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清政府的無能,這個外國人被打死,還得給立個碑,恥辱啊

在中山公園南門,有一座高大的石碑坊,上書“保衛和平”四個大字。而今這座“保衛和平”坊已是中山公園的標誌性建築。不過,始建時這座石碑坊叫“克林德碑”,坐落在東四南大街西總布胡同西口。

當年,京城老百姓們對這個名字都很“硌硬”,所以大家都叫它“石頭牌坊”。它是為了紀念被打死的德國公使克林德而建的。

1900年6月,義和團已經把北京東交民巷使館區包圍了。使館區的各國大使們亂了營。6月19日,各國使節接到清政府的照會,

“限二十四點鐘內各國一切人等均需離京”。可是沒人保護,洋人們根本不敢踏出東交民巷半步。於是,各國公使向清廷提出,延緩離京日期。到了20日上午9點半,清政府還沒有答覆,暴脾氣的德國公使克林德決定自己和翻譯去總理衙門討說法。各國公使眼看著克林德和翻譯坐著兩頂禮轎出了東交民巷。看外面的形勢,大家都替他們捏把汗。

轎子走到東四南大街西總布胡同西口,

正好碰上了巡邏至此的清軍神機營隊長恩海。

恩海到底是怎麼打死克林德的?一百多年來史學界始終莫衷一是。在中國流傳最廣的一個版本是恩海開始讓克林德一行停下,可克林德卻從轎子裡開了槍。出於自衛,恩海將克林德擊斃。與克林德同行的翻譯僥倖活著跑回了東交民巷。

克林德被殺後,京城形勢更加緊張。沒過多久,八國聯軍就從天津殺到了北京城。

不到三個月,恩海被捕,並在克林德身亡處被斬首。

恩海雖然死了,但事情還不算完。正如德國弗萊堡大學學者柏恩德·馬丁所說:“不管怎樣,克林德遇刺初始並不帶任何政治色彩,隨後德國政府將它渲染為政治事件。”佔領北京城後,德國政府利用克林德被殺的事,向清政府不斷施壓。已經惶惶不可終日的清政府向德國遞交國書,表示對克林德之死“彌深惋惜”,希望德國政府“盡捐嫌隙”,

“和局早日定議”。

《辛丑合約》第一條就是讓清政府為“克大臣”在其遇難處建立牌坊一座,並讓醇親王載灃親赴德國為此事“代表大清國大皇帝暨國家惋惜之意”。光緒二十七年五月初十(1901年6月25日),克林德碑動工修建,經過一年零七個月後竣工。整座碑坊採用中國傳統的四柱三間七樓式的牌坊形制,寬約4.7丈,高約2丈,東西橫跨繁華的東單北大街。當時碑坊上面還用拉丁、德、漢3種文字,

刻書著以光緒皇帝名義頒佈的“惋惜凶事之旨”。在銘文中,光緒要求看到此碑的人都要“睹物思人”,然而當時每個走過石牌坊的中國人都抬不起頭來,心中只有憤怒和恥辱。

1918年11月11日,一戰結束,德國成了戰敗國,中國成了戰勝國中的一員。消息傳來,北京上下一片歡騰,中國人可算揚眉吐氣了一回。第二年,被視為國恥的克林德碑被拆除,移至中央公園(今中山公園)。當時,協約國戰後的宣傳口號是“公理戰勝,強權失敗”,石碑坊遂被改名為“公理戰勝坊”。

1953年,亞洲及太平洋區域和平會議在北京舉行,為了表達與會國家廣大人民反對侵略戰爭、保衛世界和平的願望,大會決定將“公理戰勝坊”改稱為“保衛和平坊”。

北京上下一片歡騰,中國人可算揚眉吐氣了一回。第二年,被視為國恥的克林德碑被拆除,移至中央公園(今中山公園)。當時,協約國戰後的宣傳口號是“公理戰勝,強權失敗”,石碑坊遂被改名為“公理戰勝坊”。

1953年,亞洲及太平洋區域和平會議在北京舉行,為了表達與會國家廣大人民反對侵略戰爭、保衛世界和平的願望,大會決定將“公理戰勝坊”改稱為“保衛和平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