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華清遠見受邀參加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對接會,有圖有真相

早在10月份華清遠見就已經獲批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專案,時隔一個月。再次接到該專案對接會的邀請,這不,高層領導一大早風風火火的就趕過去開會了。

會議現場哦~

據說關注教育事業的各界人士,都去參加了,難怪會有這麼多人!雖然我沒到現場,只拿到了這些照片,但依然感受到本次會議的重要性。下面劃重點:

從照片我們不難看出會議上,解釋了“新工科”的含義。下面就來科普一下

新工科的由來:

在復旦大學舉行的綜合性高校工程教育發展戰略研討會達成了“‘新工科’建設復旦共識”,隨後,教育部發佈《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關於開展新工科研究與實踐的通知》,啟動“新工科研究與實踐”專案。

新工科人才的培養目標:

培養德學兼修、德才兼備、具有可持續競爭力的高素質創新型卓越工程人才。

人才要素: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社會主義責任

科學思維、系統思維、創新思維、全球化思維

學科交叉的專業與通訊知識、能力及技能

企業與工程實踐能力與經驗

優秀的綜合素質

終生學習能力

瞭解新工科的含義後,

有木有慶倖自己已經畢業?仔細琢磨後,不難發現以後的社會需要更加全面性人才了!不過,為了保險起見,還是要保持終生學習~

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的意義:

推進產學合作協同育人專案,有企業提供經費支援,以產業和技術發展的最新需求推動高校人才培養改革。

對高校而言,通過產學合作協同育人,可以破解人才培養規則問題,讓人才培養更加貼近產業需求和社會實際,將更多的社會資源轉化為育人資源,優化實踐育人環境條件。

促進高校科技成果轉化,培養產業發展亟需的人才,更好地推動產業轉型升級。

對企業而言,可以將企業人才隊伍建設前移到人才培養環節,與高校協同培育產業亟需的優秀人才,

在企業人才生態建設和產業升級創新方面形成先發優勢,為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華清遠見教育集團成立於2004年,是國內知名的高端IT教育品牌。在面向在校大學生、在職工程師、高校師資、企業員工培訓方面培育了大量人才,在嵌入式、移動互聯網、物聯網、JavaEE、VR/AR、大資料開發等高端IT開發人才培訓領域、高校實驗室建設領域、教材研發及專案開發等領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已連續13年源源不斷地向IT行業輸送優秀的開發人才,和200多家高校共建了專業實驗室。

華清遠見將全面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國辦發〔2015〕36號)檔精神,深入推進產學合作協同育人,在教學內容課程體系改革、研發實驗設備支援、師資培訓、大學生實習實訓、線上學習、教材出版等方面全面與高校合作,推進產學協同發展,探索移動互聯網和智慧技術等戰略新興產業產學深度協同的可實現路徑。

已連續13年源源不斷地向IT行業輸送優秀的開發人才,和200多家高校共建了專業實驗室。

華清遠見將全面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國辦發〔2015〕36號)檔精神,深入推進產學合作協同育人,在教學內容課程體系改革、研發實驗設備支援、師資培訓、大學生實習實訓、線上學習、教材出版等方面全面與高校合作,推進產學協同發展,探索移動互聯網和智慧技術等戰略新興產業產學深度協同的可實現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