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要做“中國版”特斯拉?觀致或將與協力廠商成立新能源合資公司

如果不出意外,財務狀況雖有改善但依然深陷虧損泥潭的觀致汽車,將在上海車展前後放出“自救”大招——與協力廠商成立一家新能源合資公司。

雖然觀致方面從上到下都對此晦若莫深,

但其新任CEO劉良的一句“一切皆有可能”,卻也從側面印證了此事的真實性。“MOU(合作備忘錄)都簽了。”有瞭解觀致汽車的業內人士透露了最新進展。

這只是觀致汽車“自救”的招數之一——利用國內新能源汽車發展環境,通過引入新的戰略投資者,實現自我造血機能的迅速改善。在內部,包括“兩栖戰略”、“Q20計畫”、“野火計畫”以及“產品開發ABC策略”等一系列行動也正在實施。而這一切,

都緊密圍繞一個現階段至關重要的核心——在2017年實現觀致汽車經營現金流的由負轉正。

3月21日,劉良履新觀致CEO(圖片為合成)

招法一:“扶正”COO

在空缺400多天后,觀致汽車終於在3月21日迎來了自己新的CEO。是日,觀致母公司Kenon Holdings發佈公告稱,董事會已任命原COO劉良為觀致汽車CEO。

此前,這一職位一直由觀致汽車董事長陳安寧暫代。

劉良是在去年9月加入觀致的,雖已在汽車業浸淫了30多年,但因長期供職于零部件和商用車領域,並不為公眾所熟知。

“中餐、西餐、日餐各三分之一吧,不過日餐會稍微多些。”3月31日,坐在北京明媚的春光裡,剛剛履新CEO十天的劉良自我爆料。劉良是湖南人,自然喜歡吃辣;多年的歐洲職業生涯,也養成了吃西餐的習慣;至於日餐,

則是他在日本求學多年的結果。

事實上,從劉良的履歷中不難看出,這是一位擁有技術和全球化背景的高管。至於從去年9月入職後任COO到“扶正”為CEO的這半年,可以看作是觀致董事會對他的考察。

去年11月底廣州車展,劉良首次公開露面即拋出了針對觀致的一系列“藥方”——確定品牌內涵、大幅削減成本以及拓展、幫扶經銷商網路。三個多月後,劉良對觀致的思考顯然更為縝密與全面。

EBIT轉正,是觀致在2017年必須達到的目標

招法二:Q20計畫

“Q20計畫”即成本控制計畫,具體目標是計畫在12-18個月內降低單車、製造等20%的成本。

“我確實在車輛的成本控制部分有很多心得和體會。”對於自己的擅長,劉良並未謙虛。

一張圖顯示了Q20計畫的初步戰果:2016年觀致的單車盈利率提升了9%,

運營固定成本較2015年縮減了16%,而得益于前兩項的結果,2016年觀致息稅折舊攤薄前(EBIT)利潤虧損減少了40%。

“(觀致)人員調整了7%,但是(人力成本)費用下降了22%,達1.3億元。”劉良露出了“成本殺手”的本色。這7%中,多為薪水不菲的外方雇員及高級管理人員。在對觀致管理團隊進行瘦身後,不僅固定成本大幅下降,也提升了管理效率。

除了人力成本,製造成本也是劉良重點關注的。“觀致要充分利用(母公司)奇瑞的資源。”劉良透露,當前觀致已從奇瑞購入發動機,並已實現了與奇瑞上海研發中心的共同採購。下一步,觀致將依託奇瑞供應鏈體系尋找新的供應商。

觀致計畫今年將成本降低10%,“這的確是一個很大的挑戰,但必須要做。”劉良的算盤是通過成本杠杆撬動價格——通過價格促進銷量——通過銷量盤活整個觀致。“如果銷量達到四五萬輛,EBIT為正的前提,觀致的傳統燃油車就不再是包袱,而是助推器。”

觀致建店標準:面積可以小,但標準不能低

招法三:野火計畫

劉良所稱的“助推器”的主體是觀致的“兩栖戰略”,即同步發展傳統燃油車和新能源汽車。這一戰略也是觀致既定的發展方向,但在現階段一切圍繞“現金流轉正”這一中心工作下,提升傳統車的銷量則更為務實。

提升銷量,顯然需要依靠一定數量且高品質的經銷商網路。

就在不久前,劉良去了一趟鄂爾多斯,這是一次例行的市場調研,但結果卻大大刺激了他。“奧迪一個單店一年就賣了1300輛,而觀致的單店平均銷量只有210輛,行業平均水準則為500輛。”

在劉良的計畫中,今年觀致的經銷商數量將由目前的115家擴充至200家,以通過經銷商總量數彌補單店銷量不足道短板。為此,在上任伊始,劉良便曾制定了經銷商“幫扶計畫”,“我們高管團隊每人都認領了幾家經銷商,幫助他們快速提升銷售業績。”觀致母公司Kenon Holdings的財報表明瞭這一計畫的成效:2016年第四季度,觀致新車銷量7600輛,同比增長58%,高於全年平均單季度銷量。

有了這一業績做支撐,劉良在今年把這一計畫升級成了“野火計畫”。“我們會把全國分為4個大區,銷售老總變戰區司令,配置資源、充分授權,每個‘司令’都配備銷售、網路開發、行銷、銷售服務等功能。”

即將在上海車展亮相的觀致SUPER EV概念車

招法四:產品開發ABC

成本降了、網路擴了,觀致還需要充足的“火藥庫”——產品。

劉良把觀致的產品開發稱為“ABC策略”,即,現有車型的改款;與股東合作,平臺共用;與柯尼塞克合作,打造全新平臺。

從現在到明年,觀致將有3款新車投放市場,其中傳統動力的全新SUV將在今年上市,首發時間定在成都車展。這是一款比現有車型觀致5小一些的SUV,在當前銷量中,觀致5超過60%的銷量占比促使了這款全新車型的誕生。

在明年上半年,觀致將推出一款緊湊型轎車;2018年底或2019年初,一款基於今年上海車展展出的“SUPER EV”概念車的量產車型將上市。SUPER EV誕生于全新平臺GEV,是一款純電動超跑,百公里加速時間在3秒之內。令劉良感到傲嬌的是,SUPER EV大量採用了碳纖維材料,更為獨特的是其“非對稱”車門(駕駛員側為單門,乘用側為雙門)設計。“觀致就想成為中國的特斯拉。”劉良並沒有隱諱自己的想法。

並行關係的1.0、2.0實現的關鍵是企業文化的轉變

招法五:“軟”改變

特斯拉的成功固然有美國文化的因素,但絕離不開其創始人馬斯克在辦公室睡睡袋的“初創企業”精神。現在,來到觀致半年多的劉良,就準備從四個軟的層面的改變重塑觀致,以把觀致打造成中國版特斯拉。

“現在高管每天早上8:30開例會,雷打不動。”劉良坦承,這些來自通用、福特等、有著顯赫從業背景的高管一開始並不適應,但現在變成了“不開(例會)不適應”。這樣做的目的,是從根本上轉變觀致的經營理念——“我們就是一家創業型公司”。

第二個轉變是“少花錢多做事”。劉良稱,之前觀致花錢很大方,但很多錢並沒有花在刀刃上。換句話說,在過去,觀致花了很多冤枉錢。與“少花錢多做事”相對應的,是“充分利用股東資源”。

“以前的觀致很清高,不僅體現在品牌傳播上,就連員工也看不起奇瑞,認為奇瑞很土。”現在,劉良要求觀致充分的、積極的、自發的“擁抱”奇瑞,“如果不利用奇瑞的供應鏈資源,就是一種浪費。”當然,這種資源也包括以色列的母公司。

“軟”改變的最後一個是“執行力”。在初到觀致時,劉良便曾直言不諱,“觀致當下最缺乏的是領導力和執行力”。現在,他依然將執行力列為主要抓手,“觀致不缺想法,但關鍵是怎麼落地。”

與產品開發、經銷商網路拓展等的“硬”相比,這四個方面的“軟”改變無疑更難,但劉良似乎已做好了破釜沉舟的打算,“如果不認同(企業文化),對不起,我會對人員進行調整。”

在來到觀致6個月後,劉良正在重塑觀致。而即將誕生的新能源合資公司,會成為觀致的轉捩點嗎?

“觀致要充分利用(母公司)奇瑞的資源。”劉良透露,當前觀致已從奇瑞購入發動機,並已實現了與奇瑞上海研發中心的共同採購。下一步,觀致將依託奇瑞供應鏈體系尋找新的供應商。

觀致計畫今年將成本降低10%,“這的確是一個很大的挑戰,但必須要做。”劉良的算盤是通過成本杠杆撬動價格——通過價格促進銷量——通過銷量盤活整個觀致。“如果銷量達到四五萬輛,EBIT為正的前提,觀致的傳統燃油車就不再是包袱,而是助推器。”

觀致建店標準:面積可以小,但標準不能低

招法三:野火計畫

劉良所稱的“助推器”的主體是觀致的“兩栖戰略”,即同步發展傳統燃油車和新能源汽車。這一戰略也是觀致既定的發展方向,但在現階段一切圍繞“現金流轉正”這一中心工作下,提升傳統車的銷量則更為務實。

提升銷量,顯然需要依靠一定數量且高品質的經銷商網路。

就在不久前,劉良去了一趟鄂爾多斯,這是一次例行的市場調研,但結果卻大大刺激了他。“奧迪一個單店一年就賣了1300輛,而觀致的單店平均銷量只有210輛,行業平均水準則為500輛。”

在劉良的計畫中,今年觀致的經銷商數量將由目前的115家擴充至200家,以通過經銷商總量數彌補單店銷量不足道短板。為此,在上任伊始,劉良便曾制定了經銷商“幫扶計畫”,“我們高管團隊每人都認領了幾家經銷商,幫助他們快速提升銷售業績。”觀致母公司Kenon Holdings的財報表明瞭這一計畫的成效:2016年第四季度,觀致新車銷量7600輛,同比增長58%,高於全年平均單季度銷量。

有了這一業績做支撐,劉良在今年把這一計畫升級成了“野火計畫”。“我們會把全國分為4個大區,銷售老總變戰區司令,配置資源、充分授權,每個‘司令’都配備銷售、網路開發、行銷、銷售服務等功能。”

即將在上海車展亮相的觀致SUPER EV概念車

招法四:產品開發ABC

成本降了、網路擴了,觀致還需要充足的“火藥庫”——產品。

劉良把觀致的產品開發稱為“ABC策略”,即,現有車型的改款;與股東合作,平臺共用;與柯尼塞克合作,打造全新平臺。

從現在到明年,觀致將有3款新車投放市場,其中傳統動力的全新SUV將在今年上市,首發時間定在成都車展。這是一款比現有車型觀致5小一些的SUV,在當前銷量中,觀致5超過60%的銷量占比促使了這款全新車型的誕生。

在明年上半年,觀致將推出一款緊湊型轎車;2018年底或2019年初,一款基於今年上海車展展出的“SUPER EV”概念車的量產車型將上市。SUPER EV誕生于全新平臺GEV,是一款純電動超跑,百公里加速時間在3秒之內。令劉良感到傲嬌的是,SUPER EV大量採用了碳纖維材料,更為獨特的是其“非對稱”車門(駕駛員側為單門,乘用側為雙門)設計。“觀致就想成為中國的特斯拉。”劉良並沒有隱諱自己的想法。

並行關係的1.0、2.0實現的關鍵是企業文化的轉變

招法五:“軟”改變

特斯拉的成功固然有美國文化的因素,但絕離不開其創始人馬斯克在辦公室睡睡袋的“初創企業”精神。現在,來到觀致半年多的劉良,就準備從四個軟的層面的改變重塑觀致,以把觀致打造成中國版特斯拉。

“現在高管每天早上8:30開例會,雷打不動。”劉良坦承,這些來自通用、福特等、有著顯赫從業背景的高管一開始並不適應,但現在變成了“不開(例會)不適應”。這樣做的目的,是從根本上轉變觀致的經營理念——“我們就是一家創業型公司”。

第二個轉變是“少花錢多做事”。劉良稱,之前觀致花錢很大方,但很多錢並沒有花在刀刃上。換句話說,在過去,觀致花了很多冤枉錢。與“少花錢多做事”相對應的,是“充分利用股東資源”。

“以前的觀致很清高,不僅體現在品牌傳播上,就連員工也看不起奇瑞,認為奇瑞很土。”現在,劉良要求觀致充分的、積極的、自發的“擁抱”奇瑞,“如果不利用奇瑞的供應鏈資源,就是一種浪費。”當然,這種資源也包括以色列的母公司。

“軟”改變的最後一個是“執行力”。在初到觀致時,劉良便曾直言不諱,“觀致當下最缺乏的是領導力和執行力”。現在,他依然將執行力列為主要抓手,“觀致不缺想法,但關鍵是怎麼落地。”

與產品開發、經銷商網路拓展等的“硬”相比,這四個方面的“軟”改變無疑更難,但劉良似乎已做好了破釜沉舟的打算,“如果不認同(企業文化),對不起,我會對人員進行調整。”

在來到觀致6個月後,劉良正在重塑觀致。而即將誕生的新能源合資公司,會成為觀致的轉捩點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