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PC管道急找AMD銳龍貨源,Ryzen 7已刷爆裝機玩家圈

有多少人第一台組裝電腦用的是AMD的處理器?而被廣大裝機玩家笑詬的“大農企”外號也格外的接地氣。這麼多年,憋屈的AMD終於可以正式翻身,因為價格、性能等級分明的高端市場不再只有Intel一家獨大。

在CPU市場被Intel打壓了數年之後,AMD終於在3月2號解禁全新的銳龍AMD Ryzen 7系列處理器,其強悍的性能、價格、核心執行緒數都讓一眾DIY玩家驚歎。

曾經很多玩家笑稱AMD為“PPT廠”,並把AMD每次的發佈會都稱為“日常360°翻身”,德國A粉玩家使用Ryzen 7 1800X一舉超頻至5.8GHz打破世界紀錄,

刷爆裝機玩家圈,AMD也終於在性能上一吐為快。

玩家苦intel擠牙膏式更新久矣。“默秒i7 6900K,魯大師默頻3.0Ghz、cpu11W分、oc 3.3Ghz 13w分,國際象棋單核節能模式2.85Ghz 4.97,AMD終於180度翻身,送的RGB光污染風扇也十分騷氣”國內玩家表示,京東好評度高達98%,AMD這一次一定是實力翻身。

去年,借著遊戲電腦和VR一體機市場火爆的東風,英特爾PC晶片售價漲幅達7%,i7晶片銷量大增。目前,Ryzen 7已經全面開賣並且銷售一空,很多店家出現了一U難求的局面,更有DIY大店上架即被搬空。

PC管道也在急找AMD銳龍貨源,有管道商直言,PC整機價格今年漲價在即,銳龍作為今年最火熱的裝機“爆品”,

intel並無大更新打算,AMD已經激起裝機玩家充值信仰,有貨的廠商都是奇貨可居,看好後續銷售行情。

玩家和市場已給出答案,投資者也非常看好AMD的未來,股價已從最低點翻了不知道多少倍,賣身之聲也煙消雲散。

AMD對抗Intel:一人我飲酒醉

這麼多年,熬走了Cyrix,熬走了VIA,只剩下孤身一人,對抗著Intel。

AMD最輝煌的時刻,莫過於2000-2005年的K7、K8時代,憑藉高性價比、高超頻性籠絡了無數忠實粉絲,速龍、毒龍、閃龍、皓龍的名號響徹大江南北。

而那時,AMD在技術創新上的突破也是令人讚歎,64位元指令集、集成記憶體控制器、原生雙核心、HT超傳輸匯流排等等都走在了Intel前邊,不少技術都讓Intel不得不跟隨其後。

可惜,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Intel憑藉奔騰4走出泥潭,全新的酷睿重新樹立了自己龍頭老大的地位,鋪開一條康莊大道,一直走到今天。

AMD苦心打造、志在必得的“推土機”卻是馬力不足,未能延續輝煌,

逐漸失守高端市場,這幾年幾乎是完全的戰略性放棄。

不過還好,AMD很有戰略眼光地收購了ATI,得到了強大的GPU圖形技術,從而能夠打造更完整的平臺和生態,APU風行天下,在主流和低功耗領域廣受歡迎。

這些年,Intel在江湖上成了“孤獨求敗”,也變得懶惰了,而且隨著PC市場的成熟與穩定,移動浪潮的興起,Intel越發變得意興闌珊。

尤其是,Tick-Tock戰略堅持幾代之後開始放緩,新工藝推遲,新產品提升幅度緩慢,搞得怨聲載道。連續幾代處理器產品,每次的性能提升都只有個位數,而且還發生了兩次簡單提升頻率、優化優化就號稱全新一代產品的事情,簡直有些匪夷所思。

AMD則是個不屈不撓的鬥士。2012年,重新請回曾經在AMD工作多年、主導過Athlon 64/Opteron 64/HT匯流排/64位元指令集設計的超級大神Jim Keller,全面負責領導AMD處理器架構設計,開發兼具高性能與低功耗的全新內核。

這,就是如雷貫耳的Zen。

Zen這個單詞說起來很簡單,就是中國佛教裡的禪宗,有很強烈的哲學意味。AMD以此作為代號,意在強調追求不同CPU設計原則之間的平衡,結果也得到了普遍認可。

在最終產品命名上,AMD也保留了Zen元素,並從NASA New Horizons(新地平線)冥王星探測任務中得到靈感,最終將新一代處理器命名為Ryzen,暗含著Risen(崛起)的意味,相當巧妙。

Ryzen 7:十年來對Intel的最大挑戰

Ryzen 7已經被媒體稱為“十年來對Intel的最大挑戰”。

銳龍AMD Ryzen 7處理器一共有3個型號,分別是Ryzen 7 1800X、Ryzen 7 1700X、Ryzen 7 1700。

銳龍 AMD Ryzen 7 1800X為目前的旗艦,八核十六執行緒設計,預設頻率高達3.6GHz,Boost頻率可以達到4.0GHz,在XFR技術加持下最高可以達到4.1GHz,TDP僅為95W。默認盒裝不帶散熱器,國行售價3999元。

銳龍 AMD Ryzen 7 1700X為次旗艦產品,八核十六執行緒設計,主頻降低至3.4GHz,Boost頻率3.8GHz,同樣支援XFR技術,TDP仍為95W,盒裝CPU也不帶散熱器,國行售價3099元。

銳龍 AMD Ryzen 7 1700依舊為八核十六執行緒器,而且TDP僅為65W,是目前世界上最為節能的八核處理器。預設頻率3.0GHz,boost頻率可上升至3.7GHz。國行售價2499元,附帶有散熱器。

AMD Ryzen 7 1800X性能稍弱於i7-6900K,由於這是AMD東山再起之作,還需要經過市場檢驗。有消息稱,在Ryzen研發之初便以犧牲記憶體相容性和性能為代價,換取核心性能的提升。對於Ryzen處理器在記憶體延遲上的問題,AMD官方也心知肚明,並且已經表態將儘快推出優化方案,提升系統性能。

據日本媒體統計,近一周以來,秋葉原DIY裝機店當中的Intel KabyLake處理器開始退燒,價格全面走低。

尤其是,Tick-Tock戰略堅持幾代之後開始放緩,新工藝推遲,新產品提升幅度緩慢,搞得怨聲載道。連續幾代處理器產品,每次的性能提升都只有個位數,而且還發生了兩次簡單提升頻率、優化優化就號稱全新一代產品的事情,簡直有些匪夷所思。

AMD則是個不屈不撓的鬥士。2012年,重新請回曾經在AMD工作多年、主導過Athlon 64/Opteron 64/HT匯流排/64位元指令集設計的超級大神Jim Keller,全面負責領導AMD處理器架構設計,開發兼具高性能與低功耗的全新內核。

這,就是如雷貫耳的Zen。

Zen這個單詞說起來很簡單,就是中國佛教裡的禪宗,有很強烈的哲學意味。AMD以此作為代號,意在強調追求不同CPU設計原則之間的平衡,結果也得到了普遍認可。

在最終產品命名上,AMD也保留了Zen元素,並從NASA New Horizons(新地平線)冥王星探測任務中得到靈感,最終將新一代處理器命名為Ryzen,暗含著Risen(崛起)的意味,相當巧妙。

Ryzen 7:十年來對Intel的最大挑戰

Ryzen 7已經被媒體稱為“十年來對Intel的最大挑戰”。

銳龍AMD Ryzen 7處理器一共有3個型號,分別是Ryzen 7 1800X、Ryzen 7 1700X、Ryzen 7 1700。

銳龍 AMD Ryzen 7 1800X為目前的旗艦,八核十六執行緒設計,預設頻率高達3.6GHz,Boost頻率可以達到4.0GHz,在XFR技術加持下最高可以達到4.1GHz,TDP僅為95W。默認盒裝不帶散熱器,國行售價3999元。

銳龍 AMD Ryzen 7 1700X為次旗艦產品,八核十六執行緒設計,主頻降低至3.4GHz,Boost頻率3.8GHz,同樣支援XFR技術,TDP仍為95W,盒裝CPU也不帶散熱器,國行售價3099元。

銳龍 AMD Ryzen 7 1700依舊為八核十六執行緒器,而且TDP僅為65W,是目前世界上最為節能的八核處理器。預設頻率3.0GHz,boost頻率可上升至3.7GHz。國行售價2499元,附帶有散熱器。

AMD Ryzen 7 1800X性能稍弱於i7-6900K,由於這是AMD東山再起之作,還需要經過市場檢驗。有消息稱,在Ryzen研發之初便以犧牲記憶體相容性和性能為代價,換取核心性能的提升。對於Ryzen處理器在記憶體延遲上的問題,AMD官方也心知肚明,並且已經表態將儘快推出優化方案,提升系統性能。

據日本媒體統計,近一周以來,秋葉原DIY裝機店當中的Intel KabyLake處理器開始退燒,價格全面走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