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為何說齊聚“網知大V”的《所有人》適合汽車品牌合作?

“是不是對這個時代有抵觸?”

“沒有。”

“為什麼?”

“我沒有那麼自戀。”

欄目《十三邀》中,主持人許知遠與嘉賓馬東的對話,讓該欄目更加火爆,也讓這兩位得到了“許知遠向左,精英主義批判流行文化工業的娛樂至死;馬東向右,

以實用主義姿態成為多個爆款IP的推手”這樣的標籤——一個仰望天空而曲高和寡,一個腳踏實地而娛樂大眾。

那麼現在,讓馬東站在許知遠這個位置,開始“仰望天空”呢?

這正是即將上線的新型深度網路認知類欄目(以下簡稱“深度網知欄目”)《@所有人》要做的事情。騰訊新聞出品的大型語言類欄目《@所有人》將於11月底上線,採用沉浸式類TED演講模式——由一位元意見領袖帶領團隊或邀請志同道合的四位嘉賓組團發聲。

目前透露出的嘉賓團隊領銜者為“奇葩議長”馬東、“知識付費”開闢者羅振宇、“知名央視前主持”李小萌等,將帶來教育、科技、醫療、交通、娛樂等多個行業的新銳主張。

這不是一檔娛樂大眾的欄目,

而在引導大眾從“腳踏實地”到“仰望天空”。但是它所邀請的團隊,卻又是在“流行文化的實用主義”領域,網路時代知識界的成功大V。

“深度網知”:於大內容時代,應運而生

傳統媒體時代有一批深度認知類欄目,深深影響了一代人,並創造了經典:《對話》、《鏘鏘三人行》比比皆是……而如今進入互聯網時代,人們真的不需要有質感的內容解讀了嗎?

今年10月,馬化騰發表的《給合作夥伴的公開信》中提出“大內容”的概念。

“大”並不僅僅指規模數量和品種類型多,更包括內容生成土壤的肥沃、不同內容間交融創新的活躍、內容分發管道的豐富等。當互聯網讀覽進入“大內容”時代,資訊平臺紛紛從搶佔流量轉向培育內容,標題黨不再流行的同時大眾對於深度思考的需求也開始回歸,互聯網多元內容及互動形式,讓人們對於拓展視野、學習技能的欲望展露無遺,
並且漸成趨勢。

以知識付費內容為例,天使投資人李笑來在知乎live發起過一場讀書主題的分享,吸引了超過12萬人參與,打破了此前live的參與人數紀錄;《李翔商業內參》是內容付費產品中的一個爆款,登陸得到App後,其20天內營收突破千萬,目前訂閱量為9萬多人;更不用說已經通過《奇葩說》積累了眾多粉絲的馬東團隊打造教人溝通的《好好說話》,在喜馬拉雅上線的當日銷售額即破500萬*……

乾貨類的內容是知識付費產品受歡迎的重要原因之一,為知識付費是在給自己投資。在資訊爆炸的大內容時代,許多人追求“技多不壓身”是通過能説明篩選、解讀資訊的“知識網紅”來學習的,他們具備網感和個性化特徵,在外語教育、商業財經、健身旅遊、美食手工等領域,以最符合新媒體傳播規律的方式送達資訊。

其實無論是《十三邀》的低調火爆,還是網知大V知識付費的崛起,回饋的都是:人們也在渴求一部分更為深刻而長久的互動與思考。

《@所有人》這檔欄目正是抓住了大內容時代的消費需求,讓羅振宇、馬東當“許知遠”用“腳踏實地”的這群熟知數位時代流行文化規則的標杆們,引導人們深度思考。他們能夠化“深度為簡單”、化“枯燥為睿智”,在吸引一批深度粉絲、創造自我垂直圈層的同時,也讓“所有人”能夠聽懂知識。

這正是《@所有人》——這檔新型深度網知欄目,更加符合時代特點的地方:一方面,話題涉及範圍廣泛,覆蓋人群廣,用突破邊界、前沿新銳的觀點,開拓受眾視野;另一方面,能夠用已經被人們證明的、受大眾歡迎的“知識網紅”,滿足人們對於在當今時代追求深度內容的需求。

“深度網知”:讓品牌終有迴響

在“受眾有需求”的背景下,新型深度網知欄目,也逐步體現出其內容行銷價值及細分行業商業價值的差異化。

第一,深度網知欄目為品牌聚集更高品質的人群。

第二,深度網知欄目以內容行銷塑造品牌調性。

近年來內容原生成為品牌的“香餑餑”。比如林肯中國聯手騰訊新聞推出“12小時直播探秘北緯30°”,以全球五地世界遺跡探秘,打造品牌人文氣質和冒險精神;高端奢侈品牌Burberry同騰訊新聞品牌故事編輯室聯合產出深度報告,對年輕人的個性特點、消費文化做出深入分析和精准畫像。這些內容原生成為如今內容行銷的重要一環,同理,深度網知欄目也具備提升品牌氣質的優勢,與贊助一般欄目相比,企業能夠通過深度網知欄目傳達的深度內容、人物精神,收穫更有內涵的品牌調性。

第三,深度網知欄目幫助企業獲得更多品牌迴響。

深度網知欄目聚集“網知大V”,這些各行各業具備影響力的人群所引發的深度討論,將引起人群“水波”效應。儘管人們處於“碎片化的觀覽時代”,可是深度網知欄目還是具有“念念不忘,終有回想”的機會。互聯網時代造就的具備網感的知識學者,一方面給予受眾當下更容易接受的深度內容,一方面這些KOL更願意自我發聲並更能聚合自己細分領域的粉絲,帶來更為廣泛地傳播。

一檔以探尋思考、碰撞尖銳思想火花為主的欄目將引起怎樣的反響?而關注高質受眾的品牌又將與這檔新型深度網知欄目摩擦出怎樣的火花?讓我們對《@所有人》拭目以待。

欄目合作諮詢:jainali@tencent.com;010-62671652

http://epaper.bjnews.com.cn/html/2017-02/23/content_672164.htm?div=-1

回饋的都是:人們也在渴求一部分更為深刻而長久的互動與思考。

《@所有人》這檔欄目正是抓住了大內容時代的消費需求,讓羅振宇、馬東當“許知遠”用“腳踏實地”的這群熟知數位時代流行文化規則的標杆們,引導人們深度思考。他們能夠化“深度為簡單”、化“枯燥為睿智”,在吸引一批深度粉絲、創造自我垂直圈層的同時,也讓“所有人”能夠聽懂知識。

這正是《@所有人》——這檔新型深度網知欄目,更加符合時代特點的地方:一方面,話題涉及範圍廣泛,覆蓋人群廣,用突破邊界、前沿新銳的觀點,開拓受眾視野;另一方面,能夠用已經被人們證明的、受大眾歡迎的“知識網紅”,滿足人們對於在當今時代追求深度內容的需求。

“深度網知”:讓品牌終有迴響

在“受眾有需求”的背景下,新型深度網知欄目,也逐步體現出其內容行銷價值及細分行業商業價值的差異化。

第一,深度網知欄目為品牌聚集更高品質的人群。

第二,深度網知欄目以內容行銷塑造品牌調性。

近年來內容原生成為品牌的“香餑餑”。比如林肯中國聯手騰訊新聞推出“12小時直播探秘北緯30°”,以全球五地世界遺跡探秘,打造品牌人文氣質和冒險精神;高端奢侈品牌Burberry同騰訊新聞品牌故事編輯室聯合產出深度報告,對年輕人的個性特點、消費文化做出深入分析和精准畫像。這些內容原生成為如今內容行銷的重要一環,同理,深度網知欄目也具備提升品牌氣質的優勢,與贊助一般欄目相比,企業能夠通過深度網知欄目傳達的深度內容、人物精神,收穫更有內涵的品牌調性。

第三,深度網知欄目幫助企業獲得更多品牌迴響。

深度網知欄目聚集“網知大V”,這些各行各業具備影響力的人群所引發的深度討論,將引起人群“水波”效應。儘管人們處於“碎片化的觀覽時代”,可是深度網知欄目還是具有“念念不忘,終有回想”的機會。互聯網時代造就的具備網感的知識學者,一方面給予受眾當下更容易接受的深度內容,一方面這些KOL更願意自我發聲並更能聚合自己細分領域的粉絲,帶來更為廣泛地傳播。

一檔以探尋思考、碰撞尖銳思想火花為主的欄目將引起怎樣的反響?而關注高質受眾的品牌又將與這檔新型深度網知欄目摩擦出怎樣的火花?讓我們對《@所有人》拭目以待。

欄目合作諮詢:jainali@tencent.com;010-62671652

http://epaper.bjnews.com.cn/html/2017-02/23/content_672164.htm?di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