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國內首部《田園綜合體發展研究報告(2017)》發佈,助力鄉村振興

國內首部《田園綜合體發展研究報告(2017)》發佈,助力鄉村振興戰略

11月10日-11日,由河北省南和縣人民政府、河北省邢臺市農業局、北京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協會、中國農業大學農業規劃科學研究所聯合主辦的第七屆中國縣域現代農業發展高層會議在河北南和隆重召開。同期召開“創新農業發展模式的理論與實踐”分論壇發佈了《田園綜合體發展研究報告(2017)》。

論壇由中國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韓一軍教授主持,中國農業大學農業規劃科學研究所所長張天柱教授和多位專家出席了發佈會。

中國農業大學農業規劃科學研究所總規劃師柴多梅進行了研究報告主旨發言。

中國農業大學農業規劃科學研究所總規劃師柴多梅現場發佈報告

在我國經濟新常態和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新形勢下,

傳統農業園區的發展模式出現明顯的瓶頸,發展思路已經不適合新形勢下的產業升級、統籌開發等要求。由於各級政府地產經濟疲軟,導致增長乏力。傳統產業固化,新業態、新模式的轉變面臨較多的困難,使有限空間內的升值區間變窄。同時,農業發展不僅要承擔農民增收的功能,還要承擔生態保護等更多的功能。

要解決目前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增綠的問題,

也要突破面臨的以上四種基本局面,田園綜合體就是比較好的創新模式之一。

2017年中央一號檔在保持政策的連續性、穩定性的基礎上,特別注重抓手、平臺和載體建設,即“三區、三園、一體”。“三區、三園、一體”建設將優化農村產業結構,促進三產的深度融合,並集聚農村各種資金、科技、人才、專案等要素,加快推動現代農業的發展。其中“一體”即田園綜合體,檔提出:“支持有條件的鄉村建設以農民合作社為主要載體、讓農民充分參與和受益,

集迴圈農業、創意農業、農事體驗于一體的田園綜合體”。

田園綜合體是在人與自然和諧共融的理念下,在城鄉一體化發展格局下,順應農村供給側結構改革、新型產業發展,是在城市綜合體、旅遊綜合體、農業綜合體的基礎之上,結合農村產權制度改革,通過將生產、生活、生態和農業、加工業、服務業有機結合與關聯共生,

實現生態農業、休閒旅遊、田園居住等複合功能,最終形成鄉村現代化、新型城鎮化、社會經濟全面發展的一種可持續模式。

為了讓農業經營有效益,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為體面的職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國家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田園綜合體”作為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的重要抓手和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平臺,已經起步發展。

2017年5月24日,財政部下發《關於開展田園綜合體建設試點工作的通知》,提出按照三年規劃、分年實施的方式,2017年確定河北、山西、內蒙古、江蘇等18個省份開展田園綜合體建設試點。目前,國內的田園綜合體迎來快速發展期,新的建設試點專案如同雨後春筍般湧現,但是大多仍處於探索階段。

中國農業大學農業規劃科學研究所近30年來,來專注研究縣域農業發展與各類涉農園區規劃,其中已經建成並運營的南和縣農業經濟綜合體、廣西玉林“五彩田園”中國農業公園、北京國際都市農業科技園等在業內取得了較大影響力和較高的市場認可度,青龍滿族自治縣農旅綜合體正在建設中。同時,規劃所還積極參與田園綜合體發展的研究工作,在規劃設計、建設運營等方面積累了不少經驗。

《田園綜合體發展研究報告》發佈會現場專家與課題組成員合影留念

基於此,中國農業大學農業規劃科學研究所成立了“田園綜合體發展研究課題組”經過一年的研究,將近年來的經驗教訓及各地的創建內容編著成冊,供學界、企業界和新農民們參考討論。

也希望提供一個瞭解田園綜合體發展理論和實踐研究進展的視窗,為各級政府制定田園綜合體具體發展戰略、持續健康發展提供參考,為地方政府或企業進行田園綜合體的開發建設提供借鑒。

論壇吸引了來自農村經濟、產業融合等領域的政府機構、高校及科研院所、公司企業等百余名領導、專家和學者,與會人員圍繞產業融合發展、田園綜合體發展、休閒農業創新與實踐等熱點話題進行了交流研討,共同探討中國縣域農業發展的新模式。

11月10日-11日,由河北省南和縣人民政府、河北省邢臺市農業局、北京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協會、中國農業大學農業規劃科學研究所聯合主辦的第七屆中國縣域現代農業發展高層會議。同期召開國際現代農業展覽會 ;並發佈中國農業大學農業規劃科學研究所牽頭的最新研究報告:

《田園綜合體發展研究報告(2017)》

《現代農業產業園發展研究報告(2017)》

《中國農業公園發展研究報告(2017)》

《中國農業嘉年華發展研究報告(2017)》

已經起步發展。

2017年5月24日,財政部下發《關於開展田園綜合體建設試點工作的通知》,提出按照三年規劃、分年實施的方式,2017年確定河北、山西、內蒙古、江蘇等18個省份開展田園綜合體建設試點。目前,國內的田園綜合體迎來快速發展期,新的建設試點專案如同雨後春筍般湧現,但是大多仍處於探索階段。

中國農業大學農業規劃科學研究所近30年來,來專注研究縣域農業發展與各類涉農園區規劃,其中已經建成並運營的南和縣農業經濟綜合體、廣西玉林“五彩田園”中國農業公園、北京國際都市農業科技園等在業內取得了較大影響力和較高的市場認可度,青龍滿族自治縣農旅綜合體正在建設中。同時,規劃所還積極參與田園綜合體發展的研究工作,在規劃設計、建設運營等方面積累了不少經驗。

《田園綜合體發展研究報告》發佈會現場專家與課題組成員合影留念

基於此,中國農業大學農業規劃科學研究所成立了“田園綜合體發展研究課題組”經過一年的研究,將近年來的經驗教訓及各地的創建內容編著成冊,供學界、企業界和新農民們參考討論。

也希望提供一個瞭解田園綜合體發展理論和實踐研究進展的視窗,為各級政府制定田園綜合體具體發展戰略、持續健康發展提供參考,為地方政府或企業進行田園綜合體的開發建設提供借鑒。

論壇吸引了來自農村經濟、產業融合等領域的政府機構、高校及科研院所、公司企業等百余名領導、專家和學者,與會人員圍繞產業融合發展、田園綜合體發展、休閒農業創新與實踐等熱點話題進行了交流研討,共同探討中國縣域農業發展的新模式。

11月10日-11日,由河北省南和縣人民政府、河北省邢臺市農業局、北京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協會、中國農業大學農業規劃科學研究所聯合主辦的第七屆中國縣域現代農業發展高層會議。同期召開國際現代農業展覽會 ;並發佈中國農業大學農業規劃科學研究所牽頭的最新研究報告:

《田園綜合體發展研究報告(2017)》

《現代農業產業園發展研究報告(2017)》

《中國農業公園發展研究報告(2017)》

《中國農業嘉年華發展研究報告(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