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連環秘計,三億現金不翼而飛,堪稱日本最完美犯罪,至今未破獲

今天,日新月異的技術使得大部分的犯罪無所遁形,然而一些已經逝去的犯罪由於年代久遠和技術限制,至今仍未能破獲,兇手依舊逍遙法外,值得我們今天的人時刻保持警覺。

時間來到1968年,12月10日,日本東京都府中市發生一起現金搶劫事件。其手段之完美,涉案金額之巨大被稱為日本迄今為止被盜金額最大的案件。

事情是這樣的,12月6日(日本昭和43年)日本信託銀行(現在的三菱UFJ信託銀行)國分寺支行經理突然收到一封恐嚇信,在信裡,疑犯要求銀行派一名女職員在第二天(12月7日)下午5點前將300萬日元送到指定地點。否則就炸掉該經理的家。當天警方在犯人指定的地點佈置了50名警員,然而犯人並沒有出現。

就在大家都認為這是一出惡作劇的時候,12月10日,也就是恐嚇信事件四天后,

早上9點30分左右,一輛日產運鈔車裝著2億9430萬7500日元由日本信託銀行國分寺支行出發前往東京芝浦電氣(現在的東芝)府中工廠。這些錢是工人的年終獎,被分別裝在三個保險箱中。

在日本,每年的12月10日是“年底特別警戒”的頭一天,因此這天警力大都分散部署在市內各個重要場所,

俗語說最危險的地方也就是最安全的地方,犯罪分子顯然熟知這條邏輯,他把犯罪定在這一天,除了膽大包天之外,其囂張氣焰也可謂達到頂點。

當運鈔車經過府中監獄後面府中市榮町學苑路的時候被一名騎摩托車的男“員警”攔下。運鈔車司機打開車窗問發生了什麼情況,男“員警”回答“你們銀行巢鴨分行行長的家被人放了炸彈,

剛接到通知你們這輛車也有問題,要檢查一下”。運鈔車上的人都知道4天前的恐嚇信事件於是都下了車。

男子爬上運鈔車後引燃藏在身上的煙霧彈,大叫“要爆炸了,快逃啊”,然後駕駛運鈔車在眾目睽睽之下揚長而去。正當銀行職員們讚歎“員警”果敢舉動的時候,

突然發現“員警”留在現場的摩托車不大對勁,這才知道受騙上當了。

東京警方行動也不可謂不迅速,僅僅20分鐘後,東京全域進入緊急狀態所有警力出動搜捕犯人,然而,罪犯明顯是有備而來,他在途中不止一次的更換車輛。由於當時街道沒有發達的監控系統,罪犯的蹤跡最終不得而知。

在此後,警方展開了長達7年的調查,調查共花掉9億日圓,是丟失的錢的3倍。由於罪犯留下了太多證物(120件),而又都是被大量複製的廉價商品,所以員警花了許多時間去分析,直接導致調查進展緩慢。後來許多跡象顯示,罪犯故意留下許多證物,甚至是有誤導性的雜誌和報紙。最終警方只找到了運鈔車和保險箱,和罪犯放棄運鈔車後所開的紅色汽車。

根據車上留下的蛛絲馬跡,警方認為有至少2人參與作案,其中一名為女性,可能都是年輕人。警方還找到多名嫌疑人,但大多數都有不在場證明,而且警方也沒有充分的證據。雖然案子已經過去了45年,但有關此案的文學作品、影視作品依然層出不窮。六十年代的3億日元相當於今天30億日元,大約4億人民幣。

最近一部相關電影史2006年的《初戀》,影片中把本案與當時風起雲湧的罷工和學生運動聯繫在一起,認為本案是學生組織做的,而學生組織中有些是“官二代”,所以政府最後只好將本案擱置下來。但也不能不說,這不過是影視作品對未知事件的感官臆測,當不得真。

在此後,警方展開了長達7年的調查,調查共花掉9億日圓,是丟失的錢的3倍。由於罪犯留下了太多證物(120件),而又都是被大量複製的廉價商品,所以員警花了許多時間去分析,直接導致調查進展緩慢。後來許多跡象顯示,罪犯故意留下許多證物,甚至是有誤導性的雜誌和報紙。最終警方只找到了運鈔車和保險箱,和罪犯放棄運鈔車後所開的紅色汽車。

根據車上留下的蛛絲馬跡,警方認為有至少2人參與作案,其中一名為女性,可能都是年輕人。警方還找到多名嫌疑人,但大多數都有不在場證明,而且警方也沒有充分的證據。雖然案子已經過去了45年,但有關此案的文學作品、影視作品依然層出不窮。六十年代的3億日元相當於今天30億日元,大約4億人民幣。

最近一部相關電影史2006年的《初戀》,影片中把本案與當時風起雲湧的罷工和學生運動聯繫在一起,認為本案是學生組織做的,而學生組織中有些是“官二代”,所以政府最後只好將本案擱置下來。但也不能不說,這不過是影視作品對未知事件的感官臆測,當不得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