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不同人眼中的東陽木雕小鎮

2017-11-13 14:00 | 浙江新聞用戶端記者 杜丹 呂晶晶 通訊員 徐振亮

藝術和生活完美結合

11月8日下午,中國浦東幹部學院中西部地區中青年幹部培訓班學員一行到木雕小鎮調研。

考察團一行先後來到馮文土、盧光華大師工作室參觀,切身感受東陽獨特的木雕竹編文化。在馮文土大師工作室,考察人員認真聽取了特色產業發展現狀、模式與經驗,並深入生產車間進行參觀。

“雕得可真好!”“太傳神了!”“只能用四個字來形容,活靈活現。”大家一邊看作品一邊不由自主地感歎,

時不時拿出手機拍照。

在車間,每個木雕技師面前的工作臺上,都擺放著幾十把大小不同的刀,考察人員拿著刀,想像著在木頭上雕刻的樣子,感歎道:“木雕真是門細活,連刀都這麼多,分得這麼精細。”

來自河南一法院的袁院長自己本身就喜歡書畫,站在每一幅木雕作品前,他都要細細凝視,細細觀賞。車間裡一技工正在認真雕琢一塊壁掛,袁院長站在旁邊仔細觀看,

並跟她攀談起來。“這是不是整木?”“趕了多長時間?”“一天工作多久?”當得知技師們每天工作8小時時,他連呼不容易,“這麼長時間,我怕她眼睛看花了。”技師雕花瓣,一板一眼,哪裡薄點,哪裡厚點,心中了然於胸,雕出來的花層次感鮮明,栩栩如生。袁院長佩服地說:人的智慧是無窮的,木雕師傅太心靈手巧了。

帶隊的中青班班長介紹說,培訓課程裡有一門課專門學習浙江經驗,

其中就講到特色小鎮的建設。為了加深學員的印象,培訓安排了此次考察。對東陽木雕,很多學員都只是聽說過,沒親眼目睹,今天看了後,大開眼界。“木雕小鎮集中了這麼多大師的工作室,形式很好,有利於產業的集聚,值得學習。”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到,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成為發展的新目標。

參觀木雕小鎮時,這句話不自覺地就在我腦海裡蹦出來,在木雕小鎮,木雕竹編作品,已將藝術和生活完美結合。東陽市政府關於木雕小鎮的產業導向,適應了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適應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同時又弘揚了古老文化,提供了文化的薰陶,具有雙重功能。”袁院長感歎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