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紀曉嵐故居裡不僅有閱微草堂,還有這些不為人知的故事

清乾隆年間的大才子、大學士紀曉嵐因前些年的熱播電視劇《鐵齒銅牙紀曉嵐》而家喻戶曉。大多數人對於紀曉嵐的認知大多只停留在他風趣幽默、令人拍案叫絕的口才上,

但對於紀曉嵐的故居在哪,在這發生了哪些故事似乎並不被大多數人所熟知。

紀曉嵐故居

紀曉嵐以總纂《四庫全書》和著寫小說《閱微草堂筆記》聞名於世。如果說編篡《四庫全書》算作是紀曉嵐政績的話,那麼,《閱微草堂筆記》裡則藏著一個真實的紀曉嵐。

在那個屢興“文字獄”的乾隆年代,一代飽學之士紀曉嵐沒有為後人留下一篇有哲學思想內涵的隻言片語,只好借一部托物言志的志怪小說——《閱微草堂筆記》來記錄世態炎涼的社會,書寫人生感悟,傾吐心中無奈。

如今,這座紀曉嵐的舊宅就是位於北京市珠市口西大街的晉陽飯店所在地。然而當年,這座古宅差一點就遭遇被拆遷的命運,最終在紀曉嵐後人的積極呼籲下故居得以保存,

成了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據歷史記載,這座宅院此前還是很多名人的住宅呢。

這座舊宅原為嶽飛二十一代孫、雍正時權臣岳鐘琪的住宅,後來轉賣給紀家。而紀曉嵐有兩個時期是在這裡度過的,分別是從11歲到39歲,和從48歲到82歲,居住的時間前後長達60餘年。

紀曉嵐去世後,這座宅子的主人多次變動。有資料稱,在紀曉嵐去世七八年後,曾有一個名叫黃安濤的人曾借住過紀曉嵐的半間房。但至於黃安濤在此居住了多久,另一半的歸屬又有什麼變更,均無文獻可考。

到了1920年代,北洋政府議員劉少白曾居住該處,時稱“劉公館”。

1931年,梅蘭芳、余叔岩、李石曾、張伯駒等在該處成立北京國劇學會,後又成為“富連成”京劇科班社址。

解放以後,這裡曾駐運輸公司、民主建國會,後為宣武區黨校所在地。

1959年,山西晉陽飯莊分店遷入,至今已近60年。值得一提的是,這座飯莊除了具有山西麵食的美味特色之外,更因為是紀曉嵐故居,所以吸引了許多文人墨客。老舍、臧克家、曹禺等,常常雅聚於此,祝壽、賦詩、賞古藤。當年,老舍先生曾留下七絕一首:“駝峰熊掌豈堪誇,貓耳撥魚實且華,四座風香春幾許,庭前十丈紫藤花。

紀曉嵐故居中閱微草堂舊址

眼下因為年代久遠,宅子已然不是原先的樣貌,第一進院已經不見,唯一不變的是門前的紫藤蘿。第二進院的正房,就是當時紀曉嵐的書房——閱微草堂。走進閱微草堂,最引人注目的是陳列在展櫃裡的那杆長長的旱煙袋鍋。院子的西側原有東西配房,以抄手遊廊與南北房相連,現已改建,儘管故居內部的裝飾已經改變,但基本的結構還是沿襲了當年的樣子進行了修繕。東側則是晉陽飯莊。

2001年的11月底,故居對外開放,每年都能吸引到二三十萬人次的觀光客。美國前總統老布希和多位美國國務卿也都曾慕名前來,感受中國古代文人的氣息。

紀曉嵐故居歷經兩百多年,數易其主,幾經風雨滄桑,目前雖然只保留下了一部分,但在如此經歷的渲染下,它早已承載起了從古至今的一切。並在體現北京古都風貌、弘揚中華民族文化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放射出更加輝煌的人文光采。

(責編:李兆年)

本文部分圖片來自互聯網

本文系BeijingCom原創稿件,如有轉載,請注明出處

院子的西側原有東西配房,以抄手遊廊與南北房相連,現已改建,儘管故居內部的裝飾已經改變,但基本的結構還是沿襲了當年的樣子進行了修繕。東側則是晉陽飯莊。

2001年的11月底,故居對外開放,每年都能吸引到二三十萬人次的觀光客。美國前總統老布希和多位美國國務卿也都曾慕名前來,感受中國古代文人的氣息。

紀曉嵐故居歷經兩百多年,數易其主,幾經風雨滄桑,目前雖然只保留下了一部分,但在如此經歷的渲染下,它早已承載起了從古至今的一切。並在體現北京古都風貌、弘揚中華民族文化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放射出更加輝煌的人文光采。

(責編:李兆年)

本文部分圖片來自互聯網

本文系BeijingCom原創稿件,如有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