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黃賓虹:60年前一幅“黑乎乎”的畫賣一元,如今升值了3億倍!

如果,曾經有人拿一幅日後價值上億的畫換你手裡的一塊錢,換不換?你首先想到的並不是換還是不換的問題,而是驚呼“怎麼可能?”

今天,我要告訴你,幾十年前確實有這種機會...

“今天你對我愛搭不理,明天我讓你高攀不起”這句話說的就是他——黃賓虹。

黃賓虹

中國近代山水畫畫家,初名懋質,後改名質,字樸存,別號予向、虹廬、虹叟、黃山山中人,中年更號賓虹,以號著稱;祖籍安徽歙縣,生於浙江金華,成長於老家歙縣潭渡村。

預言家黃老

“我的畫50年後才會有人看懂。” 這是黃賓虹生前的所說,如今果然變成了現實。

1955年去世,恰好在50年後的2005年,浙江博物館舉辦了規模空前的大型展覽和系列活動,紀念黃賓虹,由此確立了黃賓虹繪畫的學術地位和市場價值...

▲黃賓虹《山川臥游圖》

黃賓虹的畫生前一文不值,

曾經賣一塊錢的畫,如今,去世半個世紀過去了,拍出3.55億!

《黃山湯口圖》

起拍價:7200萬元

成交價:3.45億元

一代宗師黃賓虹

都說繪畫是寂寞之道,而黃賓虹的繪畫生涯不是一般的寂寞。

在給自己學生的信中,他曾說,他是十年在京城蝸居。

他的老師曾親眼見到黃賓虹把自己的畫從桌案上拿出來送給來訪的人,卻被來訪的人拒絕,說“你的畫黑乎乎的,我看不懂”,黃賓虹非常尷尬,只能把畫收回去...

黃賓虹遺囑希望死後把自己的畫捐給國家,可是浙江的博物館硬是沒人要!就算成功捐了,

後來浙江博物館勉強答應,收到包裹後就擱置到一邊,直到30年後才打開!

為什麼那麼多人看不懂黃老的畫呢?

因為他的畫不像一個花枝招展的美顏女子般亮麗,他畫裡文化含量太重,審美歷史感太蒼涼,能讀懂他的畫的人,必定是有著豐富的人生閱歷、文學積澱和美學修養,如果你能讀懂他的畫,那你就會看到他的世界...

▲黃賓虹寫生

黃賓虹說:“ 我用積墨,意在墨中求層次,表現山川渾然之氣。有人既以為墨黑一團,非人家不解,恐我的功力未到之故。積墨作畫,實畫道中的一個難關,多加議論,道理自明。”

從早年的“白賓虹”到晚年“黑賓虹”,就是黃賓虹晚熟山水畫的特色。這種黑,直接關係到他在用墨上的變法。總之,黃賓虹用墨,確是達到神妙的化境,正如石濤所說:“黑團團裡墨團團,黑墨團中天地寬。”

▲黃賓虹畫作局部

有次客人見到黃賓虹只用水去點,以為忘了用墨,於是特地把硯臺送過去。老人見了,風趣地說:"我是用水滅火,不要再點火了。"客人未解其意,他擱下筆笑著說:"墨是火燒的煙,畫上了墨,點上了水,這不是滅火嗎?”其實他的這幾句風趣的話,正好說明畫上用水的重要性。

▲黃賓虹作品欣賞

1955年3月25日淩晨,黃賓虹病逝。據說,在生命彌留之際,他曾對身邊的親人這樣說道:“我的作品要過50年,才有人能看得懂,你們,看著吧。”如今,他的畫成為拍賣場的黑馬,被收藏愛好者爭搶,被書畫愛好者奉為珍品,還真驗證了他的話。

▲黃賓虹作品欣賞

俗話說“是金子總會發光的”,總有蒙塵的藝術在經過幾十年、幾百年甚至幾千年後才被賞識,但是在不斷變化的審美和不斷提高的藝術素養面前,更多的值得珍藏的佳品被發現,這不僅僅對藝術家們來說是一種欣慰,對我們來說也是一種極大的精神財富!

確是達到神妙的化境,正如石濤所說:“黑團團裡墨團團,黑墨團中天地寬。”

▲黃賓虹畫作局部

有次客人見到黃賓虹只用水去點,以為忘了用墨,於是特地把硯臺送過去。老人見了,風趣地說:"我是用水滅火,不要再點火了。"客人未解其意,他擱下筆笑著說:"墨是火燒的煙,畫上了墨,點上了水,這不是滅火嗎?”其實他的這幾句風趣的話,正好說明畫上用水的重要性。

▲黃賓虹作品欣賞

1955年3月25日淩晨,黃賓虹病逝。據說,在生命彌留之際,他曾對身邊的親人這樣說道:“我的作品要過50年,才有人能看得懂,你們,看著吧。”如今,他的畫成為拍賣場的黑馬,被收藏愛好者爭搶,被書畫愛好者奉為珍品,還真驗證了他的話。

▲黃賓虹作品欣賞

俗話說“是金子總會發光的”,總有蒙塵的藝術在經過幾十年、幾百年甚至幾千年後才被賞識,但是在不斷變化的審美和不斷提高的藝術素養面前,更多的值得珍藏的佳品被發現,這不僅僅對藝術家們來說是一種欣慰,對我們來說也是一種極大的精神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