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康熙那麼多優秀的皇子,為何要傳位給雍正!

提到康熙,人們都會想起那個一生豐功偉績的千古一帝。這個滿清在位時間最久的皇帝,6歲就登機,面對內憂外患的大清帝國,能夠有條不紊的把一件件事情都處理好,而且讓江山更加穩固。

可以說是非常不容易的。

而到了晚年,由於皇子眾多而互相爭位的局面,他也無可奈何,可見家家都有本難念的經。自己從小帶大的太子經過自己兩次親手廢立,而其他皇子也都蠢蠢欲動,互相結黨並互相算計,使他這位輝煌一生的老人也無可奈何。

​ 而康熙這麼多孩子,為何要傳位給才智和名望都不高的雍正呢?

關於這個問題,一直有很多傳言,有人說是因為雍正篡位獲得的,相傳雍正在康熙病倒後親自把他勒死而後改了傳位詔書,還有傳言是雍正將康熙藏在正大光明匾後的傳位詔書親自改了。把傳位十四皇子改為傳位於十四皇子。

種種傳言,小編認為都不可靠。因為雍正在皇子中的勢力和聲望都不是最大的,

有許多皇子都比他有勢力。而他能改動這些而別的皇子不知道,這些絕對不可能。
​ 那麼康熙的真正意圖是什麼呢?

康熙帝自從第二次廢太子後就沒有立過太子,因為怕自己死後繼位發生變故。特意將傳位詔書提前寫好了,只是秘密的保存了。

而其它皇子只能猜測卻不知道真實的情況是什麼,無論任何皇子的聲望高,也難以抵擋傳位詔書的作用。

這樣也保證了大臣們不會提前依附某個皇子,使他的勢力超級的大,導致傳位出現被動的逼迫。


​ 而康熙之所以能看上雍正,
是由於雍正的聲望和勢力不是那麼大,而且做事踏實肯幹,再加上他看上了雍正的兒子弘曆,也就是後來的乾隆,相當於隔輩傳位。而且康熙把弘曆從小就放在身邊細心教導。

康熙選擇雍正的另一個原因就是,康熙後期吏治腐敗,國庫空虛,但他自己卻無可奈何。因為牽涉到許多利益和關係,所以他需要找一個皇子沒有太多的利益關係網,並能踏實肯幹,不怕得罪人。這樣才能把大清的吏治和空虛的國庫問題解決。

而雍正果然沒有辜負康熙的期望,在任上短短的十三年,就把國庫從繼位之初的一百多萬兩充盈到五千多萬兩。同時他打擊腐敗也因此得罪了很多人,這也是雍正一直被野史傳言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