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名字含生僻字 社保卡晶片無法錄入 沒有社保卡就不能在醫院門診就診時報銷醫藥費

2017-11-13 17:09 | 浙江新聞用戶端記者 任曉

現代人講究個性與獨一無二,不止衣服著裝不能撞衫,連名字都儘量不與別人重名。於是,在孩子名字裡往往包含有拗口、難以辨識卻意義非凡的生僻字,

比如“芏”“翾”“嫕”“偄”“昪”……

雖然避免了重名,可是這些生僻字卻讓家長和孩子多了不少煩惱。近日,家住東城街道呂先生和他女兒就遇到了這樣的煩心事。

上周,呂先生帶女兒去勞動大樓制卡中心辦理社保卡。可是,在錄入社保卡晶片時,卻遇到了一個始料未及的問題:女兒名字中有一個生僻字“王瑩(兩個字合併)”,不能錄入到社保卡晶片中,社保卡就製作不了。

“輸入法都能打出來的字,為什麼就不能錄入系統呢?”呂先生滿腹疑問,隨後撥打8890諮詢。近日,記者來到市社會保障卡制卡中心,就此事諮詢工作人員。

“投保人的資訊要錄入到社會保障卡管理系統裡,通過社保卡上的晶片實現醫保功能。”該工作人員說,在晶片中漢字是以編碼形式存儲的,

且只有以國家統一標準編碼的漢字才能正常讀取並顯示。那麼,什麼是編碼?哪些字有編碼?

“收錄在《通用規範漢字表》中的每一個漢字都有其編碼,也就是標準碼。”該工作人員說,《通用規範漢字表》由教育部、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組織制定的,這是一個“通行字形檔”。也就是說,這個表裡面的字在電腦存儲上有通用性。而不在這個漢字表裡的字,即使是用某些輸入法打出來,

也會因為沒有國家統一的編碼,換台電腦或設備會發生資訊不能讀取,無法正常使用。

那麼,是否姓名中有生僻字的市民就不能辦卡?該工作人員說,就目前來說,這種情形下要正常辦卡確實比較困難。一般情況下如果市民同意,我們會將生僻字拆開錄入,這樣能保證社保卡順利製作。不過由於卡上的資訊與身份證上的不同,使用過程中可能會遇到問題。

如果沒有社保卡,能否正常繳費投保和報銷醫藥費?對於這個問題,該工作人員說,因為市民交的參保費用是直接轉入財政專項基金帳戶,社保卡的製作只是為了方便市民的日常使用。沒有社保卡的市民憑繳款單號可以到銀行櫃檯現金交保。

“雖然不影響正常繳費,但是報銷時要稍微麻煩一些。”該工作人員說,因為醫院門診是靠社保卡直接報銷的,沒有社保卡就不能在醫院門診就診時報銷醫藥費。

不過因為有投保記錄,住院治療產生的費用可以由社保人先墊付,之後拿著資料去社保局也可以報銷。

由於擔心名字拆開錄入,影響名字的意義,呂先生目前仍然沒有更好的解決辦法。

在此,市社保卡制卡中心提醒,為了避免類似呂先生女兒這種情況發生,建議家長們在給孩子取名時儘量避免使用生僻字。或者已取生僻字名字的家長,可以前往公安局更改。

可以前往公安局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