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西方國家在全球化上“退、縮、反、逆”,中國用“一帶一路”引領進步潮流

作為十九大後的首次重要出訪,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APEC之行吸引了全球的目光。細心的人們或許會發現,在多個雙邊或多邊場合,習近平都談到了“一帶一路”。比如在出席亞太經合組織工商領導人峰會時發表的主旨演講中,

他指出,“一帶一路”倡議源自中國,更屬於世界;根植於歷史,更面向未來。民心相通是“一帶一路”行穩致遠的重要基礎,貫穿其中的就是以“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為核心的絲路精神。為什麼要強調“絲路精神”?中國如何加強與各國、各地區的人文交流?11月8日,由上海市世界史學會、上海市俄羅斯東歐中亞學會、上海歐洲學會、上海社會科學院國際問題研究所聯合舉辦的“絲路精神與文明交流”學術研討會在上海社科院舉行。

研討會現場。 王珍 攝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樣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閡、文明互鑒超越文明衝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優越。

上海市社聯學會處處長王克梅認為,“一帶一路”是中國全面對外開放的升級版,是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重要組成部分。當前,歐美等西方國家在全球化上“退、縮、反、逆”,而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為國際社會帶來了新鮮空氣,掀起了新的進步潮流。“一帶一路”不僅是一條經貿合作通道,更是一條文明交流之路。古代絲綢之路將燦爛輝煌的幾大文明連接起來,促進了經濟和文化繁榮發展,
積累了珍貴的文明財富。努力發掘“一帶一路”沿線地區國家文明的時代價值,使其在交流互鑒中發揚光大,是對古絲路精神的傳承,是文化自信的體現。同時,堅持弘揚“絲路精神”也彰顯了綿延5000多年中華文明的內涵和特色,為文明交流互鑒貢獻中國價值,對於推動文明交流互鑒具有重要意義。

上海市世界史學會會長潘光作了主旨發言。潘光指出,古代絲路精神是商品、文化、技術的交流,

而“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很好地概括了現代的絲路精神。他同時指出,人類文明的多樣性決定了不同文明涵蓋區域之間存在連接地帶或斷裂帶,因此在文明交流過程中既包括交融、交匯,也包括摩擦與衝突。但交融、交匯是主流,摩擦、衝突是支流。消除摩擦、避免衝突的有效路徑是文明對話,其基礎是消除不同宗教和民族之間的誤解和偏見,
特別要防止極端思想影響青少年。只有這樣,才能推動不同文明核心價值觀之間的對話。

在交流發言中,多位學者圍繞中俄人文交流、“一帶一路”與中國絲路學的振興、歐亞文明對話等進行了深入討論。

上海市俄羅斯東歐中亞學會副會長、上海外國語大學俄羅斯研究中心主任汪甯指出,近幾年來,中俄人文合作力度非常大、項目非常多、範圍非常廣。兩國高層均十分重視人文合作機制。中俄民間往來也越來越密切,兩國的文化、產品、品牌、教育、語言等元素正越來越被對方民眾所接受。上海市俄羅斯東歐中亞學會副秘書長、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俄羅斯中亞研究中心副主任強曉雲指出,隨著“一帶一路”不斷推進,對人文合作、文明交流提出了更高要求。歐亞地區在人文領域也出現一些新動向,包括民族主義思潮抬頭、民粹主義思潮的進一步加強等。對中國來說,增信釋疑是人文合作的總目標,而這並非短期就能收到成效。中國應該繼續堅持平等對待和坦誠交流的原則,同時重視新媒體的作用,以年輕人能夠接受的語言和方式進行溝通。上海外國語大學歐盟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上海歐洲學會學術研究部主任忻華指出,中歐關係需要進一步加強文明對話。一方面,中國要豐富思想資源、理論資源、對話資源,更好地與歐洲開展交流。另一方面,在投資、貿易和商務合作中,要通過對話與溝通化解歐洲個人主義與中國集體主義的分歧、歐洲自由主義與中國權威主義的分歧、歐洲理想主義與中國現實主義的分歧、歐洲後現代主義與中國現代主義的分歧。

上海外國語大學絲路戰略研究所所長馬麗蓉圍繞構建中國的“絲路學”作了發言。她指出,“絲路學”的根基是史學,是對區域、國別、問題進行研究。現在,美歐關於“絲路學”的名家和名作不斷湧現,但中國的研究仍是碎片化的,“一帶一路”再次把中國的“絲路學”建構提到議事日程上來。自“一帶一路”提出以來,中國“絲路學”研究掀起了一輪研究熱潮,但也面臨一些挑戰。從外部挑戰看,其一,全球“絲路學”西方中心闡述框架對中國“絲路學”話語體系有解構作用;其二,西方的智庫時常炒作中國議題,將其政治化。從內部挑戰看,其一,學界對“絲路學”的認知還有所欠缺;其二,“絲路學”具有“雙核”特質,即包括理論研究和實證研究兩方面,但是國內不少研究往往只重一面,沒有將兩者結合起來。她建議應從三方面振興中國的“絲路學”,第一,加強著書立說,既要注重理論借鑒,也要做好實證分析;第二,在深度的實證和國別研究中,加強建言獻策,注重績效評估和經驗總結;第三,打造絲路學術共同體,彰顯“學術中國”的文化自信。

上海社科院歷史所所長王健分析了“絲路精神”與“一帶一路”的關係。“和平合作”是“一帶一路”的基本條件和基本前提;“開放包容”是“一帶一路”的本質要求;“互學互鑒”是“一帶一路”的價值追求;“互利共贏”是“一帶一路”的最終目標,即構建利益、責任和命運共同體。民心相通的最高層次是認同,但卻是很難立馬見到效果的。他認為,認同分為三種,即回應性認同、功能性認同、歸宿性認同。歸宿性認同是一種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而歷史記憶確實會對歸宿性認同產生影響。當然,歷史記憶不僅包括衝突性記憶,也包括一致性記憶。

與會者還就“一帶一路”推進中的宗教對話、中國對外交往等議題展開討論。

上海社科院國際問題研究所副所長余建華在會議總結中談到,兩千多年前,陸上與海路多條 “絲綢之路”的開闢,不僅構架起東西方文明交匯的橋樑,而且成為連接亞歐非幾大文明的人文經貿交流通道,推動人類歷史和世界文明車輪的前進。當今中國提出共建“一帶一路”的倡議,得到國際多方共鳴與回應,一系列早期成果收穫正在顯現。但也要看到,從歷史到現實,亞歐非大陸各地區、各國家、各民族以及形形色色的不同社會政治力量之間,矛盾衝突、對立爭鬥乃至戰爭此起彼伏。民心相通是“一帶一路”建設的社會根基,為“五通”(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中最為根本、最需持久努力而逐漸見效的一環。相關各方要在共商共建共用的原則上有效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推進人類文明進步,必須傳承與弘揚“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的絲路精神,促進人文交流更加廣泛深入,不同文明互鑒共榮,各國人民在對話溝通、相知相交、友好合作中構建利益、責任和命運共同體,在各地區各國的和平安寧、繁榮發展中實現互利共贏。

本次會議為“上海市社聯第十一屆學會學術活動月” 跨學會學術活動項目之一。

(欄目郵箱:shhgcsxh@163.com)

題圖來源:視覺中國 欄目主編:王珍 圖片編輯:徐佳敏兩國高層均十分重視人文合作機制。中俄民間往來也越來越密切,兩國的文化、產品、品牌、教育、語言等元素正越來越被對方民眾所接受。上海市俄羅斯東歐中亞學會副秘書長、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俄羅斯中亞研究中心副主任強曉雲指出,隨著“一帶一路”不斷推進,對人文合作、文明交流提出了更高要求。歐亞地區在人文領域也出現一些新動向,包括民族主義思潮抬頭、民粹主義思潮的進一步加強等。對中國來說,增信釋疑是人文合作的總目標,而這並非短期就能收到成效。中國應該繼續堅持平等對待和坦誠交流的原則,同時重視新媒體的作用,以年輕人能夠接受的語言和方式進行溝通。上海外國語大學歐盟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上海歐洲學會學術研究部主任忻華指出,中歐關係需要進一步加強文明對話。一方面,中國要豐富思想資源、理論資源、對話資源,更好地與歐洲開展交流。另一方面,在投資、貿易和商務合作中,要通過對話與溝通化解歐洲個人主義與中國集體主義的分歧、歐洲自由主義與中國權威主義的分歧、歐洲理想主義與中國現實主義的分歧、歐洲後現代主義與中國現代主義的分歧。

上海外國語大學絲路戰略研究所所長馬麗蓉圍繞構建中國的“絲路學”作了發言。她指出,“絲路學”的根基是史學,是對區域、國別、問題進行研究。現在,美歐關於“絲路學”的名家和名作不斷湧現,但中國的研究仍是碎片化的,“一帶一路”再次把中國的“絲路學”建構提到議事日程上來。自“一帶一路”提出以來,中國“絲路學”研究掀起了一輪研究熱潮,但也面臨一些挑戰。從外部挑戰看,其一,全球“絲路學”西方中心闡述框架對中國“絲路學”話語體系有解構作用;其二,西方的智庫時常炒作中國議題,將其政治化。從內部挑戰看,其一,學界對“絲路學”的認知還有所欠缺;其二,“絲路學”具有“雙核”特質,即包括理論研究和實證研究兩方面,但是國內不少研究往往只重一面,沒有將兩者結合起來。她建議應從三方面振興中國的“絲路學”,第一,加強著書立說,既要注重理論借鑒,也要做好實證分析;第二,在深度的實證和國別研究中,加強建言獻策,注重績效評估和經驗總結;第三,打造絲路學術共同體,彰顯“學術中國”的文化自信。

上海社科院歷史所所長王健分析了“絲路精神”與“一帶一路”的關係。“和平合作”是“一帶一路”的基本條件和基本前提;“開放包容”是“一帶一路”的本質要求;“互學互鑒”是“一帶一路”的價值追求;“互利共贏”是“一帶一路”的最終目標,即構建利益、責任和命運共同體。民心相通的最高層次是認同,但卻是很難立馬見到效果的。他認為,認同分為三種,即回應性認同、功能性認同、歸宿性認同。歸宿性認同是一種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而歷史記憶確實會對歸宿性認同產生影響。當然,歷史記憶不僅包括衝突性記憶,也包括一致性記憶。

與會者還就“一帶一路”推進中的宗教對話、中國對外交往等議題展開討論。

上海社科院國際問題研究所副所長余建華在會議總結中談到,兩千多年前,陸上與海路多條 “絲綢之路”的開闢,不僅構架起東西方文明交匯的橋樑,而且成為連接亞歐非幾大文明的人文經貿交流通道,推動人類歷史和世界文明車輪的前進。當今中國提出共建“一帶一路”的倡議,得到國際多方共鳴與回應,一系列早期成果收穫正在顯現。但也要看到,從歷史到現實,亞歐非大陸各地區、各國家、各民族以及形形色色的不同社會政治力量之間,矛盾衝突、對立爭鬥乃至戰爭此起彼伏。民心相通是“一帶一路”建設的社會根基,為“五通”(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中最為根本、最需持久努力而逐漸見效的一環。相關各方要在共商共建共用的原則上有效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推進人類文明進步,必須傳承與弘揚“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的絲路精神,促進人文交流更加廣泛深入,不同文明互鑒共榮,各國人民在對話溝通、相知相交、友好合作中構建利益、責任和命運共同體,在各地區各國的和平安寧、繁榮發展中實現互利共贏。

本次會議為“上海市社聯第十一屆學會學術活動月” 跨學會學術活動項目之一。

(欄目郵箱:shhgcsxh@163.com)

題圖來源:視覺中國 欄目主編:王珍 圖片編輯:徐佳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