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日夜畫畫為妻子還情債,這個中國近代史上最著名畫家是這樣死去的

從國外參加這個畫展歸來之後,徐悲鴻的名氣又一次的得到了一個提升,可以講,畫展辦得特別成功,蔣碧薇作為這個徐悲鴻的夫人,社交禮儀都做得是恰到好處,她與徐悲鴻在一起,

人們都講是一對璧人。

在1934年的8月,蔣碧薇與徐悲鴻回到了國內,蔣碧薇沒有想到的是,徐悲鴻仍然對孫韻君是念念不忘啊,蔣碧薇覺得夫妻感情將沒辦法挽回,於是,與徐悲鴻就開始分居。這時張道藩因為受到了陳立夫重用,在國民黨政府擔任有要職,

此時的張道藩,衣著很名貴,氣質軒昂啊,事業上又在處於春風得意的關口,他的心裡,仍然對蔣碧薇感情深厚,這時,看到了蔣碧薇整日落落寡歡,作為這個一位溫柔體貼的“男小三”,他不失時機地又一次的走進了蔣碧薇的這個生活。

當時的這個南京城,

經常會遭到日本的一個轟炸,徐悲鴻的心思也不在蔣碧薇這兒,經常會半個月的消失不見。蔣碧薇已沒有心力去管這個徐悲鴻了,她也知道,丈夫可很能又跑去湖南長沙找孫韻君去了,鞭長莫及啊,她特別失落。張道藩就像一股清泉,流進了她的這個心裡,他們開始去通信,最開始,蔣碧薇把自己的煩惱都通過信箋告訴給了張道藩,張道藩還安慰著她,且在警報響起時,
幫助她與孩子一次次的逃難。

蔣碧薇首次得到了被呵護的這個感覺,她對這一份感情投降了。她還是接納了張道藩,在漫長的通信過程當中,他們的心發生了一個碰撞,終於,在1937年年初,他們住在了一起。很多人為蔣碧薇的這一場感情所不齒,就連蔣碧薇的這兩個孩子,長大以後也不屑于母親與張道藩的這一場感情,其實,蔣碧薇是一個女人,她也需要愛,需要在自己受到驚嚇時,

有個男人,勇敢地去保護自己,她希望得到一份完美的感情,可她已對徐悲鴻很失望了。關於徐悲鴻的這個早死,兩個女人都各有所指。原配還怨小三,原配與小三鬧得都散場後,廖靜文收拾了這個殘劇,嫁給了徐悲鴻,她怨的就是“獅子大張口”的蔣碧薇。拋棄了個人的恩怨不談,在徐悲鴻死之後,我所看到的,是她們對於徐悲鴻的那一份癡心。

這個女人,面對著離婚,要了青春損失費,要高額的離婚費,由於她的付出,很值這個錢,為了徐悲鴻,她付出了她的青春、才貌,背棄了豪門之約,也背棄了父母,十多年都陪著徐悲鴻打拼,受苦。徐悲鴻知道他自己欠她,所以他給她,還特地多給了一幅她最喜歡的這個《琴課》。這一幅《琴課》至死,都擺在了蔣碧薇的臥室裡面,而張道藩給她的一副畫,一直都在大廳裡。這一個擺設,是不是還反映了女主人的某一種心理呢?徐悲鴻,永遠都是她的愛人,是放在最私密地方的一個男人;而張道藩,永遠都是情人的身份,情人在外,愛人在心。

這一幅《琴課》至死,都擺在了蔣碧薇的臥室裡面,而張道藩給她的一副畫,一直都在大廳裡。這一個擺設,是不是還反映了女主人的某一種心理呢?徐悲鴻,永遠都是她的愛人,是放在最私密地方的一個男人;而張道藩,永遠都是情人的身份,情人在外,愛人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