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趙文卓《蕩寇風雲》沒有火,是因為曲解了戚繼光的戰績?

原來的名叫《戰神戚繼光》後來出來的時候變成了《蕩寇風雲》戰神戚繼光是感覺有種英雄氣概,而蕩寇風雲,感覺跟人民的名義似的,一下塌了下來。並沒有體現出戚繼光的英雄氣概,

感覺戚繼光的成功是靠運氣,一下子把戚繼光拉下神壇。

作為歷史題材的主旋律影片已經屬於很不錯了。最大的缺點是沒有展現出戚繼光的戰術,尤其是戚家軍獨特的戰術小組和武器對倭寇壓倒性優勢。在最後的大戰中戚家軍完全是僥倖得勝。

提起戚繼光,無不熱血沸騰,倍感自豪。他是明代的抗倭名將,是不折不扣的民族英雄,他以卓越的指揮才能率領親手組建的戚家軍,徹底平定了東南沿海的長期倭患,為明帝國乾淨俐落地剔除掉蠶食邊疆的蛀蟲,功勳卓著,聲名遠播。戚繼光總結了練兵經驗和治軍方略,寫下《紀效新書》這本軍事專著,對明軍的革新和兵種的協同作戰具有極大的參考意義。

戚繼光可以說是大明帝國救危紓難的最大功臣,

是大明帝國免於受外邦欺淩的軍事奇才,雖不能稱王封侯,但入閣拜相的資歷還是足夠的,然而,這樣的國家柱石,卻從未進入過大明王朝的政治中樞,從未參與過國家大政方針的謀劃和制定,從未與群臣一起跪拜廟堂,向高高在上的皇帝山呼萬歲,實在令人匪夷所思。

戚繼光從福建總兵任上調往薊州時,以他的官職來說,最初是準備授他為“總理薊州軍務”,

以一介武夫而總攬全區部隊的指揮調度之權,必然會引發朝堂物議,最終不了了之,仍以總兵之職,在薊州經營達15年之久,大加整頓薊州武備。因與死去的首輔張居正過從甚密,被彈劾罷官三年,仍不能見諒于萬曆,鬱鬱寡歡,抱憾而死。

現在,列出資料來看下戚繼光這個非人般的戰績:

台州花街之戰:戚家軍斬首308顆,生擒2名倭首,其餘淹死和未割首的數目不詳.解救老百姓5000多名,

自己犧牲陳文清等3人。戰損比1:133!

白水洋之戰:我敵對比::1500對2000餘,全殲2000多名倭寇,斬首344顆,生擒5名倭首,解救老百姓1000多人,自己犧牲陳四等3人。戰損比1:667!

福建橫嶼島渡海之戰,消滅倭寇1000多名,斬首348顆,俘虜29名,解救百姓800多人。犧牲陳文彪等13人。戰損比1:77。

牛田之戰,擊潰數千名倭寇,斬首差不多700顆,自己無一人犧牲,解救老百姓900多名!

林墩之戰,燒死和淹死倭寇3000名左右,

斬首900多顆,解救百姓2000多人。此戰是戚家軍陣亡最多的一戰,陣亡人數達到69人。戰損比1:43。

福清葛塘之戰,消滅300多名倭寇,斬首150多顆,自己犧牲20人,戰損比1:15。

平海衛戰鬥,斬首2600多,解救百姓3000多人,己方犧牲金漁等16人。戰損比1:163。

……

各位看官老爺們,戚家軍的戰績也不止於此,但是相信大家都會被這個數位震撼了吧!在我看來,明朝戚家軍已經有了近現代軍隊的影子,這在當時是多麼不可思議的事情呀。再來看看戚繼光寫的《紀效新書》和《練兵實紀》總結出來的戚家軍身上除武器裝備外的近現代軍隊的特點:

佇列嚴謹,旗鼓分明,整齊劃一;

重視基層軍官帶兵和發號施令的作用,注重培養下一代將領;

反對軍隊私有,宣導軍隊國家化,以此提高戰鬥力;

注重士兵思想教育,讓士兵知道為何而戰;

紀律嚴明,賞罰分明。

明朝後期最著名的將領戚繼光將軍,平定東南倭寇後,隆慶元年(1567年),被任命為神機營副將,移師北方。隆慶二年(1568年)戚繼光開始大練兵,薊州、昌平、保定等地的士兵總兵官以下的官員都受戚繼光的節制。直到1582年,戚繼光駐守中國北大門長達十五年,其間他屢次擊敗北蠻,使北方騎兵不敢南下牧馬。

十五年間,戚繼光一方面修建長城,完備城防,一方面不懈練兵,針對北方少數民族騎兵的特點,創造了一套全新的“車營戰法”:每四人推一輛戰車戰車,車內放置拒馬器和火器。戰鬥時將戰車結成方陣馬步軍以戰車為掩護,先用火器進行遠距離攻擊敵人的騎兵,靠近後步兵使用拒馬器列於陣前,用長槍刺殺敵人,敵軍後退時派騎兵對其進行追擊。

戚將軍認為車營有五大好處:"凡攻戰用之環衛,一則可以束部伍,一則可以代甲胄,虜馬擁眾,無計可逼,此車之堪用一也。行則為陣,止則為營,以車為正,以馬為奇,進可以戰,退可以守,此車之堪用二也",等等。戚繼光建立了七個車營,每營裝備有重車、輕車。車兩頭設有長轅,兩頭皆可駕馬,可進可退。重車每輛裝火炮兩門,配備二十名士兵,其中正兵十名,兩名管馬,六名管炮,一名車長,一名舵手。另十名為騎兵,其中鳥銑手兼長刀手四名,兩名為藤牌手,兩名為钂把手,隊長、火兵各一名。輕車配備十名士兵。每營兵車一百二十八輛,官兵三千一百零九名。

這種戰法和現代的裝甲步兵戰法極其相似,都是借助戰車保護士兵,遠端打擊(火器)、中程打擊(弓箭)和肉搏武器(長槍)交替使用,與現代有裝甲集團軍的火炮摧毀、重機槍火力壓制、近身格鬥的立意完全一致,作戰理念非常先進。只是可惜,後來滿清八旗興盛之時,戚繼光將軍早已不在人世,其車營戰法也荒廢已久。否則,以戚將軍的車營戰法,揚長避短,正是八旗重裝騎兵的剋星,大明決不會敗給女真人。

戚繼光不僅僅是一名將領,還是傑出的軍事家和兵器家,他改造和發明了很多的武器,發明很多的戰車、戰船。他還在長城上創造了極具特色的軍事工程,進可攻退可守的空心敵臺。

然而這位名將、軍事家、民族英雄的晚年生活過的卻是相當淒涼。

萬曆十年明朝宰輔張居正死了,隨著他的死在明朝的政壇發生了重大的變革,而戚繼光之所以能夠屢立戰功,自然是離不開張居正的賞識和提拔。他們之間的私人關係也非常密切過,所以戚繼光首當其衝的受到牽連,這也使得戚繼光從輝煌的壯年步入了淒涼的晚年。

在張居正死後戚繼光便由薊鎮總兵調任為廣東總兵,看起來沒有多大的變動,但是實際上被萬曆帝趕出了京城,儘管有很多人請求萬曆帝將戚繼光留下,但萬曆帝不應,無奈戚繼光在部將、百姓的不舍中離開京城。後來在清算張居正最高☆禁☆潮的萬曆十二年,戚繼光希望可以保全榮譽而呈請退休,但是萬曆帝卻說戚繼光是張居正的黨羽,革其職位,就這樣戰功赫赫的戚繼光返回蓬萊老家。

就在這時戚繼光得到了弟弟病逝的消息,弟弟戚繼美也是名將,一直曾跟隨戚繼光四處征戰,後官至雲貴總兵,萬曆十一年戚繼美妻子病亡,後來又被罷官回鄉,隨後其子也暴病身亡。

當戚繼光趕回老家見家中的境況悲痛的號啕大哭,可是屋漏偏逢連夜雨,戚繼光的妻子王氏在這時攜財而走將其棄之,王氏原本也是賢慧通情達理之人,王氏還曾在大批倭寇突然來犯的危急時刻說服守城官兵、動員城中婦孺穿上軍服裝列於城上以空城計退敵。

由於王氏一直沒有為戚繼光生育子嗣,戚繼光便瞞著王氏納了三位小妾生了五孩子,王氏得知後異常的憤怒。戚繼光只好跪求原諒,後來戚繼光將小妾所生的兒子給王氏撫養,誰知兒子又夭折,而戚繼光也丟官去職落魄還鄉,王氏萬念俱灰之下拋下年老多病的戚繼光毅然離去。

後來貧困交加的戚繼光得了肺病而且久病不愈,甚至到最後連請大夫抓藥看病的錢都拿不出,此時的薊鎮烽煙正濃,蒙古兵不斷的前來進犯,就連意向懼怕的長昂部落也開始挑釁。河南道禦史傅光宅在戚繼光去世前三個月還上疏萬曆帝建議重新起用戚繼光,可是萬曆帝不僅沒有採納還對傅光宅進行了罰俸兩個月的處分。

萬曆十五年十二月一代名將戚繼光在淒涼和孤獨中與世長辭,滿洲鐵騎在三十年後餘薩爾滸戰勝明朝。

如果喜歡這樣的內容,不妨關注野史“小女子”吧!更多歷史奇聞異事,第一時間送達。

甲午戰爭奇聞:吃大米吃死的日軍,比陣亡的還多

劉協雖是傀儡皇帝,卻是史上的好結局皇帝,後人移居日本成貴族

岳飛被殺後,為啥10萬岳家軍竟沒有一人造反替嶽飛報仇?

但是相信大家都會被這個數位震撼了吧!在我看來,明朝戚家軍已經有了近現代軍隊的影子,這在當時是多麼不可思議的事情呀。再來看看戚繼光寫的《紀效新書》和《練兵實紀》總結出來的戚家軍身上除武器裝備外的近現代軍隊的特點:

佇列嚴謹,旗鼓分明,整齊劃一;

重視基層軍官帶兵和發號施令的作用,注重培養下一代將領;

反對軍隊私有,宣導軍隊國家化,以此提高戰鬥力;

注重士兵思想教育,讓士兵知道為何而戰;

紀律嚴明,賞罰分明。

明朝後期最著名的將領戚繼光將軍,平定東南倭寇後,隆慶元年(1567年),被任命為神機營副將,移師北方。隆慶二年(1568年)戚繼光開始大練兵,薊州、昌平、保定等地的士兵總兵官以下的官員都受戚繼光的節制。直到1582年,戚繼光駐守中國北大門長達十五年,其間他屢次擊敗北蠻,使北方騎兵不敢南下牧馬。

十五年間,戚繼光一方面修建長城,完備城防,一方面不懈練兵,針對北方少數民族騎兵的特點,創造了一套全新的“車營戰法”:每四人推一輛戰車戰車,車內放置拒馬器和火器。戰鬥時將戰車結成方陣馬步軍以戰車為掩護,先用火器進行遠距離攻擊敵人的騎兵,靠近後步兵使用拒馬器列於陣前,用長槍刺殺敵人,敵軍後退時派騎兵對其進行追擊。

戚將軍認為車營有五大好處:"凡攻戰用之環衛,一則可以束部伍,一則可以代甲胄,虜馬擁眾,無計可逼,此車之堪用一也。行則為陣,止則為營,以車為正,以馬為奇,進可以戰,退可以守,此車之堪用二也",等等。戚繼光建立了七個車營,每營裝備有重車、輕車。車兩頭設有長轅,兩頭皆可駕馬,可進可退。重車每輛裝火炮兩門,配備二十名士兵,其中正兵十名,兩名管馬,六名管炮,一名車長,一名舵手。另十名為騎兵,其中鳥銑手兼長刀手四名,兩名為藤牌手,兩名為钂把手,隊長、火兵各一名。輕車配備十名士兵。每營兵車一百二十八輛,官兵三千一百零九名。

這種戰法和現代的裝甲步兵戰法極其相似,都是借助戰車保護士兵,遠端打擊(火器)、中程打擊(弓箭)和肉搏武器(長槍)交替使用,與現代有裝甲集團軍的火炮摧毀、重機槍火力壓制、近身格鬥的立意完全一致,作戰理念非常先進。只是可惜,後來滿清八旗興盛之時,戚繼光將軍早已不在人世,其車營戰法也荒廢已久。否則,以戚將軍的車營戰法,揚長避短,正是八旗重裝騎兵的剋星,大明決不會敗給女真人。

戚繼光不僅僅是一名將領,還是傑出的軍事家和兵器家,他改造和發明了很多的武器,發明很多的戰車、戰船。他還在長城上創造了極具特色的軍事工程,進可攻退可守的空心敵臺。

然而這位名將、軍事家、民族英雄的晚年生活過的卻是相當淒涼。

萬曆十年明朝宰輔張居正死了,隨著他的死在明朝的政壇發生了重大的變革,而戚繼光之所以能夠屢立戰功,自然是離不開張居正的賞識和提拔。他們之間的私人關係也非常密切過,所以戚繼光首當其衝的受到牽連,這也使得戚繼光從輝煌的壯年步入了淒涼的晚年。

在張居正死後戚繼光便由薊鎮總兵調任為廣東總兵,看起來沒有多大的變動,但是實際上被萬曆帝趕出了京城,儘管有很多人請求萬曆帝將戚繼光留下,但萬曆帝不應,無奈戚繼光在部將、百姓的不舍中離開京城。後來在清算張居正最高☆禁☆潮的萬曆十二年,戚繼光希望可以保全榮譽而呈請退休,但是萬曆帝卻說戚繼光是張居正的黨羽,革其職位,就這樣戰功赫赫的戚繼光返回蓬萊老家。

就在這時戚繼光得到了弟弟病逝的消息,弟弟戚繼美也是名將,一直曾跟隨戚繼光四處征戰,後官至雲貴總兵,萬曆十一年戚繼美妻子病亡,後來又被罷官回鄉,隨後其子也暴病身亡。

當戚繼光趕回老家見家中的境況悲痛的號啕大哭,可是屋漏偏逢連夜雨,戚繼光的妻子王氏在這時攜財而走將其棄之,王氏原本也是賢慧通情達理之人,王氏還曾在大批倭寇突然來犯的危急時刻說服守城官兵、動員城中婦孺穿上軍服裝列於城上以空城計退敵。

由於王氏一直沒有為戚繼光生育子嗣,戚繼光便瞞著王氏納了三位小妾生了五孩子,王氏得知後異常的憤怒。戚繼光只好跪求原諒,後來戚繼光將小妾所生的兒子給王氏撫養,誰知兒子又夭折,而戚繼光也丟官去職落魄還鄉,王氏萬念俱灰之下拋下年老多病的戚繼光毅然離去。

後來貧困交加的戚繼光得了肺病而且久病不愈,甚至到最後連請大夫抓藥看病的錢都拿不出,此時的薊鎮烽煙正濃,蒙古兵不斷的前來進犯,就連意向懼怕的長昂部落也開始挑釁。河南道禦史傅光宅在戚繼光去世前三個月還上疏萬曆帝建議重新起用戚繼光,可是萬曆帝不僅沒有採納還對傅光宅進行了罰俸兩個月的處分。

萬曆十五年十二月一代名將戚繼光在淒涼和孤獨中與世長辭,滿洲鐵騎在三十年後餘薩爾滸戰勝明朝。

如果喜歡這樣的內容,不妨關注野史“小女子”吧!更多歷史奇聞異事,第一時間送達。

甲午戰爭奇聞:吃大米吃死的日軍,比陣亡的還多

劉協雖是傀儡皇帝,卻是史上的好結局皇帝,後人移居日本成貴族

岳飛被殺後,為啥10萬岳家軍竟沒有一人造反替嶽飛報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