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武漢博物館藏——古玉禮器鑒賞

古玉中的禮玉在中華民族文明的傳承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到了新石器時代晚期以後,出於對大自然的崇拜,玉和巫之間產生了緊密的聯繫,玉被賦予某種神秘的力量,

有著溝通天地鬼神的靈性,被用來作為部族的圖騰物及部族首領的象徵,並在祭祀天地、鬼神、祖先的宗教禮儀中廣泛使用。

商代 瑪瑙璜

長10釐米。瑪瑙制,形如半環。兩端有小孔,可供系佩璜。磨制光滑,晶瑩,製作技藝與選料較精緻,反映了原始時代人們對美的追求。

璜是中國最古老的玉禮器、“六瑞”之一,《周禮》載:“以玄璜禮北方”。秦漢時期,大多數的玉璜保持著裝飾的功能,而少數玉璜則為祭祀用品。兩漢時期玉璜趨於式微。魏晉時期偶見玉璜,此後,玉璜趨於消失。

西周 魚形玉璜

長8釐米。青玉質,嘴及魚鰭處有褐色浸蝕。

玉質細膩,晶瑩潤澤。弧形扁平體,雙面雕琢,斜刀琢磨出魚眼、魚鰭,尾部雙面刃。魚嘴及尾間各有一對穿喇叭形小孔,供穿系懸掛之用。

戰國 雙龍首玉璜

長10.8釐米。青白玉,局部受沁呈雞骨白色,龍首後扭相對而飾,張口長吻,龍身呈“S”形,共用一個軀體,

龍身上陰刻卷雲紋及細陰線交叉而成的斜方格紋。

新石器時代 雞骨白玉人面飾

高3.5、寬5.5、厚0.5釐米,玉質受沁呈雞骨白色,體扁平,中間稍厚呈弧面。玉人頭戴平頂冠,額頭左右各飾一綹卷髮,大耳,圓形雙眼,眉和鬍鬚用剔地陽紋手法誇張表現,背面光素無紋。

此器平實中透出一種神秘感,應與原始宗教圖騰崇拜有關,似是具有崇高地位的部落首領或宗教領袖巫師的形象。在原始社會往奴隸社會、氏族集團往國家政權過渡的時期,玉禮器所代表的文化是與原始宗教息息相關的,這件玉人面飾作為部落及宗教領袖的象徵,是規範族人的行為、維護氏族的團結與權威的重要政治工具,極具研究價值。

商 貓頭鷹紋玉飾

直徑13.5、孔徑5.5、厚0.4釐米。青玉質,表面佈滿褐色點狀沁,器呈片狀。正面飾一貓頭鷹紋,頂部為冠狀,左右對稱各陽刻一縷卷髮,下面刻重環紋的大眼睛,橢圓形的鼻上陰刻二排尖角波浪紋,器中部陽刻圖騰附號,下部凸起四道弦紋。左下角有黑色沁浸,一角缺損。商周時期貓頭鷹被視為吉祥鳥,是護佑平安,奪取勝利的吉祥之物。此件器物極其罕見,頗為珍貴。

新石器時代 玉斧

長13、最寬處3.5釐米。淡綠色玉質,受沁呈雞骨白色。長條形,略扁,刃部呈前凸的弧狀,斧頂略窄,近頂部有一對穿圓孔。此器有一定的厚度和重量,刃部鋒利,表面光滑,磨制精細。

新石器時代 玉鏟

長14.7、最寬處11釐米。墨綠色玉質,有白色花斑,體扁平略成梯形,寬端為刃,雙面磨成,近肩處有一圓孔。通體光素無紋。無使用痕跡,應是象徵擁有者權威的禮器。

新石器時代 玉鉞

高17、寬13.5釐米。玉料呈黑色,帶褐色花斑紋,厚重,肩窄刃寬,近肩處有一圓孔,刃部弧圓,雙面磨成,無使用痕跡。通體光素無紋。

新石器時代 三孔玉玉鉞

高8.3、寬16釐米。體扁平,玉料呈墨綠色,佈滿浸蝕的小坑。有一大二小三個圓孔,上端稍厚,刃部邊緣較薄,有兩處缺損。

商 雙孔玉鏟

長20.3、最寬處6.9釐米。形如刀柄,玉料為閃透石,呈黃綠色,石性較重,上有大小不一的2個圓孔,刃部為單面磨制。

商 玉錛(讀音:[bēn])

長27、最寬處7.3釐米。灰黑色玉質,長方扁平體,上窄下略寬,單面刃。正面左邊緣略薄,有一道豎陰刻直線和一斜坡凸起的棱,凸棱上下各有一斜對穿孔,四條邊棱各有兩對三角形小凹槽,可供懸掛捆紮,器物的近頂端有一圓孔。背面平素無紋。此器顯示出玉錛由實用工具向禮儀用器的轉化。

商 玉鏟

長15、最寬處9釐米。碧玉,體扁平,呈“月”字形,近肩外有一圓孔,刃部單面磨成。通體光素無紋,無使用痕跡。

明 青玉獸面紋斧

長20、寬7釐米。青玉質,扁平體,雙面刃。局部有綹及褐色浸蝕。頂部雕一伏臥虎,下部以內飾獸面紋的陰刻方框分隔上下兩部分,上半部邊飾勾雲紋,下半部稍窄,兩側有對稱鏤雕蟠螭紋,中間陰刻一排回紋,底邊呈月牙形。

玉斧、玉鉞、玉鏟、玉錛等生產工具和儀仗器,被奴隸主統治階級在祭祀、朝享、交聘、軍旅活動中被賦予了特殊意義,成了禮制的體現,即所謂的“藏禮於器”,均沒有使用痕跡,是財富或權力的象徵。

漢 白玉蟬

長4.5、寬1.9釐米。白玉質,局部有黃沁。扁平蟬形,採用簡單的陰刻線刻出蟬首、腹、背、雙翼尾等細部輪廓,頭部雙目外凸,尾端呈三角狀。因其寥寥數刀準確地勾勒出蟬的形象,線條簡練、粗獷有力、刀刀見鋒,素有“漢八刀”之稱。

蟬在古代先民的心中,是一種神秘而聖潔的靈物。蟬在最後脫殼之前,一直生活在污泥濁水之中,等脫殼化為蟬時,飛到高高的樹上,只飲露水,故而古人認為“蟬蛻於濁穢,以浮游塵埃之外,不獲世之滋垢”,對其十分推崇。同時,蟬能入土生活,又能出土羽化,漢代以來,皆以蟬的羽化比喻人能重生。將玉蟬放于死者口中稱作含蟬,寓意精神不死,再生復活,而把蟬佩于身上表示高潔。所以玉蟬既是生人的佩飾,也是死者的葬玉。真正的純葬玉不是泛指所有的埋葬在墓中的玉器,而是指那些專門為保存屍體而製作的玉器,主要包括玉握、玉塞、玉衣、玉蟬。

漢 滑石雙豬

長4.7、寬3.4、高1.8釐米。灰白色,雙豬作伏臥狀在長方形底坐之上,豬嘴、耳及身體的輪廓用簡練的刀法雕琢,底坐缺損一塊。豬是富足生活的象徵。滑石豬是常見的隨葬品,古人死後,親屬經常把豬作為陪葬品,寓意其死後依然有富裕的生活。

在我國古代悠久淵深的禮玉文明演進中,一般認為各種禮制活動的供奉品,凡屬代表鬼神、權力等級和圖騰標準物的玉器都可歸為禮器之屬。玉禮器亦成為政治社會活動神秘化的物質表現,一直影響著幾千年來中華民族的玉崇拜心理。

原文作者:張衛紅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文藏】頭條號!

海外最傑出的藏玉,溫索浦的收藏

欲知曉更多精彩內容請前往App Store或應用寶下載《收藏家》雜誌App!更多乾貨等著你!

商周時期貓頭鷹被視為吉祥鳥,是護佑平安,奪取勝利的吉祥之物。此件器物極其罕見,頗為珍貴。

新石器時代 玉斧

長13、最寬處3.5釐米。淡綠色玉質,受沁呈雞骨白色。長條形,略扁,刃部呈前凸的弧狀,斧頂略窄,近頂部有一對穿圓孔。此器有一定的厚度和重量,刃部鋒利,表面光滑,磨制精細。

新石器時代 玉鏟

長14.7、最寬處11釐米。墨綠色玉質,有白色花斑,體扁平略成梯形,寬端為刃,雙面磨成,近肩處有一圓孔。通體光素無紋。無使用痕跡,應是象徵擁有者權威的禮器。

新石器時代 玉鉞

高17、寬13.5釐米。玉料呈黑色,帶褐色花斑紋,厚重,肩窄刃寬,近肩處有一圓孔,刃部弧圓,雙面磨成,無使用痕跡。通體光素無紋。

新石器時代 三孔玉玉鉞

高8.3、寬16釐米。體扁平,玉料呈墨綠色,佈滿浸蝕的小坑。有一大二小三個圓孔,上端稍厚,刃部邊緣較薄,有兩處缺損。

商 雙孔玉鏟

長20.3、最寬處6.9釐米。形如刀柄,玉料為閃透石,呈黃綠色,石性較重,上有大小不一的2個圓孔,刃部為單面磨制。

商 玉錛(讀音:[bēn])

長27、最寬處7.3釐米。灰黑色玉質,長方扁平體,上窄下略寬,單面刃。正面左邊緣略薄,有一道豎陰刻直線和一斜坡凸起的棱,凸棱上下各有一斜對穿孔,四條邊棱各有兩對三角形小凹槽,可供懸掛捆紮,器物的近頂端有一圓孔。背面平素無紋。此器顯示出玉錛由實用工具向禮儀用器的轉化。

商 玉鏟

長15、最寬處9釐米。碧玉,體扁平,呈“月”字形,近肩外有一圓孔,刃部單面磨成。通體光素無紋,無使用痕跡。

明 青玉獸面紋斧

長20、寬7釐米。青玉質,扁平體,雙面刃。局部有綹及褐色浸蝕。頂部雕一伏臥虎,下部以內飾獸面紋的陰刻方框分隔上下兩部分,上半部邊飾勾雲紋,下半部稍窄,兩側有對稱鏤雕蟠螭紋,中間陰刻一排回紋,底邊呈月牙形。

玉斧、玉鉞、玉鏟、玉錛等生產工具和儀仗器,被奴隸主統治階級在祭祀、朝享、交聘、軍旅活動中被賦予了特殊意義,成了禮制的體現,即所謂的“藏禮於器”,均沒有使用痕跡,是財富或權力的象徵。

漢 白玉蟬

長4.5、寬1.9釐米。白玉質,局部有黃沁。扁平蟬形,採用簡單的陰刻線刻出蟬首、腹、背、雙翼尾等細部輪廓,頭部雙目外凸,尾端呈三角狀。因其寥寥數刀準確地勾勒出蟬的形象,線條簡練、粗獷有力、刀刀見鋒,素有“漢八刀”之稱。

蟬在古代先民的心中,是一種神秘而聖潔的靈物。蟬在最後脫殼之前,一直生活在污泥濁水之中,等脫殼化為蟬時,飛到高高的樹上,只飲露水,故而古人認為“蟬蛻於濁穢,以浮游塵埃之外,不獲世之滋垢”,對其十分推崇。同時,蟬能入土生活,又能出土羽化,漢代以來,皆以蟬的羽化比喻人能重生。將玉蟬放于死者口中稱作含蟬,寓意精神不死,再生復活,而把蟬佩于身上表示高潔。所以玉蟬既是生人的佩飾,也是死者的葬玉。真正的純葬玉不是泛指所有的埋葬在墓中的玉器,而是指那些專門為保存屍體而製作的玉器,主要包括玉握、玉塞、玉衣、玉蟬。

漢 滑石雙豬

長4.7、寬3.4、高1.8釐米。灰白色,雙豬作伏臥狀在長方形底坐之上,豬嘴、耳及身體的輪廓用簡練的刀法雕琢,底坐缺損一塊。豬是富足生活的象徵。滑石豬是常見的隨葬品,古人死後,親屬經常把豬作為陪葬品,寓意其死後依然有富裕的生活。

在我國古代悠久淵深的禮玉文明演進中,一般認為各種禮制活動的供奉品,凡屬代表鬼神、權力等級和圖騰標準物的玉器都可歸為禮器之屬。玉禮器亦成為政治社會活動神秘化的物質表現,一直影響著幾千年來中華民族的玉崇拜心理。

原文作者:張衛紅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文藏】頭條號!

海外最傑出的藏玉,溫索浦的收藏

欲知曉更多精彩內容請前往App Store或應用寶下載《收藏家》雜誌App!更多乾貨等著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