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我要上班了,你卻不肯接受奶瓶?!怎麼辦?怎麼辦?怎麼辦?

關於奶粉媽媽和母乳媽媽的爭論似乎各個國家都有,

還是和昨天一樣,一個奶粉公司拍的搞笑視頻揭示了一個淺顯的道理:無論我們的信仰是什麼,我們都首先是父母。點藍字看我另一公眾號發的推文:奶粉媽媽和母乳媽媽“幹起來了”!結局,卻暖哭了。。。。

再感歎一下,奶粉公司真有錢!TTMD有錢了!各種廣告專題片換著花樣拍。羡慕嫉妒恨啊!

我對奶粉真沒偏見,奶粉公司拍的片子如果三觀正也會看的眼淚嘩嘩。看到奶粉奶瓶奶嘴就皺眉頭,

那才是歧視。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信仰,不強加給別人,我寫的你認同就會心一笑,不認同就當看了個笑話,兼聽則明總沒錯。

說正事:什麼時候我們母乳也有贊助商,給我們拍點宣傳片微電影啥的呢?

馬雲,李彥宏,馬化騰,聽到母乳媽媽給你們瘋狂打call嗎?

我的微信是YWWN7579,歡迎你們找我哈!我一定提供如假包換的貌美如花的各種氣質的母乳媽媽給你們拍一部真實的感人的牛逼的有氣質的母乳餵養宣傳片!

今天我們來說說:媽媽上班後孩子不吃奶瓶?怎麼破?

有奶奶說:“怕將來ta媽媽上班後孩子不吃奶瓶,所以乾脆現在就吃奶粉。反正幾個月ta媽媽就要上班了。”這是我聽過最匪夷所思但是確實存在的事實。

這樣的擔心,如同擔心:“怕離婚所以不要結婚吧”一樣可笑。

在一個月之內的嬰兒,即便採用母乳瓶喂,都一樣會造成寶寶的乳☆禁☆頭混淆或流量混淆。

從而不吃媽媽的乳☆禁☆頭,媽媽的奶自然越來越少。所以六個月的寶寶親喂是最好的方式,我們一定要記住“母乳餵養不僅僅是給寶寶營養,還是一種最好的親子方式。”而母乳能帶給寶寶的健康基礎在這裡就不再贅述。

如果是因為媽媽偶爾要出門,我們的建議是:讓家人帶上寶寶隨行,需要時把寶寶抱給你,而不是把寶寶留在家裡。寶寶並不會妨礙你出入任何地方,

你只需要提前在目的地周圍安頓好寶寶和家人即可。中途寶寶有需要你只需要在指定地點和家人會面,一般十幾分鐘就能給寶寶奉上一餐,何樂而不為呢。

一句話:因噎廢食要不得!

媽媽上班了,寶寶會吃奶瓶嗎?

當年老大時我準備上班前一周,

就開始嘗試把母乳吸出來瓶喂,每天在寶寶清醒、昏昏欲睡、餓的時候都嘗試一下,結果是:無論什麼情況下,只要是媽媽拿來的就是不吃!

一度婆婆也非常擔心,怕我去上班後寶寶不吃奶瓶會不會營養不夠,雖然已經添加了輔食(一天2-3次輔食),但是一歲之內母乳依然是寶寶的主食。

去上班的那天,早晨八點多親喂一頓後和米蘇揮手再見,告訴她“媽媽要去上班了,下班再回來陪你哦。”然後梳妝打扮提上久違的通勤包出門(儀式感)。

按照平時的習慣,10點奶奶給了輔食,12點多要給母乳了,我12:30打電話回去,奶奶欣喜的說:“吃了,吃了!看了一圈媽媽不在就抱著奶瓶吃了。”那一刻我發現,原來事情沒有想像的那麼複雜嘛。

不要以為孩子什麼都不懂,其實即便只有幾個月的寶寶都已經懂得很多事情,如果ta確認媽媽真的不在,有的也會哭一會看看能不能喚回媽媽,因為以往哭了媽媽總是會出現,但是多嘗試幾次,她發現奶瓶裡也是媽媽的味道,只是奶嘴感受不同,媽媽確實規律性的不在,也一樣會接受啦。

出門的時候一定要穿的與平時不同,並且有儀式感的和寶寶再見哦。不要悄悄的走。不要讓寶寶產生媽媽拋棄ta的感覺,寶寶的分離焦慮也會少一些。當然,如果可以讓家人把寶寶抱到單位附近,中午趁吃飯出來親喂,那是最好的選擇啦。

退而求其次,寶寶懂的!

各種方法都試了,寶寶就是不接受奶瓶。

恩,特別固執的寶寶也是有的,誰讓媽媽給的感覺太好,媽媽的懷抱太溫暖呢。冰冷的奶瓶沒有媽媽的體香沒有媽媽的溫度沒有媽媽溫柔的目光,怎麼能替代媽媽呢。這個時候不要著急,試試學飲杯,試試勺子喂,試試用母乳沖調輔食,試試在寶寶昏昏欲睡的時候把奶嘴放入嘴巴,都是方法。

還有一個辦法,據說對有的寶寶有效,重點是熱到37度的溫饅頭,灑上幾滴帶著媽媽味道的母乳在饅頭上,你也可以試試,雖然這也是視覺欺騙,但是總比冰冷的奶瓶好,至少形似吧:

此照片使用已獲得 “母愛三十七度”授權,其它照片來自網路

寶寶接受了母乳瓶喂,需要注意啥?

記得在PCP培訓上,老師問:“如果是母乳瓶喂,和親喂卻流出來的是牛奶,你選擇哪個?”

大家都糾結起來。

新手媽媽可能不理解這種糾結,母乳比瓶喂辛苦啊,母乳好不就是營養高嗎?如果可以母乳瓶喂那不是省事又保障健康?

但是母乳超過半年以上的媽媽都會感受到:“母乳的辛苦沒有幸福多。是讓媽媽可以心情愉悅享受親子時光的美好留念。”

所以,如果你是一個想自然離乳的媽媽,那麼上班前,下班後的親喂時光必不可少。不要因為寶寶接受奶瓶了就乾脆配方粉餵養了。

上班後寶寶夜醒增多,是母乳不夠了嗎?

上班後寶寶的夜醒有可能增加,這是因為寶寶白天都沒有見到媽媽只能夜晚表達思念。躺喂和自助奶都是既能滿足寶寶,又不太影響媽媽的好辦法。

增加下班後的高品質陪伴也會讓寶寶緩解思念。

也有的媽媽上班後壓力增大泌乳下降,寶寶用夜晚頻繁吸乳幫媽媽追奶。因為夜晚泌乳素的分泌更高。

這個確實很多媽媽會遇到,更大的工作壓力,老闆的壓榨,同事的小鞋,對背奶的不支援,都會讓媽媽壓力大,泌乳素分泌受影響,從而泌乳減少。媽媽只能通過調整心情,和老闆同事溝通獲得支持,如果賺的錢除去路費餐費保姆費還不夠奶粉錢,那辭職也不是不可以。總之,背奶媽媽確實很辛苦!但是每一滴母乳都有意義!不要輕易放棄。可以通過增加擠奶頻率,學習背奶技巧(刺激乳☆禁☆頭激發奶陣)等各種方式提升奶量,之前我們都有背奶微課大家可以學習:加入男友會,所有過往微課入口

如果醒來的次數太多媽媽感覺非常困擾,以至於影響了第二天的上班和心情,那麼嘗試寶寶醒來後讓家人哄一下, 不要每次醒來習慣性用乳☆禁☆房安撫,也是可以嘗試的方法。這個時候爸爸或者奶奶姥姥與媽媽同床睡眠的人安撫寶寶非常關鍵。

至於如何確認寶寶是否在你上班後還繼續獲得了足夠的營養,手機下載一個生長曲線APP,定時記錄寶寶的身高體重,就能避免人為的以為不夠營養,有科學的參考,只要寶寶生長曲線符合標準(不是低於50%就是不正常哦,50%是平均值,沒必要追求寶寶一定在平均值之上),那麼媽媽就可以安心上班啦!

工作奶娃兩不誤,你做得到!

·END·

本月母指+導樂執業培訓正在全國範圍內招募免費實習媽媽,如果您在孕期或者哺乳期可以關注本文:招募20個全國孕媽媽:免費提供導樂和母乳指導服務,讓你擁有夢幻般的分娩與哺乳體驗!

點閱讀原文有男姐同款時尚哺乳裝和嬰兒繪本哦

”然後梳妝打扮提上久違的通勤包出門(儀式感)。

按照平時的習慣,10點奶奶給了輔食,12點多要給母乳了,我12:30打電話回去,奶奶欣喜的說:“吃了,吃了!看了一圈媽媽不在就抱著奶瓶吃了。”那一刻我發現,原來事情沒有想像的那麼複雜嘛。

不要以為孩子什麼都不懂,其實即便只有幾個月的寶寶都已經懂得很多事情,如果ta確認媽媽真的不在,有的也會哭一會看看能不能喚回媽媽,因為以往哭了媽媽總是會出現,但是多嘗試幾次,她發現奶瓶裡也是媽媽的味道,只是奶嘴感受不同,媽媽確實規律性的不在,也一樣會接受啦。

出門的時候一定要穿的與平時不同,並且有儀式感的和寶寶再見哦。不要悄悄的走。不要讓寶寶產生媽媽拋棄ta的感覺,寶寶的分離焦慮也會少一些。當然,如果可以讓家人把寶寶抱到單位附近,中午趁吃飯出來親喂,那是最好的選擇啦。

退而求其次,寶寶懂的!

各種方法都試了,寶寶就是不接受奶瓶。

恩,特別固執的寶寶也是有的,誰讓媽媽給的感覺太好,媽媽的懷抱太溫暖呢。冰冷的奶瓶沒有媽媽的體香沒有媽媽的溫度沒有媽媽溫柔的目光,怎麼能替代媽媽呢。這個時候不要著急,試試學飲杯,試試勺子喂,試試用母乳沖調輔食,試試在寶寶昏昏欲睡的時候把奶嘴放入嘴巴,都是方法。

還有一個辦法,據說對有的寶寶有效,重點是熱到37度的溫饅頭,灑上幾滴帶著媽媽味道的母乳在饅頭上,你也可以試試,雖然這也是視覺欺騙,但是總比冰冷的奶瓶好,至少形似吧:

此照片使用已獲得 “母愛三十七度”授權,其它照片來自網路

寶寶接受了母乳瓶喂,需要注意啥?

記得在PCP培訓上,老師問:“如果是母乳瓶喂,和親喂卻流出來的是牛奶,你選擇哪個?”

大家都糾結起來。

新手媽媽可能不理解這種糾結,母乳比瓶喂辛苦啊,母乳好不就是營養高嗎?如果可以母乳瓶喂那不是省事又保障健康?

但是母乳超過半年以上的媽媽都會感受到:“母乳的辛苦沒有幸福多。是讓媽媽可以心情愉悅享受親子時光的美好留念。”

所以,如果你是一個想自然離乳的媽媽,那麼上班前,下班後的親喂時光必不可少。不要因為寶寶接受奶瓶了就乾脆配方粉餵養了。

上班後寶寶夜醒增多,是母乳不夠了嗎?

上班後寶寶的夜醒有可能增加,這是因為寶寶白天都沒有見到媽媽只能夜晚表達思念。躺喂和自助奶都是既能滿足寶寶,又不太影響媽媽的好辦法。

增加下班後的高品質陪伴也會讓寶寶緩解思念。

也有的媽媽上班後壓力增大泌乳下降,寶寶用夜晚頻繁吸乳幫媽媽追奶。因為夜晚泌乳素的分泌更高。

這個確實很多媽媽會遇到,更大的工作壓力,老闆的壓榨,同事的小鞋,對背奶的不支援,都會讓媽媽壓力大,泌乳素分泌受影響,從而泌乳減少。媽媽只能通過調整心情,和老闆同事溝通獲得支持,如果賺的錢除去路費餐費保姆費還不夠奶粉錢,那辭職也不是不可以。總之,背奶媽媽確實很辛苦!但是每一滴母乳都有意義!不要輕易放棄。可以通過增加擠奶頻率,學習背奶技巧(刺激乳☆禁☆頭激發奶陣)等各種方式提升奶量,之前我們都有背奶微課大家可以學習:加入男友會,所有過往微課入口

如果醒來的次數太多媽媽感覺非常困擾,以至於影響了第二天的上班和心情,那麼嘗試寶寶醒來後讓家人哄一下, 不要每次醒來習慣性用乳☆禁☆房安撫,也是可以嘗試的方法。這個時候爸爸或者奶奶姥姥與媽媽同床睡眠的人安撫寶寶非常關鍵。

至於如何確認寶寶是否在你上班後還繼續獲得了足夠的營養,手機下載一個生長曲線APP,定時記錄寶寶的身高體重,就能避免人為的以為不夠營養,有科學的參考,只要寶寶生長曲線符合標準(不是低於50%就是不正常哦,50%是平均值,沒必要追求寶寶一定在平均值之上),那麼媽媽就可以安心上班啦!

工作奶娃兩不誤,你做得到!

·END·

本月母指+導樂執業培訓正在全國範圍內招募免費實習媽媽,如果您在孕期或者哺乳期可以關注本文:招募20個全國孕媽媽:免費提供導樂和母乳指導服務,讓你擁有夢幻般的分娩與哺乳體驗!

點閱讀原文有男姐同款時尚哺乳裝和嬰兒繪本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