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達州大竹縣著力打造“川渝休閒旅遊目的地”

四川省大竹縣地處川東平行嶺谷地帶,在這裡,華鎣山、明月山、銅鑼山並肩而行,劃下一個巨大的“川”字。峰巒疊嶂的群山相互掩映,造就了溫潤的氣候,成就了豐沃的土地,鑄就了得天獨厚的旅遊資源。

陽春時節,來自廣安、達州、重慶等地的“追花客”們紛紛湧向達州市大竹縣。繁花似錦的竹城迎來了數十萬的遊客,也贏來了實實在在的經濟效益。隨著區位優勢的不斷擴大和核心競爭力的穩步提升,該縣鄉村旅遊的內容和形式也日漸呈現出多元化、精品化的特點。“二月團壩趕油菜花,三月廟壩觀桃花,四月周家賞梨花”已成為許多周邊遊客的每年必遊路線。

沿國道318線行駛途經東柳、朝陽2個鄉鎮,約半個多小時車程,便來到距縣城22公里處的國家3A級景區——五峰山國家森林公園。

走進大竹縣五峰山國家森林公園,一股濃郁的綠竹芳香伴著清新的空氣撲面而來,舉目四望,漫山遍野,盡是翠綠。據介紹,

景區內竹品種多達30余個,現有成片竹林6000餘畝,在川、渝、鄂、陝四省市的自然景區中,以竹林規模大、竹類品種多、植物多樣、生態優良而聲名鵲起。目前有植物432種;野生動物包括鳥類等122種,是一座當之無愧的自然寶庫。

飽吸幾口竹的芳香,再邁開隨著心情一起活絡的腳步,沿著蜿蜒的山道徒步前進。登上會峰樓,遠眺群山,俯瞰竹海,但見雲霧疊嶂,綠波茫茫,浩瀚綿延,百里勝景盡收眼底。

環顧四周,欣賞美景,久久不願離去。

沿著景區步道下山,道路旁青煙湖天青色的湖水閃爍著動人的波光,煞是惹人喜愛。遊客接待中心、民俗文化博物館、遊客步道和觀光車道的建設正如火如荼。

步遊竹海,難免稍感疲乏。在返回縣城的途中,“亞洲第一溫泉”海明湖溫泉正恭候遊客的光臨。

海明湖溫泉位於大竹縣朝陽鄉境內,距縣城約8公里,占地面積9800畝,溫泉單井日出水量高達11233噸,水溫超過52℃。無論出水量還是水質,目前亞洲範圍內仍未發現與其比肩者,因此被稱為“亞洲第一溫泉”。

如果想虔誠拜佛,距大竹縣城郊3公里的蓮印鄉天生村,川東佛教名刹淨土寺坐落於此。大竹佛教歷史源遠流長,明末時期的著名高僧、有“小釋迦”之稱的破山禪師便是大竹人。淨土寺的前身是唐武則天天授二年興建的復興寺,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

告別淨土寺,如果未能盡興,那麼“哈兒故里”清河古鎮便是一個絕佳的去處。清河鎮位於大竹縣北部,距離縣城22公里,這裡是抗日愛國將領范紹增(電視劇《傻兒師長》中主角“范哈兒”原型)故里。清河鎮幅員面積50.4平方公里,以“清河古鎮”、“將軍街”、“哨樓壪”馳名川東。

提起清河古鎮,不能不提及聞名的“將軍街”。這條貫穿場鎮的古街在明末清初便形成規模,整條街格調統一,風貌獨特,排列整齊,規模宏偉,全長385米,占地3.3萬平方米,建築面積2.9萬平方米,是四川省以及周圍省市保存最完好的中西合璧式古建築群,被譽為“國外沒有、國內少有、四川僅有”,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歷史價值和旅遊價值。

大竹人“愛吃”也“會吃”。不管是觀音的豆腐乾還是東柳的魚頭,都是遠近馳名的特色美食。但說起最能體現大竹特色的美食,便是大竹人突出一個“竹”字精心打造的竹筍宴,可謂一絕。背靠著五峰山這樣一座天然食材寶庫,善於捕捉商機的大竹人充分利用筍的烹飪特點,創造出了花樣百出的“竹筍大餐”。

在五峰山竹筍宴的菜單上,各種“竹肴”讓人目不暇接:涼菜有火腿筍片、酸辣竹蓀蛋、玉筍脆肚、醬燒筍丁、蝦仁筍花等,熱菜有土雞蛋炒竹毛肚、筍燕鮮貝、吉慶魚花、冬筍鳳翅、竹蓀燉雞、玉筍鴨卷、五彩筍絲等。閒暇時,呼朋引伴、召喚親友來上這麼一桌,色香味形各異的“竹筍大餐”風格清新、風味獨特,讓人垂涎三尺,過齒留香,大呼過癮。

說到傳統美食,就不得不說一說大竹家喻戶曉的特產——醪糟。對於醪糟,大竹人總是懷有一種特殊的情結,無論是求學的遊子還是旅居的客商,最懷念的莫過於家鄉醪糟煮的荷包蛋。大竹醪糟源自於漢代,清光緒年間已聞名遐邇,享譽川內外,如今更已成為中國醪糟的第一品牌。

近年來,大竹縣始終堅持“市場導向、政府推動、社會參與、區域協作”的思路,突出“養生”和“休閒度假”兩大主攻方向,深入挖掘溫泉、古鎮、竹海等資源,積極推進旅遊、生態、文化資源的整合,構建吃、住、遊、購、娛、養、療、健旅遊鏈,著力打造“川渝休閒旅遊目的地”。(唐莉 王曉林 程一凡)

海明湖溫泉位於大竹縣朝陽鄉境內,距縣城約8公里,占地面積9800畝,溫泉單井日出水量高達11233噸,水溫超過52℃。無論出水量還是水質,目前亞洲範圍內仍未發現與其比肩者,因此被稱為“亞洲第一溫泉”。

如果想虔誠拜佛,距大竹縣城郊3公里的蓮印鄉天生村,川東佛教名刹淨土寺坐落於此。大竹佛教歷史源遠流長,明末時期的著名高僧、有“小釋迦”之稱的破山禪師便是大竹人。淨土寺的前身是唐武則天天授二年興建的復興寺,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

告別淨土寺,如果未能盡興,那麼“哈兒故里”清河古鎮便是一個絕佳的去處。清河鎮位於大竹縣北部,距離縣城22公里,這裡是抗日愛國將領范紹增(電視劇《傻兒師長》中主角“范哈兒”原型)故里。清河鎮幅員面積50.4平方公里,以“清河古鎮”、“將軍街”、“哨樓壪”馳名川東。

提起清河古鎮,不能不提及聞名的“將軍街”。這條貫穿場鎮的古街在明末清初便形成規模,整條街格調統一,風貌獨特,排列整齊,規模宏偉,全長385米,占地3.3萬平方米,建築面積2.9萬平方米,是四川省以及周圍省市保存最完好的中西合璧式古建築群,被譽為“國外沒有、國內少有、四川僅有”,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歷史價值和旅遊價值。

大竹人“愛吃”也“會吃”。不管是觀音的豆腐乾還是東柳的魚頭,都是遠近馳名的特色美食。但說起最能體現大竹特色的美食,便是大竹人突出一個“竹”字精心打造的竹筍宴,可謂一絕。背靠著五峰山這樣一座天然食材寶庫,善於捕捉商機的大竹人充分利用筍的烹飪特點,創造出了花樣百出的“竹筍大餐”。

在五峰山竹筍宴的菜單上,各種“竹肴”讓人目不暇接:涼菜有火腿筍片、酸辣竹蓀蛋、玉筍脆肚、醬燒筍丁、蝦仁筍花等,熱菜有土雞蛋炒竹毛肚、筍燕鮮貝、吉慶魚花、冬筍鳳翅、竹蓀燉雞、玉筍鴨卷、五彩筍絲等。閒暇時,呼朋引伴、召喚親友來上這麼一桌,色香味形各異的“竹筍大餐”風格清新、風味獨特,讓人垂涎三尺,過齒留香,大呼過癮。

說到傳統美食,就不得不說一說大竹家喻戶曉的特產——醪糟。對於醪糟,大竹人總是懷有一種特殊的情結,無論是求學的遊子還是旅居的客商,最懷念的莫過於家鄉醪糟煮的荷包蛋。大竹醪糟源自於漢代,清光緒年間已聞名遐邇,享譽川內外,如今更已成為中國醪糟的第一品牌。

近年來,大竹縣始終堅持“市場導向、政府推動、社會參與、區域協作”的思路,突出“養生”和“休閒度假”兩大主攻方向,深入挖掘溫泉、古鎮、竹海等資源,積極推進旅遊、生態、文化資源的整合,構建吃、住、遊、購、娛、養、療、健旅遊鏈,著力打造“川渝休閒旅遊目的地”。(唐莉 王曉林 程一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