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醫養+PPP”或開啟百萬億級市場

《經濟參考報》記者獲悉,伴隨我國逐漸邁入老齡化社會,醫療和養老產業需求快速釋放,醫養結合將成為破解老齡化問題的重要路徑,在挖掘百萬億級養老服務市場方面,“醫養+PPP”模式前景尤其廣闊。

根據財政部近日公佈的全國PPP綜合資訊平臺專案庫第8期季報顯示,民企參與的養老項目明顯增加。相比去年位居前列的市政工程、交通運輸和水利建設領域,今年位居前列的分別為市政工程、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養老領域。民企加速佈局養老領域PPP與政策驅動密不可分。

業內人士認為,老齡化的不斷加劇孕育出了“銀髮經濟”,將為養老產業帶來長期的投資機會,

甚至可能蘊藏的是百萬億級的消費潛力。即使考慮到“十三五”期間我們依然要面臨民眾支付能力不足、“未富先老”等問題,但我國養老產業處於啟蒙期,涉及領域較廣,有待開發空間較大,部分領域也已初見規模,預計2050年市場潛在規模在100萬億元左右。

(更多精彩內容請下載使用“趨勢財經APP”和“趨勢操盤手APP”)

清華PPP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楊燕綏在日前由清華大學PPP研究中心主辦的“醫養服務業與PPP模式應用”研討會上表示,醫養服務的PPP規制,即瞄準大眾醫療以及中低收入群體,制定與經濟水準相適應的增長指數,把重資產、基本醫療、低收入交給公立,輕資產、特許醫療、高收入則以民營為主。“與基礎設施PPP以融資建設為主不同,

醫養PPP應以培育輕資產機構和長期服務供給為主。”

明樹資料科技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國際項目融資協會IPFA亞洲區理事肖光睿指出,近年來養老領域PPP呈現需求快速增長、多由政府發起、項目投資金額較小、民企參與占絕大多數等特點。

PPP倡議主席、清華大學PPP研究中心首席專家Alan M.Trager認為,高額的前期成本加上較長的資本回收期,是當下中國醫養PPP的主要挑戰。

對此,國家衛生計生委醫政醫管局醫療機構處處長姚德明指出,

在醫療服務領域開展PPP模式非常複雜,這源于醫療服務行為的複雜性,醫療機構醫療人員管理的複雜性。醫養服務業的核心是醫療和養老的結合,只有兩者更好地結合,部門之間更好地配合,才能產生更大的效益。

更多優質內容,關注中金網微信公眾號:cngold-com-cn(長按複製),或在應用商店下載中金網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