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關於哲學學院教育的一些看法!

現代哲學的兩種類型:一種是以規律取向為特徵的論證哲學,另一種是以倫理取向為特徵的觀念哲學。前者是一種普遍性的哲學,要求遵守一種普遍規則,為所有人設立權利和義務;後者是一種個人式的道德,

一種個人倫理學,它不是為所有人而設,不是規範所有人的倫理道德,而是少數人自願選擇的一種生活方式。比如斯多葛學派、伊壁鳩魯學派;

論證哲學強調規則的遵守以及規則的整體化和系統化,而觀念哲學強調外界與自我的關係,努力要自我修為成一個倫理主體,注重自我實踐。我們平時說的修行或佛教中講的苦行,就是透過一種這樣的過程及方法改變自我的存在狀態,

改變外界與自我的關係,使自己成為一個超脫於物外的倫理主體,一個完善的人。

哲學教育的誤區:經典閱讀蓋過論證實操。

中國哲學界普遍認為,掌握西方哲學的精髓要靠經典閱讀,而且必須閱讀那些經過時間考驗的哲學大師的著作或原著,

這顯示不是唯一正確且有效的途徑。因為只重視經典閱讀,而忽視了近現代的科學發現,忽視了論證實操,忽視了學生們的哲學思維能力的培養,這就如同只用一條腿走路,無論怎麼努力都走不遠,走不久。

哲學學院教育的十大弊端——

1,哲學學院教育模糊了哲學和文獻學、思想史等輔助性☆禁☆學科之間的界限。哲學研究的最高境界是掌握一種批判性思維,

並不是為了學哲學而哲學,不是為了背誦或記錄大量的關於哲學經典的詞句或文獻學知識。而是為了獲得真理,求得智慧。

2,經典閱讀是求博學的道路,而論證實操,掌握批判性思維方法是求智慧的道路。兩者有著本質的不同。要走上求智慧的道路,我們必須減少經典閱讀在哲學教育中的權重,逐漸提高論證訓練的權重,具體方法就是引進英語世界頂尖哲學系所使用的現行教材。

(包括本科和研究生)

3,實踐與學術之間嚴格劃界。哲學與一般學科不同,不同的哲學學派之間往往產生巨大的觀念分歧,在分析論證時,很容易犯那種自大的錯誤,把自己學派的觀點當做唯一的、正確的真理來對待,而這對哲學的多元向上發展是不利的。

4,我國目前的哲學教育模式和西方差別太大,哲學與基礎學科交集太少。中國的哲學本科教育是按照“馬”“中”“西”三大模組來進行的,

主要以哲學學派和哲學史為分類的主要依據,但在西方哲學發達國家,尤其是美國,哲學的核心課程包括了形而上學、知識論、心靈哲學、科學哲學、倫理學和政治哲學。中國目前的哲學教育模式或結構的設置明顯阻礙了我國哲學研究走向國際化的進程。

5,中國哲學學院教育在學習西哲時,往往強調哲學史,尤其是公認的西哲經典,什麼都以經典閱讀為綱,而海外名校的哲學教育和哲學訓練,強調的是提高學生批判、構建哲學論證的能力,並不刻意強調對哲學經典的熟悉。他們認為哲學活動是一個超歷史、超時空的探討過程和思維養成過程,一個人無論他讀沒讀過哲學經典都可以平起平坐地和柏拉圖、亞里斯多德、康得等著名哲學家討論哲學問題和人生困惑。事實證明,這種哲學訓練可以極大地提高人的哲學思維。

6,西哲經典太多,初學者很容易掉入無法甄別且徹底消化的迷洞。只一個柏拉圖的經典都不少了,更別說亞里斯多德、康得、羅素、胡塞爾、哈貝馬斯、彼得·辛格………………等眾多哲學巨孽了。我們要想把這些書讀完,恐怕窮盡一生也未必能做到。

7,一味讀經典,就會忽略或排斥二三流哲學家的思想。我國哲學家最追捧的哲學家就是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斯多德、康得、黑格爾、尼采、胡塞爾等,追從學習大師這當然是好事,但是這裡也有問題,就是這些人的著作有的太過艱深、晦澀,並不完全適合新手入門。由於這個原因,很多在西方世界很流行的哲學思潮因為不是經典,就被拒之門外了。中國的學生也就沒有機會接觸這些領先的哲學思潮。

8,哲學教科書往往會產生歧義,甚至歪曲哲學問題的實質,用一種貼標籤、解構的方法分析哲學家的思想,因為哲學教材往往帶有編寫者的偏見或編寫者自己的意見,這就和聖經的早起編纂者會在聖經中加入自己的意見的一樣。哲學教育的任務應該是向入門者引介哲學問題,然後一起探討深入,而不是一味地沿襲教科書。

9,在教學實踐和學術研究之間劃出一條楚河漢界,本身就不合理,不科學。海外名校名教的哲學訓練,強調的是提高學生批判構建哲學論證的能力,而不刻意強調對於哲學經典的熟悉。這裡有一個”方法比內容重要“的問題,需要我們每位元哲學愛好者注意。

10,哲學閱讀的完整性是價值之源,在學習哲學時,相關的理論背景和導讀梳理應該結合起來,這才是真正現代意義上的、有價值的”原著“。我們的哲學解讀要緊隨時代,貼合現實,如果僅僅是單純的選擇經典或原著閱讀,是很難做到這些的。而且還不包括那些思想在傳播和表達時所產生的各種誤差、歧義。

談完了以上10點,你還以為哲學學院教育完全是好的嗎?如果你喜歡哲學或者喜愛思考,不妨說出你的想法。

5,中國哲學學院教育在學習西哲時,往往強調哲學史,尤其是公認的西哲經典,什麼都以經典閱讀為綱,而海外名校的哲學教育和哲學訓練,強調的是提高學生批判、構建哲學論證的能力,並不刻意強調對哲學經典的熟悉。他們認為哲學活動是一個超歷史、超時空的探討過程和思維養成過程,一個人無論他讀沒讀過哲學經典都可以平起平坐地和柏拉圖、亞里斯多德、康得等著名哲學家討論哲學問題和人生困惑。事實證明,這種哲學訓練可以極大地提高人的哲學思維。

6,西哲經典太多,初學者很容易掉入無法甄別且徹底消化的迷洞。只一個柏拉圖的經典都不少了,更別說亞里斯多德、康得、羅素、胡塞爾、哈貝馬斯、彼得·辛格………………等眾多哲學巨孽了。我們要想把這些書讀完,恐怕窮盡一生也未必能做到。

7,一味讀經典,就會忽略或排斥二三流哲學家的思想。我國哲學家最追捧的哲學家就是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斯多德、康得、黑格爾、尼采、胡塞爾等,追從學習大師這當然是好事,但是這裡也有問題,就是這些人的著作有的太過艱深、晦澀,並不完全適合新手入門。由於這個原因,很多在西方世界很流行的哲學思潮因為不是經典,就被拒之門外了。中國的學生也就沒有機會接觸這些領先的哲學思潮。

8,哲學教科書往往會產生歧義,甚至歪曲哲學問題的實質,用一種貼標籤、解構的方法分析哲學家的思想,因為哲學教材往往帶有編寫者的偏見或編寫者自己的意見,這就和聖經的早起編纂者會在聖經中加入自己的意見的一樣。哲學教育的任務應該是向入門者引介哲學問題,然後一起探討深入,而不是一味地沿襲教科書。

9,在教學實踐和學術研究之間劃出一條楚河漢界,本身就不合理,不科學。海外名校名教的哲學訓練,強調的是提高學生批判構建哲學論證的能力,而不刻意強調對於哲學經典的熟悉。這裡有一個”方法比內容重要“的問題,需要我們每位元哲學愛好者注意。

10,哲學閱讀的完整性是價值之源,在學習哲學時,相關的理論背景和導讀梳理應該結合起來,這才是真正現代意義上的、有價值的”原著“。我們的哲學解讀要緊隨時代,貼合現實,如果僅僅是單純的選擇經典或原著閱讀,是很難做到這些的。而且還不包括那些思想在傳播和表達時所產生的各種誤差、歧義。

談完了以上10點,你還以為哲學學院教育完全是好的嗎?如果你喜歡哲學或者喜愛思考,不妨說出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