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一個白癡竟然能坐上王位,真相讓人費解!

西晉開國皇帝司馬炎的第一個繼承人,是一個有名的白癡皇帝——晉惠帝司馬衷!因為白癡,

導致司馬衷在位的16年裡,形同虛設,朝政廢弛。國內混亂,邊疆不穩,北方名族也趁機湧入,開始了北方長達130多年的亂世。可是讓人費解的是,一向“聰明神武”的司馬炎為什麼在自己二十多個兒子當中,偏偏選中司馬衷這個白癡繼任呢?

說司馬衷白癡,源于《晉書》記載的兩個十分經典的笑話。一是,司馬衷“聞蛤蟆聲”就問身邊的人,這蛤蟆是為官家叫還是為私人叫;二是,當時國內正在鬧饑荒,很多百姓都餓死了,司馬衷又出雷語說,沒糧食咋不吃肉呢?《晉書》上對司馬衷的定語是“蒙蔽皆此類”,意思就是白癡一個。《晉書》是唐朝宰相房玄齡編篡的,此人一向是以治學嚴謹著稱,應該是有一定權威性的!

司馬炎對這個兒子的智力瞭若指掌,為什麼還要選一個白癡來做接班人呢?原因有四點!

一是當時輿論導向。司馬衷是嫡長子(之前有個哥哥夭折),長子繼位符合傳統思維。廢長立幼,也是可以的,但當時朝中的大臣,都傾向於立長,司馬炎不得不順從各位大臣的意見。

二是勢力平衡。司馬衷的生母是楊皇后一系。是當時的大士族弘農楊氏,而妻族一系,則是賈氏家族,在當時朝中有很大的實力,其他人也未必爭的過。再說讓司馬衷繼位,也能籠絡住兩大勢力集團,形成政權格局的一個平衡;

三是父憑子貴。司馬衷雖然傻,兒子司馬遹卻十分聰慧,一次宮中失火,司馬炎登城樓觀望,五歲的司馬遹過去拽住司馬炎的衣角說,晚上危險,不能讓火光照到皇上。司馬炎感覺這個孩子很不一般,感歎“此兒當興吾家”,所以雖知“太子不才”然而“侍遹明慧,

故無廢立之心”,堅持讓司馬衷繼位。

最後,最關鍵的原因,是他的親生母親楊皇后的力挺。楊皇后資質美麗,不但受寵,還能做司馬炎的主。在司馬衷選太子妃時,”帝欲娶衛瓘女“,楊皇后則”稱賈後有淑德,司馬炎也聽從了楊皇后的意見。司馬炎想充實後宮,看上了卞氏女,楊皇后也不同意,“帝乃止”。所以司馬炎想跟楊皇后商量要換太子時,楊皇后也是一票否決。

楊皇后臨死還不忘她那白癡兒子,擔心司馬炎立胡夫人為後,擔憂太子的安危,於是就向司馬炎推薦了自己的堂妹,目的無非就是想保住司馬衷的太子位,司馬炎最後也是“流涕許之”答應了楊皇后的政治遺言。在楊皇后的力保之下,司馬衷的太子之位變得穩固,最終得以繼承皇位。

看上了卞氏女,楊皇后也不同意,“帝乃止”。所以司馬炎想跟楊皇后商量要換太子時,楊皇后也是一票否決。

楊皇后臨死還不忘她那白癡兒子,擔心司馬炎立胡夫人為後,擔憂太子的安危,於是就向司馬炎推薦了自己的堂妹,目的無非就是想保住司馬衷的太子位,司馬炎最後也是“流涕許之”答應了楊皇后的政治遺言。在楊皇后的力保之下,司馬衷的太子之位變得穩固,最終得以繼承皇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