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對我們來說,需要“摩拜”和“ofo”兩個共用單車一直存在

現在我國共用單車市場,主要有兩個霸主相互爭奪地盤,不斷的融資以圖能擠走對方,統一整個共用單車市場。

“摩拜”和“ofo”

ofo共用單車,實施的是:“以校園為主場地的,帶動式擴散搶佔市場。”2016年11月17日起 ofo 宣佈正式開啟城市服務後不到兩周內,日訂單即超過150萬單。ofo已經成為繼淘寶、天貓、美團、餓了麼、京東、滴滴、易到、口碑後,中國第九家日訂單量過百萬的互聯網平臺。

摩拜,喜歡談產品和情懷,掰開了揉碎了給別人講“摩拜單車”的技術,構造,升級。努力推廣“讓自行車回歸城市”,“騎行改變城市”的理念。

“摩拜”“ofo”的運營方式

2016年9月26日,滴滴出行以數千萬美元戰略投資共用單車平臺ofo。ofo繼承了了滴滴打車以前的套路,開始大範圍的發紅包。

而身為對頭的“摩拜”,也是毫不遜色,更是開始出現了“紅包車”功能。擠壓競爭對手,搶佔市場份額。

雙方都開啟了燒錢補貼的模式,造出大噱頭,繼續圈錢,吸引風頭和廣告主,然後再不停的補貼,

圈錢......知道出現“共用單車”市場的龍頭。

現在的爭奪模式,類似當年的滴滴,Uber搶佔市場事件

打車這個行業出現了很大的前景,很多公司都開始湧進來了,其中尤以“Uber”和“滴滴打車”競爭最為激烈。

一開始是滴滴打車在中國一方獨大,隨著市場的打開,國外的打車巨頭“Uber”,

也進入了我們的國家。

雙方也是開始不停的燒錢補貼民眾,打一次車都給你很大的優惠。有的時候,甚至都可以免費打車。

經過了一段時間的協商,Uber將把中國業務與滴滴出行合併,UBER CHINA與滴滴合併後的公司估值據悉為350億美元,UBER將取得合併後公司20%的股權,

滴滴則將投資10億美元在UBER。

隨後中國的打車市場,就由“滴滴出行”一家公司獨大,過了一段時間,滴滴打車的價格隨之上漲。

想想現在的“摩拜”和“ofo”,很是像當初的“滴滴打車”和“Uber”,前期拼命的燒錢補貼,等做成市場壟斷地位時,開始漲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