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TVB五十年|武俠劇篇:讓情懷的歸情懷,未來的歸未來

文/嶽無羞

而通過《追龍》證明自己不僅能做迎合商業的“爛片之王”,更能拍出具有歷史感港片的王晶,也一直與重啟《倚天屠龍記》這一傳聞形影不離。畢竟,在1993年王晶所導演的《倚天屠龍記之魔教教主》一片中,張敏所飾演趙敏,身騎白馬,回眸一笑,不知令多少觀眾念念不忘。

由網友製作的倚天片段動圖

《倚天屠龍記之魔教教主》在當時因劇情與原作相差過遠,主角人設陰險黑暗等故,票房十分慘澹。但包括張敏所飾演的趙敏在內,黎姿飾演的周芷若,邱淑貞飾演的小昭,都成為無數人心中經典的影視形象,而這部影片,也隨著觀眾接受度的逐漸提高,

成為不得不看的經典武俠劇碼之一。

黎姿飾演的周芷若

邱淑貞飾演的小昭

對於許多觀眾而言,在他們對武俠這一題材抱有濃厚興趣時,

不一定讀過還珠樓主、王度廬或是金古黃梁溫的原作,但一定看過TVB改編的武俠劇。

一、深入人心:從原作中走出來的人?

由於影視化作品往往比文字描寫更為生動形象,更能吸引觀眾的注意力,因此當提到經典武俠作品中的主要角色時,觀眾的第一印象往往是由演員飾演的人物形象,而不是原著中的具體描寫。例如,當提到《天龍八部》中蕭峰這個名字時,

許多人的第一印象或許是黃日華的經典扮相。↓↓↓

或是張紀中版《天龍八部》中胡軍飾演的蕭峰。↓↓↓

或許也有觀眾對早年梁家仁所飾演的蕭峰印象深刻。

↓↓↓

但很少會有哪位觀眾在聽到“蕭峰”這個名字時條件反射想起原作描述。

相同的事例也出現在提到黃蓉、周芷若、小龍女、花滿樓、楚留香、小魚兒等經典人物時,觀眾對這些人物進行討論的側重點也往往在於哪一版的影視形象更出色,更能得到觀眾認同,而是否符合原作,是否得到原作作者肯定,只能成為討論時的重要得分項,但並不是影視形象是否受觀眾歡迎的決定項。

因此,與其說TVB拍攝的武俠劇是武俠小說的衍生物,不如說TVB武俠劇以原作為藍本,在保持大體劇情框架的前提下,重新塑造了人物形象。當重塑的人物形象深入人心,並逐漸替代了原作人設在觀眾記憶中的形象時,TVB武俠劇便逐漸脫離原作影響,慢慢變得獨樹一幟。

上世紀八十年代至二十一世紀初期是TVB武俠劇最為興盛的時期,這一時期在TVB湧現出的武俠劇,一度“承包”了無數觀眾的寒暑假。如王天林監製或導演的1979年版《楚留香》(鄭少秋、趙雅芝、汪明荃等主演),1983版《射雕英雄傳》(黃日華、翁美玲、苗僑偉等主演),1983版《倚天屠龍記》(劉德華、陳玉蓮、梁家仁等主演);由李添勝監製或導演的1994版《射雕英雄傳》(張智霖、朱茵、羅嘉良等主演)、1995版《神雕俠侶》(古天樂、李若彤等主演)、1997版《天龍八部》(黃日華、陳浩民、樊少皇等主演)、1998版《鹿鼎記》(陳小春、馬浚偉等主演);由莊偉建導演或監製的2001版《倚天屠龍記》(吳啟華、黎姿、佘詩曼等主演),2001版《尋秦記》(古天樂、林峰等主演),2005版《大唐雙龍傳》(林峰、吳卓羲等主演)等等。

朱茵飾演的黃蓉

在場景簡陋,成本不高的前提下,TVB武俠劇通過演員的精准演出,武打動作的精良設計,音樂片段的合理編排以及劇情本身的簡明化贏得了觀眾的支持,甚至在某種程度上拓寬了觀眾對原作的認知,儘管這類認知往往難以得到原作讀者的認同。

值得一提的是2000版《碧血劍》(林家棟、江華、佘詩曼等主演)中由江華所飾演的金蛇郎君夏雪宜這一人物。

江華飾演的夏雪宜

在許多原作讀者看來,這一版《碧血劍》沒有太多可取之處,它對原作的改動太大,劇情上雜揉了《天龍八部》、《倚天屠龍記》等相關片段,令大多情節淪於狗血的多角關係;同時又給予原創人物太多戲份,一定程度上扭曲了原作所設定的人物性格;此外對主要人物的形象塑造不夠豐滿,同時有醜化配角人物的嫌疑,很難令觀眾滿意。

而江華所飾演的夏雪宜可以算作是這部電視劇中為數不多的亮點。在原作中,金蛇郎君並未正式登場,但卻等同線索存在於整部書中,讀者對他形象的確立多來源於書中人物的口述。但江華所飾演的夏雪宜,卻被賦予了超越文本的魅力。

江華將夏雪宜飾演得極其隱忍,心理活動全部通過微表情呈現,通過自身的表演平衡了原創劇情的荒謬感。在江華的飾演中,金蛇郎君的孤僻偏激,殘忍邪魅所組成的“邪”被呈現得淋漓盡致,但卻又同時呈現出溫柔癡情,至死不渝的“正”。江華很自然地飾演出了這種亦正亦邪,除了原作設定與劇情本身帶來的憤怒感外,不令觀眾感受到絲毫違和感。在這部從主角到龍套都很難令觀眾產生太多好感的劇作中,幾乎脫離了原作設定的夏雪宜硬生生被江華拉回了原作框架,倖免於難。

在TVB中,正是有太多這樣的事例,令演員與角色合二為一,使得觀眾對平庸劇作的非議總能在評價某些角色時留有餘地,亦使TVB武俠劇在許多觀眾心中慢慢留下了“精品很多”的印象。

二、紛爭頻起:動作設計與原作為尊

近年來,隨著網路交流日趨便利,討論成本逐步降低,觀眾要求日益提高時,對於TVB武俠劇的批評也越來越多。

自八十年代至二十一世紀初期,TVB武俠劇本身亦出現了一些良莠不齊的變化。

最明顯的變化當屬動作設計。

試以1994版《射雕英雄傳》為例,當時的大多打鬥場面是這樣的↓↓↓

但在十年後,2004版的《大唐雙龍傳》中,打鬥場面則是這樣↓↓↓

特效技術的發展為武俠劇增添了多種可能。

在早年武俠劇中,打鬥戲份本身是套路化的,常伴隨著與敵對方有來有往、攻守兼備的招式體系,同樣的動作如“掃堂腿”,身形旋轉格擋兵刃圍攻等,都經常出現在早期武俠劇的打鬥體系中,此時的打鬥場面伴隨著Power Powder的適度使用,使打鬥富有力量感與層次感,拳拳到肉。即便有較為誇張的神功大成山崩地坼的場面,也總是建立在實體層面上的。

而在後期的武俠劇中,通過電腦特效具象化了武俠小說中常見的內勁等概念,傳功療傷的場景再也不必通過煙氣來完成,而可以通過畫面的扭曲來表示內在的兇險——但此類過度依賴特效的表現手法卻讓武俠劇多出了許多超自然畫面。

儘管武俠體系中原本存在輕功等反常識理論,但一旦將“氣功波”引入武俠劇中,武俠劇便開始進入奇幻領域,很容易超出觀眾的接受程度。

不光TVB如此,大陸的武俠劇中也有此類現象,如2009張紀中導演版的《倚天屠龍記》中,張無忌面對敵方,往往只需雙掌一推。肉眼可見的“氣功波”便自行飛向敵對方,並將對方“擊倒在地”,打鬥場面已幾乎無精彩可言。

而觀眾對動作設計精彩程度的期盼從未隨著武俠小說本身式微而衰落。

在2013張敏導演版的《楚留香新傳》中,除了對原作近乎苛刻的呈現外,動作場面亦是許多觀眾對該劇欲罷不能的原因之一。黑竹竿與楚留香激鬥場面能令觀眾汗毛豎起,觀眾也往往在提到該劇時笑言“給武指加雞腿”。

曾提名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動作設計獎的《繡春刀》與打出“硬派武俠”的《箭士柳白猿》、《倭寇的蹤跡》、《師父》等作品,儘管在動作設計理念中有所不同,但對於呈現打鬥動作細節這一點卻是不謀而合的。

除動作設計外,武俠劇本身的劇情也遭受許多觀眾責難。

上文曾提到過,儘管是否契合原作,是否得到原作作者肯定並非評價劇集優劣的決定項,但也是重要加分項。在追捧“IP”現象愈演愈烈,商業化趨勢明顯,出現各種濫用糟踐時,改編情節完全失控,抹殺了原作本身精神內核的情況也逐漸增多。TVB武俠劇的改編雖然與“IP”潮流關聯不大,但卻因這一潮流的興盛被推上了風口浪尖。

平心而論,興盛時期的TVB武俠劇之所以備受觀眾推崇,一方面是因演員演技精湛,動作場面精彩,背景音樂加成,另一方面,也與TVB武俠劇中本身所凸顯出的武俠情懷密不可分。

在沒有太多比對的前提下,TVB的武俠劇創造了一種標準,並盡可能發揮著自己對武俠精神與原作精髓的理解。

《碧血劍》中王志華飾演的袁崇煥

佘詩曼飾演的長平公主

但很可惜,為了迎合觀眾而對劇情進行的“簡化”令一些故事在本質上失去了內核。

而如1983版《射雕英雄傳》這樣的老劇,又頗帶有許多童年回憶與“黃蓉”已逝的加成,令它的評價體系內含有一些超越劇作品質的成分。在早期TVB武俠劇被打上“懷舊向”標籤時,它們身上所附加的光彩感是屬於時代,屬於歷史的。而這種由於時代與歷史產生的拔高,自然引起了很多原作讀者的不滿。

仍以1983版《射雕英雄傳》為例,翁美玲飾演的黃蓉嬌俏靈動,但在一些原作讀者看來,她口出穢言、粗俗殘暴,與原作中的蓉兒有一定差距,自然會對這一版《射雕英雄志》被“捧上天”心生不滿。而TVB武俠劇中常常存在扭曲原作人設,令其為改編劇情服務的情況。

翁美玲飾演的黃蓉

如果改編劇情是原本故事的衍生,為令劇情更豐滿,情節更完善,增添原創劇情甚至原創人物還能令原作讀者接受,那麼令劇情服務於飾演某個角色的明星,在原作框架外瘋狂為明星增加戲份,甚至砍斷原作重要感情線,強行令主要角色都為某個角色傾倒,不僅僅會引起讀者不滿,也令觀眾頗覺莫名其妙。此時,呼籲翻拍作品忠於原作的呼聲也就越來越高。

三、武俠式微?江湖的另一些可能

近年來,關於大陸武俠劇是否勝過TVB武俠劇的討論仍給旁觀者硝煙彌漫之感。TVB武俠劇常常被嘲諷“粗製濫造”、“歪曲原作”、“販賣情懷”,而大陸武俠劇則往往被攻擊“選角成謎”、“服化災難”、“演技黑洞”。

但與翻拍熱潮同時存在的,卻是武俠小說本身的式微。傳統武俠很難吸引新的關注,而仍在開拓中的“大陸新武俠”卻也很難走出傳統武俠的套路。可以閱讀的作品種類太多,各種類型的網路文學仿佛雨後春筍。

許多網文作者將武俠元素融入小說,並在保留俠義內核的基礎上進行擴大化創作,但這樣的作品,已經很難歸類于武俠。《雪中悍刀行》中的主角徐鳳年練武學刀,但故事中的武學體系卻側重闡釋天人感應,與其用武俠概括,倒不如用中國式玄幻來概括;《間客》的故事走向非常“武俠”,但戰鬥體系卻側重機甲,不再以冷兵器為主。現代武俠原本有非常趣味性的前景,但現代武俠與現實的融合感往往難以說服讀者,故事又往往走上舊式武俠的窠臼,也慢慢變得不具吸引力。

但失去吸引力的,是武俠小說,並非武俠本身。

綜藝中出現了越來越多武俠元素的演化,以武俠元素作為主要宣傳點的遊戲也大受歡迎,玩家往往因為遊戲中可以複現的輕功體系以及自由不羈的江湖設定欣喜不已。

某著名網路遊戲的宣傳語

基於此,武俠愛好者大可不必對小說之外的武俠平臺嗤之以鼻,對小說所改編的影視作品也大可抱著寬容心態。爾冬升所導演的《三少爺的劍》對原作改編甚多,但並不妨礙古龍感在整部電影中的呈現;在許多細節上致敬83版的蔣家駿導演版《射雕英雄傳》,在劇情後半篇也偏離了原作,但令許多觀眾對武俠劇的翻拍重拾了信心;此外,張紀中所導演武俠劇向來頗受爭議,但其中所蘊含的製作方對原作乃至金庸武俠世界的理解卻是一脈相承的,在一些劇情中,甚至要比原作更能彰顯歷史感,對原作因為年代原因所隱藏的立意也有不少更準確地刻畫。

因此,與其將關注點置於“TVB武俠劇粗製濫造為什麼受歡迎”、“大陸的武俠劇選角到底出了什麼問題”、“如何評價新翻拍對原作改編太大”、“到底哪一版的武俠劇最好”等問題,倒不如將含有武俠元素的網路小說、娛樂綜藝、影視劇、遊戲全部涵蓋于武俠這一理念中,讓懷念舊式TVB武俠劇的人重溫,讓對大陸武俠劇懷有希望的人努力,讓新式網路文學繼承武俠理念,讓打著江湖旗號的遊戲繼續成熟,讓情懷的歸於情懷,未來的歸於未來。

不必抱著TVB武俠劇的輝煌念念不忘。

(歡迎關注公眾號“尋隙”:xunxi2016。從武俠翻閱到劇作,從史冊翻閱到專著。字裡行間,尋隙而動。)

更能得到觀眾認同,而是否符合原作,是否得到原作作者肯定,只能成為討論時的重要得分項,但並不是影視形象是否受觀眾歡迎的決定項。

因此,與其說TVB拍攝的武俠劇是武俠小說的衍生物,不如說TVB武俠劇以原作為藍本,在保持大體劇情框架的前提下,重新塑造了人物形象。當重塑的人物形象深入人心,並逐漸替代了原作人設在觀眾記憶中的形象時,TVB武俠劇便逐漸脫離原作影響,慢慢變得獨樹一幟。

上世紀八十年代至二十一世紀初期是TVB武俠劇最為興盛的時期,這一時期在TVB湧現出的武俠劇,一度“承包”了無數觀眾的寒暑假。如王天林監製或導演的1979年版《楚留香》(鄭少秋、趙雅芝、汪明荃等主演),1983版《射雕英雄傳》(黃日華、翁美玲、苗僑偉等主演),1983版《倚天屠龍記》(劉德華、陳玉蓮、梁家仁等主演);由李添勝監製或導演的1994版《射雕英雄傳》(張智霖、朱茵、羅嘉良等主演)、1995版《神雕俠侶》(古天樂、李若彤等主演)、1997版《天龍八部》(黃日華、陳浩民、樊少皇等主演)、1998版《鹿鼎記》(陳小春、馬浚偉等主演);由莊偉建導演或監製的2001版《倚天屠龍記》(吳啟華、黎姿、佘詩曼等主演),2001版《尋秦記》(古天樂、林峰等主演),2005版《大唐雙龍傳》(林峰、吳卓羲等主演)等等。

朱茵飾演的黃蓉

在場景簡陋,成本不高的前提下,TVB武俠劇通過演員的精准演出,武打動作的精良設計,音樂片段的合理編排以及劇情本身的簡明化贏得了觀眾的支持,甚至在某種程度上拓寬了觀眾對原作的認知,儘管這類認知往往難以得到原作讀者的認同。

值得一提的是2000版《碧血劍》(林家棟、江華、佘詩曼等主演)中由江華所飾演的金蛇郎君夏雪宜這一人物。

江華飾演的夏雪宜

在許多原作讀者看來,這一版《碧血劍》沒有太多可取之處,它對原作的改動太大,劇情上雜揉了《天龍八部》、《倚天屠龍記》等相關片段,令大多情節淪於狗血的多角關係;同時又給予原創人物太多戲份,一定程度上扭曲了原作所設定的人物性格;此外對主要人物的形象塑造不夠豐滿,同時有醜化配角人物的嫌疑,很難令觀眾滿意。

而江華所飾演的夏雪宜可以算作是這部電視劇中為數不多的亮點。在原作中,金蛇郎君並未正式登場,但卻等同線索存在於整部書中,讀者對他形象的確立多來源於書中人物的口述。但江華所飾演的夏雪宜,卻被賦予了超越文本的魅力。

江華將夏雪宜飾演得極其隱忍,心理活動全部通過微表情呈現,通過自身的表演平衡了原創劇情的荒謬感。在江華的飾演中,金蛇郎君的孤僻偏激,殘忍邪魅所組成的“邪”被呈現得淋漓盡致,但卻又同時呈現出溫柔癡情,至死不渝的“正”。江華很自然地飾演出了這種亦正亦邪,除了原作設定與劇情本身帶來的憤怒感外,不令觀眾感受到絲毫違和感。在這部從主角到龍套都很難令觀眾產生太多好感的劇作中,幾乎脫離了原作設定的夏雪宜硬生生被江華拉回了原作框架,倖免於難。

在TVB中,正是有太多這樣的事例,令演員與角色合二為一,使得觀眾對平庸劇作的非議總能在評價某些角色時留有餘地,亦使TVB武俠劇在許多觀眾心中慢慢留下了“精品很多”的印象。

二、紛爭頻起:動作設計與原作為尊

近年來,隨著網路交流日趨便利,討論成本逐步降低,觀眾要求日益提高時,對於TVB武俠劇的批評也越來越多。

自八十年代至二十一世紀初期,TVB武俠劇本身亦出現了一些良莠不齊的變化。

最明顯的變化當屬動作設計。

試以1994版《射雕英雄傳》為例,當時的大多打鬥場面是這樣的↓↓↓

但在十年後,2004版的《大唐雙龍傳》中,打鬥場面則是這樣↓↓↓

特效技術的發展為武俠劇增添了多種可能。

在早年武俠劇中,打鬥戲份本身是套路化的,常伴隨著與敵對方有來有往、攻守兼備的招式體系,同樣的動作如“掃堂腿”,身形旋轉格擋兵刃圍攻等,都經常出現在早期武俠劇的打鬥體系中,此時的打鬥場面伴隨著Power Powder的適度使用,使打鬥富有力量感與層次感,拳拳到肉。即便有較為誇張的神功大成山崩地坼的場面,也總是建立在實體層面上的。

而在後期的武俠劇中,通過電腦特效具象化了武俠小說中常見的內勁等概念,傳功療傷的場景再也不必通過煙氣來完成,而可以通過畫面的扭曲來表示內在的兇險——但此類過度依賴特效的表現手法卻讓武俠劇多出了許多超自然畫面。

儘管武俠體系中原本存在輕功等反常識理論,但一旦將“氣功波”引入武俠劇中,武俠劇便開始進入奇幻領域,很容易超出觀眾的接受程度。

不光TVB如此,大陸的武俠劇中也有此類現象,如2009張紀中導演版的《倚天屠龍記》中,張無忌面對敵方,往往只需雙掌一推。肉眼可見的“氣功波”便自行飛向敵對方,並將對方“擊倒在地”,打鬥場面已幾乎無精彩可言。

而觀眾對動作設計精彩程度的期盼從未隨著武俠小說本身式微而衰落。

在2013張敏導演版的《楚留香新傳》中,除了對原作近乎苛刻的呈現外,動作場面亦是許多觀眾對該劇欲罷不能的原因之一。黑竹竿與楚留香激鬥場面能令觀眾汗毛豎起,觀眾也往往在提到該劇時笑言“給武指加雞腿”。

曾提名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動作設計獎的《繡春刀》與打出“硬派武俠”的《箭士柳白猿》、《倭寇的蹤跡》、《師父》等作品,儘管在動作設計理念中有所不同,但對於呈現打鬥動作細節這一點卻是不謀而合的。

除動作設計外,武俠劇本身的劇情也遭受許多觀眾責難。

上文曾提到過,儘管是否契合原作,是否得到原作作者肯定並非評價劇集優劣的決定項,但也是重要加分項。在追捧“IP”現象愈演愈烈,商業化趨勢明顯,出現各種濫用糟踐時,改編情節完全失控,抹殺了原作本身精神內核的情況也逐漸增多。TVB武俠劇的改編雖然與“IP”潮流關聯不大,但卻因這一潮流的興盛被推上了風口浪尖。

平心而論,興盛時期的TVB武俠劇之所以備受觀眾推崇,一方面是因演員演技精湛,動作場面精彩,背景音樂加成,另一方面,也與TVB武俠劇中本身所凸顯出的武俠情懷密不可分。

在沒有太多比對的前提下,TVB的武俠劇創造了一種標準,並盡可能發揮著自己對武俠精神與原作精髓的理解。

《碧血劍》中王志華飾演的袁崇煥

佘詩曼飾演的長平公主

但很可惜,為了迎合觀眾而對劇情進行的“簡化”令一些故事在本質上失去了內核。

而如1983版《射雕英雄傳》這樣的老劇,又頗帶有許多童年回憶與“黃蓉”已逝的加成,令它的評價體系內含有一些超越劇作品質的成分。在早期TVB武俠劇被打上“懷舊向”標籤時,它們身上所附加的光彩感是屬於時代,屬於歷史的。而這種由於時代與歷史產生的拔高,自然引起了很多原作讀者的不滿。

仍以1983版《射雕英雄傳》為例,翁美玲飾演的黃蓉嬌俏靈動,但在一些原作讀者看來,她口出穢言、粗俗殘暴,與原作中的蓉兒有一定差距,自然會對這一版《射雕英雄志》被“捧上天”心生不滿。而TVB武俠劇中常常存在扭曲原作人設,令其為改編劇情服務的情況。

翁美玲飾演的黃蓉

如果改編劇情是原本故事的衍生,為令劇情更豐滿,情節更完善,增添原創劇情甚至原創人物還能令原作讀者接受,那麼令劇情服務於飾演某個角色的明星,在原作框架外瘋狂為明星增加戲份,甚至砍斷原作重要感情線,強行令主要角色都為某個角色傾倒,不僅僅會引起讀者不滿,也令觀眾頗覺莫名其妙。此時,呼籲翻拍作品忠於原作的呼聲也就越來越高。

三、武俠式微?江湖的另一些可能

近年來,關於大陸武俠劇是否勝過TVB武俠劇的討論仍給旁觀者硝煙彌漫之感。TVB武俠劇常常被嘲諷“粗製濫造”、“歪曲原作”、“販賣情懷”,而大陸武俠劇則往往被攻擊“選角成謎”、“服化災難”、“演技黑洞”。

但與翻拍熱潮同時存在的,卻是武俠小說本身的式微。傳統武俠很難吸引新的關注,而仍在開拓中的“大陸新武俠”卻也很難走出傳統武俠的套路。可以閱讀的作品種類太多,各種類型的網路文學仿佛雨後春筍。

許多網文作者將武俠元素融入小說,並在保留俠義內核的基礎上進行擴大化創作,但這樣的作品,已經很難歸類于武俠。《雪中悍刀行》中的主角徐鳳年練武學刀,但故事中的武學體系卻側重闡釋天人感應,與其用武俠概括,倒不如用中國式玄幻來概括;《間客》的故事走向非常“武俠”,但戰鬥體系卻側重機甲,不再以冷兵器為主。現代武俠原本有非常趣味性的前景,但現代武俠與現實的融合感往往難以說服讀者,故事又往往走上舊式武俠的窠臼,也慢慢變得不具吸引力。

但失去吸引力的,是武俠小說,並非武俠本身。

綜藝中出現了越來越多武俠元素的演化,以武俠元素作為主要宣傳點的遊戲也大受歡迎,玩家往往因為遊戲中可以複現的輕功體系以及自由不羈的江湖設定欣喜不已。

某著名網路遊戲的宣傳語

基於此,武俠愛好者大可不必對小說之外的武俠平臺嗤之以鼻,對小說所改編的影視作品也大可抱著寬容心態。爾冬升所導演的《三少爺的劍》對原作改編甚多,但並不妨礙古龍感在整部電影中的呈現;在許多細節上致敬83版的蔣家駿導演版《射雕英雄傳》,在劇情後半篇也偏離了原作,但令許多觀眾對武俠劇的翻拍重拾了信心;此外,張紀中所導演武俠劇向來頗受爭議,但其中所蘊含的製作方對原作乃至金庸武俠世界的理解卻是一脈相承的,在一些劇情中,甚至要比原作更能彰顯歷史感,對原作因為年代原因所隱藏的立意也有不少更準確地刻畫。

因此,與其將關注點置於“TVB武俠劇粗製濫造為什麼受歡迎”、“大陸的武俠劇選角到底出了什麼問題”、“如何評價新翻拍對原作改編太大”、“到底哪一版的武俠劇最好”等問題,倒不如將含有武俠元素的網路小說、娛樂綜藝、影視劇、遊戲全部涵蓋于武俠這一理念中,讓懷念舊式TVB武俠劇的人重溫,讓對大陸武俠劇懷有希望的人努力,讓新式網路文學繼承武俠理念,讓打著江湖旗號的遊戲繼續成熟,讓情懷的歸於情懷,未來的歸於未來。

不必抱著TVB武俠劇的輝煌念念不忘。

(歡迎關注公眾號“尋隙”:xunxi2016。從武俠翻閱到劇作,從史冊翻閱到專著。字裡行間,尋隙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