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盤點四川省十大最受歡迎的旅遊景點,個人覺得九寨溝景區最吸引我

本文根據四川各旅遊景區的知名度、景區星級、客流量、交通情況、門票價格、管理服務水準、遊客滿意率等多項指標進行綜合評估及網路調查,最終評定出四川省十大最受歡迎的旅遊景點,
包括:九寨溝、峨眉山、樂山大佛、黃龍名勝風景區、稻城亞丁、臥龍自然保護區、三星堆遺址、海螺溝風景區、四姑娘山風景區、龍溪-虹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希望這份旅遊景點排行能為你的出行提供參考。1、四川九寨溝景區

九寨溝:世界自然遺產、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國家地質公園、世界生物圈保護區網路,是中國第一個以保護自然風景為主要目的的自然保護區。

九寨溝位於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溝縣境內,地處青藏高原向四川盆地過渡地帶,距離成都市400多千米,是一條縱深50餘千米的山溝谷地。因溝內有樹正寨、荷葉寨、則查窪寨等九個藏族村寨坐落在這片高山湖泊群中而得名。“九寨歸來不看水”,是對九寨溝景色真實的詮釋。被世人譽為“童話世界”,號稱“水景之王”。

2、四姑娘山風景名勝區

四姑娘山風景名勝區是位於我國四川藏族羌族的自然保護區,氣候變化很大,風景美麗。四姑娘山位於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小金縣與汶川縣交界處,是橫斷山脈東部邊緣邛崍山系的最高峰。四姑娘山由四座連綿不斷且長年被冰雪覆蓋的山峰組成,

它們從北到南,在3~5公里範圍內一字排開,其高度分別為6250米、5664米、5454米、5355米。如同頭披白紗,姿容俊俏的四位少女。

3、峨眉山風景名勝區

峨眉山風景區,屹立在四川盆地西南部,位於峨眉山市西南7千米,東距樂山市37千米。是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

受四海信士的敬仰,是四川風景名勝區、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示範點。1996年12月6日,峨眉山樂山大佛作為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1982年,峨眉山以峨眉山風景名勝區的名義,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名單。1996年12月6日,峨眉山—樂山大佛作為一項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4、樂山市樂山大佛景區

樂山大佛,又名淩雲大佛,位於四川省樂山市南岷江東岸淩雲寺側,瀕大渡河、青衣江和岷江三江匯流處。大佛為彌勒佛坐像,通高71米,是中國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樂山大佛和淩雲山、烏尤山、巨形臥佛等景點組成的樂山大佛景區屬於國家5A級旅遊景區。古代的樂山三江匯流之處,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彙聚淩雲山麓,水勢相當的兇猛,舟輯至此往往被顛覆。每當夏汛,江水直搗山壁,常常造成船毀人亡的悲劇。海通禪師為減殺水勢,普渡眾生而發起,招集人力,物力修鑿的。

5、四川黃龍景區

黃龍風景名勝區是世界自然遺產,世界人與生物圈保護區,“綠色環球21”證書,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黃龍位於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縣境內,是中國唯一保護完好的高原濕地,與九寨溝相距100千米,海拔1700~5588米,地貌特徵是山雄峽峻。黃龍以彩池、雪山、峽谷、森林“四絕”著稱於世,再加上灘流、古寺、民俗稱為“七絕”。

6、貢嘎山風景名勝區

貢嘎山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位於四川甘孜州康定、瀘定、九龍、海螺溝景區管理局境內,以貢嘎山為中心,主要包括海螺溝、燕子溝、木格措等景區,總面積約1萬平方公里。貢嘎山風景區位於四川省甘孜州東部,地跨甘孜州康定市、瀘定縣、九龍縣及道孚縣。風景區總面積6724km2,週邊保護區面積4331km2。風景區以自然景觀為主體,有世界上高差最大的極高山群和現代冰川景觀。又以其獨特的康巴文化和木雅文化聞名遐邇。

7、蜀南竹海風景名勝區

蜀南竹海原名萬嶺箐,位於四川長寧、江安兩縣毗連的南部連天山餘脈中,距江安縣城38千米,距長寧縣城50千米,距宜賓市81千米。它是以竹景為主要特色的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又稱萬嶺箐。在長寧、江安兩縣交界的連天山西南部。由江安東景區和長寧西景區組成。景區面積120平方公里。中心景區7萬餘畝楠竹覆蓋大小28座嶺巒、500多個山丘,綿延起伏,逶迤蒼莽,宛若煙波浩渺的綠色海洋,故名“竹海”。

8、都江堰風景區

都江堰是世界文化遺產,2000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世界自然遺產、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是全世界迄今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一直使用、以無壩引水為特徵的宏大水利工程,凝聚著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勤勞、勇敢、智慧的結晶。都江堰市屬中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區,年均氣溫15.2℃,年均降水量近1200毫米,年均無霜期280天。這裡四季分明,夏無酷暑,最熱的7、8月份平均氣溫為24℃左右。

9、石海洞鄉風景名勝區

石海洞鄉位於四川南部興文縣,因該縣石林、溶洞遍及17個鄉,故 有“石海洞鄉”之譽。景區東接瀘州,西通宜賓,遊客一般可 將蜀南竹海與石海洞鄉連作一個整體,兩地有公路相通,車程 僅1個小時。石海洞鄉是我國喀斯特地貌發育最完善的地區之一,地面 怪石林立,如雲南路南石林;地下溶洞縱橫,似桂林蘆笛迷宮。 天下奇觀集於一地,上下相映,與竹海、恐龍、懸棺並列為川南四絕。

10、青城山風景區

青城山風景區位於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西南,是中國首批公佈的風景名勝區之一,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距成都市區68公里,距都江堰市區16公里。青城山靠岷山雪嶺,面向川西平原,群峰環繞,狀若城廓;林深樹密,四季常綠;丹梯千級,曲徑通幽。全山以幽潔取勝,與劍門之險,峨眉之秀,夔門之雄齊名。景區大門前坐索道上觀音閣,再上山是上清宮,老君閣,觀音閣下走是景區外有圓明宮(圓明宮道家辟谷養生研修院,白雲觀,玉清宮景區,但圓明宮、白雲觀、玉清宮都不是在景區內。

11、黃龍寺風景名勝區

黃龍風景名勝區:世界自然遺產,世界人與生物圈保護區,“綠色環球21”證書,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黃龍位於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縣境內,是中國唯一保護完好的高原濕地,與九寨溝相距100千米,海拔1700~5588米,地貌特徵是山雄峽峻。因溝中有許多彩池,隨著周圍景色變化和陽光照射角度變化變幻出五彩的顏色,被譽為“人間瑤池”。

12、西嶺雪山風景名勝區

西嶺雪山風景名勝區位於大邑縣西部邊緣。2010年總面積482.8平方公里。景區距縣城55公里,距成都100公里,於1985年開始科學考察和可行性開發論證,1986年底正式對外開放。於1989年8月被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為省級風景名勝區,1994年1月經國務院批准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景區是一個以高山自然風光為特色的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地處邛崍山脈中段,屬青藏高原東部邊緣和成都平原過渡地帶。

13、邛海―螺髻山風景名勝區

邛海,位於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古稱邛池,屬更新世早期斷陷湖,至今約180萬年。其形狀如蝸牛,南北長11.5公里,東西寬5.5公里,周長35公里,水域面積31平方公里;湖水平均深14米,最深處34米;水面標高為1507.14—1509.28米;水位變幅小,集水面積約30平方公里。2002年5月,四川邛海-螺髻山風景名勝區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名單。

14、白龍湖風景名勝區

白龍湖景區位於青川縣和廣元市中區境內,距廣元市區37公里 ,面積100平方公里。 白龍湖是一個即將形成的大型人工湖泊,寶珠寺電站大壩建成蓄水後,將形成水域面積達62平方公里的湖泊,庫容量為267億立方米,平均水深65米。白龍湖地處龍門山與摩天嶺兩大山脈交匯處的低山峽谷地區,屬嘉陵江水系上游白龍江支流;上游為九寨溝風景區,流域範圍無城市污染,水質清澈,水域廣闊,環境優美。

15、光霧山風景名勝區

光霧山風景區,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地質公園,被譽為中國紅葉第一山。景區位於川陝交界處米倉山南麓,地處四川省巴中市南江縣北部邊緣,景區幅員面積830余平方千米,主峰海拔2507米,因常年雲霧繚繞而得名。以奇特的喀斯特峰叢地貌、古樸的原生態植被、迷人的瀑潭秀水和峽谷風光為景觀特色。

16、諾水河風景名勝區

諾水河風景區,國家AAAA級景區,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國家級森林公園,國家級地質公園。景區位於四川省通江縣北部,幅員面積525平方公里,緊鄰陝西漢中,東有“秦川鎖鑰”護持,西與“劍門蜀道”相連,境內秀水中流,奇泉遍地,險峰兀立,怪石叢生,關隘、峽谷、飛瀑、溶洞、暗河比比皆是。景區由“諾水洞天”、“臨江麗峽”、“空山天盆”、“唱歌石林”四大獨立景區組成,呈弧形分佈。

17、四川天臺山風景名勝區

四川成都天臺山隸屬邛崍山脈,位於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巴蜀四大古城之一的“文君故里”邛崍市,距成都110公里。景區面積106平方公里,主峰玉霄峰海拔1812米。景區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年均氣溫16℃,森林覆蓋率達94.4%,動植物種類豐富,有珙桐、紅豆杉、銀杏等20餘種國家保護的珍稀植物及大熊貓、紅腹角雉、大鯢等7種國家保護的珍稀動物,是四川大熊貓棲息地世界自然遺產、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森林公園。

18、龍門山風景名勝區

龍門山脈(廣義龍門山)位於四川省四川盆地西北邊緣,是成都平原的西緣山脈(東緣山脈是龍泉山脈),西方是阿壩州和雅安市(及岷山和邛山),東方是都江堰市和邛崍市。東北-西南走向,包括狹義龍門山、茶坪山、九頂山(主峰)等。自然風景區,位於四川,最高峰九頂山海拔4989米。龍門山脈構造帶地域較廣,北東端至廣元,南西達瀘定,全長約500km,寬30-70km。該構造帶位於東部揚子准地台邊緣與特提斯海的交接部位,受造山運動的影響,形成由西北向東南推覆、滑覆的規模宏大的構造帶。

19、米倉山大峽谷風景名勝區

米倉山大峽谷風景名勝區位於四川省廣元市,總面積約為265平方公里,是在原鼓城山——七裡峽省級風景名勝區範圍基礎上,整合米倉山大峽谷、漢王山、木門會議會址等重要的自然、歷史和文化景觀,由近百個景點組成。景區以山、水、峽谷景觀為主,融合林、泉、洞等自然景觀和紅色文化于一體,自然與人文交相輝映,具有“雄、奇、古、紅”等特點。2017年4月,米倉山大峽谷風景名勝區入選第九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

20、綿陽市北川羌城旅遊區

綿陽市北川羌城旅遊區位於四川盆地西北部北川羌族自治縣,由北川地震遺址區、北川新縣城,北川地震紀念館、北川羌族民俗博物館、吉娜羌寨、維斯特遊客中心等景點組成。旅遊區是四川省第六家、綿陽市第一家國家5A級旅遊景區,位於綿陽市北川羌族自治縣境內,由地震紀念地、大愛文化觀賞區和禹羌文化體驗區三大部分組成。北川是全國唯一的羌族自治縣,幾千年來,古老的羌民族與漢、藏、回等17個民族在北川大地上繁衍生息,形成了淳樸厚重的民俗文化。

四川省旅遊景點地圖

古代的樂山三江匯流之處,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彙聚淩雲山麓,水勢相當的兇猛,舟輯至此往往被顛覆。每當夏汛,江水直搗山壁,常常造成船毀人亡的悲劇。海通禪師為減殺水勢,普渡眾生而發起,招集人力,物力修鑿的。

5、四川黃龍景區

黃龍風景名勝區是世界自然遺產,世界人與生物圈保護區,“綠色環球21”證書,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黃龍位於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縣境內,是中國唯一保護完好的高原濕地,與九寨溝相距100千米,海拔1700~5588米,地貌特徵是山雄峽峻。黃龍以彩池、雪山、峽谷、森林“四絕”著稱於世,再加上灘流、古寺、民俗稱為“七絕”。

6、貢嘎山風景名勝區

貢嘎山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位於四川甘孜州康定、瀘定、九龍、海螺溝景區管理局境內,以貢嘎山為中心,主要包括海螺溝、燕子溝、木格措等景區,總面積約1萬平方公里。貢嘎山風景區位於四川省甘孜州東部,地跨甘孜州康定市、瀘定縣、九龍縣及道孚縣。風景區總面積6724km2,週邊保護區面積4331km2。風景區以自然景觀為主體,有世界上高差最大的極高山群和現代冰川景觀。又以其獨特的康巴文化和木雅文化聞名遐邇。

7、蜀南竹海風景名勝區

蜀南竹海原名萬嶺箐,位於四川長寧、江安兩縣毗連的南部連天山餘脈中,距江安縣城38千米,距長寧縣城50千米,距宜賓市81千米。它是以竹景為主要特色的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又稱萬嶺箐。在長寧、江安兩縣交界的連天山西南部。由江安東景區和長寧西景區組成。景區面積120平方公里。中心景區7萬餘畝楠竹覆蓋大小28座嶺巒、500多個山丘,綿延起伏,逶迤蒼莽,宛若煙波浩渺的綠色海洋,故名“竹海”。

8、都江堰風景區

都江堰是世界文化遺產,2000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世界自然遺產、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是全世界迄今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一直使用、以無壩引水為特徵的宏大水利工程,凝聚著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勤勞、勇敢、智慧的結晶。都江堰市屬中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區,年均氣溫15.2℃,年均降水量近1200毫米,年均無霜期280天。這裡四季分明,夏無酷暑,最熱的7、8月份平均氣溫為24℃左右。

9、石海洞鄉風景名勝區

石海洞鄉位於四川南部興文縣,因該縣石林、溶洞遍及17個鄉,故 有“石海洞鄉”之譽。景區東接瀘州,西通宜賓,遊客一般可 將蜀南竹海與石海洞鄉連作一個整體,兩地有公路相通,車程 僅1個小時。石海洞鄉是我國喀斯特地貌發育最完善的地區之一,地面 怪石林立,如雲南路南石林;地下溶洞縱橫,似桂林蘆笛迷宮。 天下奇觀集於一地,上下相映,與竹海、恐龍、懸棺並列為川南四絕。

10、青城山風景區

青城山風景區位於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西南,是中國首批公佈的風景名勝區之一,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距成都市區68公里,距都江堰市區16公里。青城山靠岷山雪嶺,面向川西平原,群峰環繞,狀若城廓;林深樹密,四季常綠;丹梯千級,曲徑通幽。全山以幽潔取勝,與劍門之險,峨眉之秀,夔門之雄齊名。景區大門前坐索道上觀音閣,再上山是上清宮,老君閣,觀音閣下走是景區外有圓明宮(圓明宮道家辟谷養生研修院,白雲觀,玉清宮景區,但圓明宮、白雲觀、玉清宮都不是在景區內。

11、黃龍寺風景名勝區

黃龍風景名勝區:世界自然遺產,世界人與生物圈保護區,“綠色環球21”證書,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黃龍位於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縣境內,是中國唯一保護完好的高原濕地,與九寨溝相距100千米,海拔1700~5588米,地貌特徵是山雄峽峻。因溝中有許多彩池,隨著周圍景色變化和陽光照射角度變化變幻出五彩的顏色,被譽為“人間瑤池”。

12、西嶺雪山風景名勝區

西嶺雪山風景名勝區位於大邑縣西部邊緣。2010年總面積482.8平方公里。景區距縣城55公里,距成都100公里,於1985年開始科學考察和可行性開發論證,1986年底正式對外開放。於1989年8月被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為省級風景名勝區,1994年1月經國務院批准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景區是一個以高山自然風光為特色的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地處邛崍山脈中段,屬青藏高原東部邊緣和成都平原過渡地帶。

13、邛海―螺髻山風景名勝區

邛海,位於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古稱邛池,屬更新世早期斷陷湖,至今約180萬年。其形狀如蝸牛,南北長11.5公里,東西寬5.5公里,周長35公里,水域面積31平方公里;湖水平均深14米,最深處34米;水面標高為1507.14—1509.28米;水位變幅小,集水面積約30平方公里。2002年5月,四川邛海-螺髻山風景名勝區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名單。

14、白龍湖風景名勝區

白龍湖景區位於青川縣和廣元市中區境內,距廣元市區37公里 ,面積100平方公里。 白龍湖是一個即將形成的大型人工湖泊,寶珠寺電站大壩建成蓄水後,將形成水域面積達62平方公里的湖泊,庫容量為267億立方米,平均水深65米。白龍湖地處龍門山與摩天嶺兩大山脈交匯處的低山峽谷地區,屬嘉陵江水系上游白龍江支流;上游為九寨溝風景區,流域範圍無城市污染,水質清澈,水域廣闊,環境優美。

15、光霧山風景名勝區

光霧山風景區,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地質公園,被譽為中國紅葉第一山。景區位於川陝交界處米倉山南麓,地處四川省巴中市南江縣北部邊緣,景區幅員面積830余平方千米,主峰海拔2507米,因常年雲霧繚繞而得名。以奇特的喀斯特峰叢地貌、古樸的原生態植被、迷人的瀑潭秀水和峽谷風光為景觀特色。

16、諾水河風景名勝區

諾水河風景區,國家AAAA級景區,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國家級森林公園,國家級地質公園。景區位於四川省通江縣北部,幅員面積525平方公里,緊鄰陝西漢中,東有“秦川鎖鑰”護持,西與“劍門蜀道”相連,境內秀水中流,奇泉遍地,險峰兀立,怪石叢生,關隘、峽谷、飛瀑、溶洞、暗河比比皆是。景區由“諾水洞天”、“臨江麗峽”、“空山天盆”、“唱歌石林”四大獨立景區組成,呈弧形分佈。

17、四川天臺山風景名勝區

四川成都天臺山隸屬邛崍山脈,位於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巴蜀四大古城之一的“文君故里”邛崍市,距成都110公里。景區面積106平方公里,主峰玉霄峰海拔1812米。景區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年均氣溫16℃,森林覆蓋率達94.4%,動植物種類豐富,有珙桐、紅豆杉、銀杏等20餘種國家保護的珍稀植物及大熊貓、紅腹角雉、大鯢等7種國家保護的珍稀動物,是四川大熊貓棲息地世界自然遺產、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森林公園。

18、龍門山風景名勝區

龍門山脈(廣義龍門山)位於四川省四川盆地西北邊緣,是成都平原的西緣山脈(東緣山脈是龍泉山脈),西方是阿壩州和雅安市(及岷山和邛山),東方是都江堰市和邛崍市。東北-西南走向,包括狹義龍門山、茶坪山、九頂山(主峰)等。自然風景區,位於四川,最高峰九頂山海拔4989米。龍門山脈構造帶地域較廣,北東端至廣元,南西達瀘定,全長約500km,寬30-70km。該構造帶位於東部揚子准地台邊緣與特提斯海的交接部位,受造山運動的影響,形成由西北向東南推覆、滑覆的規模宏大的構造帶。

19、米倉山大峽谷風景名勝區

米倉山大峽谷風景名勝區位於四川省廣元市,總面積約為265平方公里,是在原鼓城山——七裡峽省級風景名勝區範圍基礎上,整合米倉山大峽谷、漢王山、木門會議會址等重要的自然、歷史和文化景觀,由近百個景點組成。景區以山、水、峽谷景觀為主,融合林、泉、洞等自然景觀和紅色文化于一體,自然與人文交相輝映,具有“雄、奇、古、紅”等特點。2017年4月,米倉山大峽谷風景名勝區入選第九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

20、綿陽市北川羌城旅遊區

綿陽市北川羌城旅遊區位於四川盆地西北部北川羌族自治縣,由北川地震遺址區、北川新縣城,北川地震紀念館、北川羌族民俗博物館、吉娜羌寨、維斯特遊客中心等景點組成。旅遊區是四川省第六家、綿陽市第一家國家5A級旅遊景區,位於綿陽市北川羌族自治縣境內,由地震紀念地、大愛文化觀賞區和禹羌文化體驗區三大部分組成。北川是全國唯一的羌族自治縣,幾千年來,古老的羌民族與漢、藏、回等17個民族在北川大地上繁衍生息,形成了淳樸厚重的民俗文化。

四川省旅遊景點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