展趨勢。

而隨著裝備現代化水準提高,成本也越來越高。飛機、艦艇、坦克的價格從幾千萬到幾億元不等。中國要保持新進的現代化軍事裝備,需要必要的經費保障。

以船舶軍艦為例,正在大連造船廠建造的001A型航空母艦,其結構與遼寧艦基本相當,估計其建造價格在250億元左右,如果按照一個航母特混艦隊由1艘航母、4艘052D導彈驅逐艦或055型導彈驅逐艦,4艘054A導彈護衛艦、1艘5萬噸級綜合補給船、2艘093A型核潛艇和50架各型號作戰飛機來計算,中國建造一個航母艦隊的總採購約為800億元。

廣發證券發展研究中心認為,從2013年起,軍費分配重心已經從調整改善軍人工資待遇的階段進入建設發展高新武器裝備。由於武器裝備是軍工企業的核心產品,其需求由軍費中武器裝備支出決定,武器裝備支出決定軍工行業的景氣程度,因此隨著軍費分配的重心逐漸向武器裝備支出轉移,中國軍工仍處於黃金髮展期。

海空軍裝備是主要關注方向

具體到武器裝備上,我們認為海空高端武器裝備會是發展重點所在。從我國國防狀況來看,大力發展海空軍,研發現代化海空軍武器裝備也是國防力量發展的一個趨勢。

目前我國在東海、南海均存在嚴峻的海上危機,亞太局勢也日趨複雜,我國擁有一支現代化的海軍力量來捍衛國家利益非常有必要。我國的船舶工業目前也已經具備了較強的實力,具備同時建造多艘艦艇的能力,海軍裝備升級加速。而隨著我國海軍從單純近海防禦走向主動出擊,海軍武器裝備需求增加,相關軍工企業有望受益于訂單的增加及訂單金額的提升。

海洋裝備相關標的:

中國重工(國內規模最大的海洋防務裝備上市公司)

太陽鳥(切入軍用特種艇領域,“船舶+軍工電子”雙主業發展)

中船防務(中船集團旗下大型綜合性海洋與防務裝備企業集團)

天海防務(全資子公司金海運為優質的軍工平臺型企業,主營船用救生設備及特種裝備)

湘電股份(國防艦船電力推進及發電成套設裝備製造基地)

中國船舶(中船集團旗下上市平臺,整合集團旗下大型造船、修船、動力及機電設備等業務板塊)

航空裝備相關標的:

中航飛機(公司為轟六系列、飛豹系列、運七系列、新舟系列等軍民用飛機主製造商)

中航黑豹(沈飛集團整體注入,轉型航空防務製造)

中直股份(中航工業旗下唯一直升機平臺,軍用國內直升機的龍頭企業)

中國衛星(衛星製造與應用產業發展核心標的)

中航動力(國內大型航空發動機製造龍頭公司)

中航動控(公司成為目前國內唯一的航空發動機控制系統的研製、生產和試驗基地)

北斗星通(專業從事衛星導航定位產品,為軍隊提供導航終端和指揮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