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萬能的頭條號,誰能告知一下喪事過程中,這些畫面究竟代表啥?

圖文:愚伯的自留地

本人雖然是農村長大,但多年在外,老家喪事中的這些習俗,在記憶裡漸行漸遠,今天再次親眼目睹,卻發現已經變得極其陌生。

去世的老人,在埋葬的過程,有很多講究,說真的,現在的年輕人根本看不懂!

這位老人,是葬禮的主持人,在棺材上,擺放了一個像棺材一樣的東西,箭頭朝著三個不同的方向,

不知道代表什麼意思?

拉近鏡頭,竟發現箭頭上,是麵團狀的東西。

然後,主持人在棺材上面,傾斜著放了一張葦席。

按照主持人的要求,去世老人的大兒子,用鐵鍁鏟了一下土,撒在葦席上,然後,再把鐵鍁交給別人。

旁邊幫忙的人,大家一起把墳坑填平。

去世老人的子孫們,負責把墳堆起來。

然後,他們會在墳頭的頂端,栽上幾棵蔥,“墳上栽蔥”,不明白此舉意欲何為?

然後,逝者的子孫,再把“哭喪棒”插在墳頭的一側。估計也有一定的說法。

接著,去世老人的一個兒子拿著盛著漿糊一樣的容器,

圍著墳頭轉了一圈,這,代表什麼含義?

然互再稍作休整。

聽說,第二天,逝者的家屬還要來“圓墳”。親人雖然離去了,但是兒女親屬的懷念永在。每逢七天和百日、周年時,還要舉行致祭儀式。以後,在每年的正月初三、清明節、七月十五、十月初一,親人們都要上墳祭奠死者,給老人送些紙錢,在墳前說說話,讓老人在那個世界不至於太孤單寂寞。

每逢七天和百日、周年時,還要舉行致祭儀式。以後,在每年的正月初三、清明節、七月十五、十月初一,親人們都要上墳祭奠死者,給老人送些紙錢,在墳前說說話,讓老人在那個世界不至於太孤單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