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從實驗室到初創公司:用“粘合劑”來製造新疫苗的 SpyBiotech 獲得400萬英鎊融資

近日,英國一家專注生物領域科研的初創公司 SpyBiotech 獲得了來自 Google Ventures(GV)和 Oxford Sciences Innovation(OSI) 的400萬英鎊的種子輪投資。SpyBiotech 之前發現了一種研究出了一種將抗原和病毒粘合以製造疫苗的方法,這種方法將極大改善疫苗的更新和發展速度。

此次融資將幫助 SpyBiotech 通過讓疫苗商特許經營的方式來擴大生產。在技術創新之外,未來 SpyBiotech 也將嘗試獨立的疫苗開發和生產業務,因此未來還會進行幾輪融資來幫助公司的進一步發展。

SpyBiotech 的創始人之一 Biswas 擁有牛津大學 Jenner Institute 的疫苗研究背景,而 SpyBiotech 正是 Jenner Institute 的研究成果,這次融資將幫助頂尖的實驗室發展成為具有市場競爭力的創新產品。OSI 的 Lachlan MacKinnon 認為,SpyBiotechy 的這種製造疫苗的新方法是目前疫苗產業中所缺失的提升生產力、加快更新反覆運算速度的重要一環,

GV 和 OSI 的聯合投資將幫助 SpyBiotech 探尋更長遠的發展。這是 GV 在歐洲的第十三筆投資,此前 GV 在生命科學方面已經進行了多項投資。

牛津大學現在更傾向於將頂尖的實驗室的成果帶向市場,SpyBiotech 並不是牛津的第一次嘗試。牛津大學早在 1987 年就創立了牛津大學研究和發展有限公司( Oxford Universit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Ltd),並在後期發展為Isis Innovation 和 OSI,

均為牛津大學所屬,為校內的創新成果發展提供幫助。牛津大學的這些創業服務主要包括專利申請、特許經營、創立衍生公司等:

團隊創立:Licensing & Venture 團隊負責協助有意願將研究成果商業的科研人員進行初創團隊的建設,包括獲取相關許可證,和技術需求方、潛在投資者以及其他外部相關方保持聯繫。

諮詢服務:雖然有些科研人員並不想從事企業經營,但有意向利用自己的研究成果和企業開展合作,

Consulting Service 團隊負責為這些科研人員尋找合適的團隊並幫助達成合作。

投資管理:Venture Support & Funding 團隊為那些對早期專案有興趣的投資人提供服務,這些投資人將被邀請加入 Angels Network,和牛津大學一起對優秀項目進行聯合投資。Spinout Equity Management團隊負責牛津大學對自己衍生公司的投資活動。

孵化器:有一些創業項目或許並不是實驗室的產物,創始人也無意將自己的專案和牛津大學掛鉤,

但牛津大學同樣為這部分創業專案提供孵化器服務支援。

知識分享:全球各地的政府,企業和大學可以通過Oxentia(前身為Isis Enterprise)獲得創新管理的支持和專業知識。

至今, OSI 已經投資了 35 個初創公司,包括這些企業都擁有100% 的“牛津基因”。借助 OSI 以及如 GV 等其他風投公司的聯合投資,科學家們可以將自己的科學論文作為實體業務進行自主經營,這些投資可以幫助幫助高新科研成果的快速市場化以及後續的進一步發展,

用商業的發展模式來推動科研的發展。

OSI 投資項目簡介

牛津大學的發展重點這預示著英國學術界的一些改變,也預示著一些像GV這樣的風投公司的投資偏好的轉變。對於那些還在校園內的具有增長潛力的項目,資金的注入能夠幫助這些專案較早進入規模化發展,對於部分實驗室性質較強專案成果(例如 SpyBiotech),早期投資可以將成果市場化的距離和時間儘快縮短,除了資金支援,牛津大學的創業服務也能説明這些早期創業公司在第一時間和外部資源達成聯繫。

國內高校目前對於校內科研項目的市場化發展以引進企業合作為主,36氪曾經報導過,2016年12月,英特爾就聯合清華大學和中國電子推出晶片研發風投基金,自投優秀專案,將實驗室當作“孵化器”的牛津經驗對於內地高校而言,是否是推動科研專案再發展的一個思路呢?

對於部分實驗室性質較強專案成果(例如 SpyBiotech),早期投資可以將成果市場化的距離和時間儘快縮短,除了資金支援,牛津大學的創業服務也能説明這些早期創業公司在第一時間和外部資源達成聯繫。

國內高校目前對於校內科研項目的市場化發展以引進企業合作為主,36氪曾經報導過,2016年12月,英特爾就聯合清華大學和中國電子推出晶片研發風投基金,自投優秀專案,將實驗室當作“孵化器”的牛津經驗對於內地高校而言,是否是推動科研專案再發展的一個思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