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比爾蓋茨的首富寶座要丟了,馬雲口中的雲計算到底是什麼玩意?

比爾蓋茨首富寶座要被搶走了……

最新的世界富豪排行榜中,

比爾蓋茨以860億美元的身家繼續傲居全球第一。不過現在,有可能要被人搶走了,這個人就是亞馬遜的CEO Jeff Bezos。

(最新世界富豪排行榜)

隨首亞馬遜的股價走高,排行老三的亞馬遜創始人Bezos,只差100美元……就可以超越比爾了……

(亞馬遜股價圖,股價2016年至今,一年多點的時間漲幅接近1倍。)

而機構給出的評級顯示,亞馬遜股票的目標價為1120美元,未來市值甚至可能達到1萬億美元。

什麼在推動亞馬遜股價狂飆?

大家知道美國亞馬遜是全球商品品種最多的網上零售商和全球第3大互聯網公司,也是網上最早開始經營電子商務的公司之一。

那究竟是什麼在支撐亞馬遜近期股價狂飆呢?除了佔據30%-35%市場份額的電子商務業務和廣告業務外,機構們看得最重的是亞馬遜的雲計算服務AWS(Amazon Web Services)。機構表示,AWS是幾十年來計算平臺最有革命性的服務,現在還處於“青春期”。

2015年4月,

AWS的業績第一次出現在財報裡。AWS一季度營收為15.7億美元,占亞馬遜總營收的7%,卻為亞馬遜貢獻了49%的利潤。2015年四季度,AWS營收增長了70%,達到24億美元。亞馬遜官方預測,AWS有朝一日將在營收上超過核心業務電子商務,成為新的支柱。

同樣,雲服務被阿裡巴巴馬雲所看重。雖然阿裡偷師亞馬遜,但卻成長飛快。2010年,李彥宏認為雲計算是新瓶裝舊酒,馬化騰認為雲計算將變成水電一樣的基礎設施但實現還要上百年,

而馬雲當時就斬釘截鐵地認為“如果我們不做雲計算,將來100%會死掉”。

阿裡雲複製了AWS的商業模式,占中國超過31%公有雲市場份額,2015年爆發式增長,年增長率超過三位數。2016年,阿裡雲開始醞釀走出中國,與AWS直接交鋒,為此在全球新建了8個資料中心,

如今已經成長為世界第三大基礎雲計算服務提供者。

摩根士丹利近期的報告稱,阿裡雲的單獨估值已達390億美元。該行預估,未來五年內,阿裡雲的營收將突破185億美元,成為阿裡巴巴的下一個增長極。

馬雲口中的雲計算到底是什麼東東……

所謂“雲”,是指協力廠商通過互聯網為使用者提供計算能力、資料庫存儲、應用程式和其他IT資源,用戶無需自建IT基礎設施,按需向協力廠商購買IT服務即可。

AWS的邏輯很簡單,推出公有雲服務,讓創業公司繞過一次性數百萬美元的IT硬體投入,轉而通過多次小額支付從亞馬遜獲取IT能力。事實證明,這個模式大獲成功。

阿裡雲基本複製了AWS的商業模式,並有趕超AWS的趨勢。

雲服務市場前景

國際資料公司(IDC)對全球每季度雲IT基礎設施跟蹤調查資料顯示,2015年,企業在本地IT基礎設施上的投入下降了1.6%,首次下降;在雲相關的IT基礎設施上的花費約為326億美元,比2014年多出24%。2016年上半年,雲設施增長15%達到371億美元。

與之對應的是,EMC、惠普、IBM的傳統IT營收下滑5%-15%,全球1000億美元的IT市場,公有雲已經佔據了15%,這個數字還在迅速上升。

2014年下半年,美國中央情報局成為亞馬遜AWS的客戶,讓全球傳統IT巨頭大為震動。這意味著雲計算不再是為小公司服務的邊緣市場,它已經成為大公司大機構的選擇。

(全球雲計算市場規模)

是指協力廠商通過互聯網為使用者提供計算能力、資料庫存儲、應用程式和其他IT資源,用戶無需自建IT基礎設施,按需向協力廠商購買IT服務即可。

AWS的邏輯很簡單,推出公有雲服務,讓創業公司繞過一次性數百萬美元的IT硬體投入,轉而通過多次小額支付從亞馬遜獲取IT能力。事實證明,這個模式大獲成功。

阿裡雲基本複製了AWS的商業模式,並有趕超AWS的趨勢。

雲服務市場前景

國際資料公司(IDC)對全球每季度雲IT基礎設施跟蹤調查資料顯示,2015年,企業在本地IT基礎設施上的投入下降了1.6%,首次下降;在雲相關的IT基礎設施上的花費約為326億美元,比2014年多出24%。2016年上半年,雲設施增長15%達到371億美元。

與之對應的是,EMC、惠普、IBM的傳統IT營收下滑5%-15%,全球1000億美元的IT市場,公有雲已經佔據了15%,這個數字還在迅速上升。

2014年下半年,美國中央情報局成為亞馬遜AWS的客戶,讓全球傳統IT巨頭大為震動。這意味著雲計算不再是為小公司服務的邊緣市場,它已經成為大公司大機構的選擇。

(全球雲計算市場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