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婆羅門皂莢如何繁殖的?婆羅門皂莢的藥用價值有哪些?

婆羅門皂莢如何繁殖的?婆羅門皂莢的藥用價值有哪些?

皂莢在早期是人們常用來洗衣服和沐浴用的一種植物,有很好的清潔功能,現如今,人們雖然不經常性的使用皂莢,

但是我們所使用的很多產品裡面都包含了一定的皂莢成分。就例如皂莢洗衣粉、洗頭水之類的產品。但是,大家對皂莢具體瞭解多少呢?知道它是如何繁殖的嗎?知道也具有其他的藥用價值嗎?下面小編帶大家一起來瞭解婆羅門皂莢的繁殖以及它的藥用價值。

為豆科決明屬植物臘腸樹的果實。9-10月果實未成熟時採收,曬乾。我國南部各地有栽培。原產印度、緬甸和斯里蘭卡。

味苦,性大寒。無毒。歸心、脾經。具有清熱通便、化滯止痛的功效。常用於便秘、胃脘痛、疳積等病證。

婆羅門皂莢繁殖方法

臘腸樹繁殖一般採用播種法。儲藏的種子常在春季播種,新鮮的種子可在秋季播種。新鮮種子在正常室溫時用清水浸泡12小時即可播種。

儲藏的種子用60-80℃的溫水浸泡48小時後及時播種。採用10釐米×14釐米的黑色薄膜袋育苗,基質採用80%黃心土與20%火燒土相混合,為預防苗木發生病害,基質在裝入育苗袋前用生石灰消毒,播種前用5g/L的高錳酸鉀水溶液消毒苗床。點播時,先把基質淋透水,再在基質中間打一孔,孔略大於種子,深2-3釐米,把種子放進孔中,根的方向朝下,覆土2~3釐米,播完種子後,用竹片搭拱,上面覆蓋塑膠薄膜,
以保溫、保濕、防雨水沖刷、保持基質和種子的濕潤和防止基質乾燥板結

栽培土質以表土深厚,富含有機質之壤土最佳,喜充足陽光。幼苗定植前挖穴宜大,並預肥。成長期間每季施肥一次,並注意澆水,成株後則甚粗放。性喜高溫,生育適溫約23~32度。偶數羽狀複葉,花瓣5,由幾十朵小花組成一串花序,長達30釐米以上,盛花時,全樹披掛金黃色的花串,款款下垂,臨風搖曳,極為美觀。臘腸樹不但花美麗,

果實也十分奇特,圓柱形的莢果,長30—60釐米,內有種子近100粒,成熟時黑褐色,好象一根根煮熟了的臘腸掛在樹枝上,不過這“臘腸”是只可觀賞不可吃的。為喜溫樹種,有霜凍害地區不能生長,通常在中國華南一帶生長良好。性喜光,也能耐一定蔽蔭,喜濕潤肥沃的中性沖積土,以砂質壤土最佳,排水、日照需良好,生育適溫23—32℃,能耐最低溫度為-2—-3℃。在乾燥瘠薄壤土上也能生長,
病蟲害少,為熱帶優良觀賞樹。

藥材性狀:莢果圓柱形,長30-60cm,直徑1.5-2cm,頂端尖,基部有時具木質狀的果柄;表面暗褐色,平滑而帶光澤,腹縫、背縫明顯。果皮薄,硬而木質狀。內有多數橫隔,每隔有種子1顆,具長而暗色的珠柄,附著於腹縫。種子扁卵圓形,長約0.8cm,寬0.6cm,厚0.4cm,赤褐色,光滑而質堅,內為淡黃色,胚乳角質狀,胚彎曲。味甜而微酸,有特異臭。以乾燥、完整、無柄、搖之不響者為佳。

養護要點

喜溫樹種,有霜凍害地區不能生長,生育適溫為23-32℃,能耐最低溫度為-3℃,通常在中國華南一帶生長良好;性喜光,也能耐一定蔭蔽;能耐乾旱,亦能耐水濕,但忌積水地;對土壤的適應性頗強,喜生長在濕潤肥沃排水良好的中性沖積土,以砂質壤土為最佳,在乾燥瘠薄的土壤上也能生長

黑褐色,內具粘性,有異味;為高級之庭園樹、行道樹。黃花臘腸樹,開花時節,有如雨灑黃金,樹上會掛滿一條條黃色花朵,由於長而下垂,像是飄在風中下雨般的黃金。在香港、九龍、新界多處地方有種植。紅花臘腸樹,這個品種也漸漸進入綠化市場。它與黃花品種配合使用,可以增加其觀賞性,體現其多樣性。但是,此樹種為熱帶樹種,適合閩、粵、桂三省栽培。因它不耐寒,-1℃以下的氣溫容易受凍害。

病蟲防治

苗期有時出現斑葉病、灰黴病,可用5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500~800倍液,每隔7天噴灑1次,連續3次。蟲害有粗鱗蠟螟、蚜蟲、夜蛾類危害嫩葉及頂芽,用50%辛硫磷1000-1500倍液或20%速滅丁乳2000-3000倍液噴灑。

婆羅門皂莢的藥用價值

【來源】:為豆科植物臘腸樹CassiafistulaL.的乾燥莢果中的粘液質。

【性味】:苦,溫。

【功能主治】:(維吾爾族)潤便,強筋,開通阻滯,瀉泄。用於口臭、咽喉疼痛、腸道熱性引起的痢疾、關節炎、通經。便秘,胃脘痛,疳積等病證。

【炮製方法】:將莢果切絲,置於火上加溫後擠壓,提取其汁,然後配巴旦杏仁油使用。

果油功效:腦細胞不可缺少的營養,有較佳的健腦抗衰功能,用於消化不良,有理氣的作用,明目,提高機體免疫力,保護肝臟

上述我們具體瞭解了一下婆羅門皂莢所具有的藥用價值以及它的繁殖方法,在經濟上及藥用上,婆羅門皂莢具有絕對的權威性。小編相信大家對婆羅門皂莢有了更多的瞭解和認識,作為具有很大藥用價值的婆羅門皂莢,值得讓人們更加關注、重視。

光滑而質堅,內為淡黃色,胚乳角質狀,胚彎曲。味甜而微酸,有特異臭。以乾燥、完整、無柄、搖之不響者為佳。

養護要點

喜溫樹種,有霜凍害地區不能生長,生育適溫為23-32℃,能耐最低溫度為-3℃,通常在中國華南一帶生長良好;性喜光,也能耐一定蔭蔽;能耐乾旱,亦能耐水濕,但忌積水地;對土壤的適應性頗強,喜生長在濕潤肥沃排水良好的中性沖積土,以砂質壤土為最佳,在乾燥瘠薄的土壤上也能生長

黑褐色,內具粘性,有異味;為高級之庭園樹、行道樹。黃花臘腸樹,開花時節,有如雨灑黃金,樹上會掛滿一條條黃色花朵,由於長而下垂,像是飄在風中下雨般的黃金。在香港、九龍、新界多處地方有種植。紅花臘腸樹,這個品種也漸漸進入綠化市場。它與黃花品種配合使用,可以增加其觀賞性,體現其多樣性。但是,此樹種為熱帶樹種,適合閩、粵、桂三省栽培。因它不耐寒,-1℃以下的氣溫容易受凍害。

病蟲防治

苗期有時出現斑葉病、灰黴病,可用5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500~800倍液,每隔7天噴灑1次,連續3次。蟲害有粗鱗蠟螟、蚜蟲、夜蛾類危害嫩葉及頂芽,用50%辛硫磷1000-1500倍液或20%速滅丁乳2000-3000倍液噴灑。

婆羅門皂莢的藥用價值

【來源】:為豆科植物臘腸樹CassiafistulaL.的乾燥莢果中的粘液質。

【性味】:苦,溫。

【功能主治】:(維吾爾族)潤便,強筋,開通阻滯,瀉泄。用於口臭、咽喉疼痛、腸道熱性引起的痢疾、關節炎、通經。便秘,胃脘痛,疳積等病證。

【炮製方法】:將莢果切絲,置於火上加溫後擠壓,提取其汁,然後配巴旦杏仁油使用。

果油功效:腦細胞不可缺少的營養,有較佳的健腦抗衰功能,用於消化不良,有理氣的作用,明目,提高機體免疫力,保護肝臟

上述我們具體瞭解了一下婆羅門皂莢所具有的藥用價值以及它的繁殖方法,在經濟上及藥用上,婆羅門皂莢具有絕對的權威性。小編相信大家對婆羅門皂莢有了更多的瞭解和認識,作為具有很大藥用價值的婆羅門皂莢,值得讓人們更加關注、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