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廣西的一個地級市,誕生了太平天國的四大王!

廣西,簡稱“桂”,省會南寧,在廣西的歷史上,有一段太平天國的歷史,1850年末至1851年初,由洪秀全、楊秀清、蕭朝貴、馮雲山、韋昌輝、石達開組成太平軍在廣西金田村發動反抗滿清朝廷的起義,

後建立“太平天囯”,並於1853年攻下南京,改稱天京。到1864年,太平天囯首都天京被湘軍攻陷,天王洪天貴福被俘。1872年,最後一支太平軍部隊,翼王石達開余部李文彩在貴州敗亡,太平天國終結。 但是太平太國的第一次封王,有四位都是這個地方。

它的名字就是貴港市。

在中國歷史上,1851年秋,太平軍占廣西永安,12月在永安城分封諸王,封原中軍主將楊秀清為“左輔正軍師”東王,稱九千歲,原前軍主將蕭朝貴為“右弼又正軍師”西王,稱八千歲,原後軍主將馮雲山為“前導副軍師”南王,稱七千歲,原右軍主將韋昌輝為“後護又副軍師”北王,稱六千歲,原左軍主將石達開為翼王,並詔令諸王皆受東王節制。

貴港,位於廣西東南部,1995年升為地級市,轄港北區、港南區、覃塘區和平南縣,代管縣級桂平市,總面積10606平方千米。貴港市因城裡多種植荷花而別稱荷城,是一座具有兩千多年歷史的古郡新城,也是一座充滿生機的新興內河港口城市。貴港地區人傑地靈,英才輩出,湧現了石達開、楊秀清、蕭朝貴、韋昌輝、黃彰、羅爾綱等一批傑出人物。

第一個是:石達開(1831年3月-1863年6月27日),小名亞達,綽號石敢當,廣西貴縣(今貴港)客家人,太平天國名將, 1857年,封“左軍主將翼王”,天京事變曾封為“聖神電通軍主將翼王”,軍民尊為“義王”(本人謙辭不受)。石達開是太平天國最具傳奇色彩的人物之一,

十六歲受訪出山,十九歲統帥千軍萬馬,二十歲封王拜相,三十二歲英勇就義于成都。一生轟轟烈烈,體恤百姓民生,生平事蹟為後世所傳頌。

第二個是楊秀清(1823年-1856年),原名楊嗣龍,出生在廣西桂平市紫荊山平隘新村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

以耕山燒炭為業。1846年加入拜上帝會,1851年參與發動金田起義,同年12月被天王洪秀全封為東王,稱九千歲,是太平天國重要領袖之一。1856年6月,太平軍攻破清軍江南大營後,楊秀清已經集教權、政權和軍權於一身,是太平天國實質上的首領。1856年9月,楊秀清在天京事變中被殺害,家人僚屬幾無倖免。

第三個是蕭朝貴(約1820—1852),客家人。生於清嘉慶末年,廣西武宣羅淥垌人。金田起義的核心領導人之一,太平天國運動初期的重要領袖,官封西王。地位高隆,位居洪秀全、楊秀清之下,馮雲山、韋昌輝、石達開之上。

第四個是韋昌輝(1823年-1856年),漢族客家人,原名志正,又名正。太平天國前期領導人之一。明末清初,其先祖遷廣西,廣西桂平縣金田村人,他家資富有,少曾讀書,知文義,有才華,遇事能見機應變。道光二十八年(1848)入拜上帝會,不久成為中堅,與洪秀全、馮雲山結為兄弟,稱天父第五子。

太平天國:楊秀清第三次“跳大神”,故意違逆洪秀全

太平天國:楊秀清攻下武昌,韋昌輝進獻17歲的美少女

文:淩晨小米粥

第三個是蕭朝貴(約1820—1852),客家人。生於清嘉慶末年,廣西武宣羅淥垌人。金田起義的核心領導人之一,太平天國運動初期的重要領袖,官封西王。地位高隆,位居洪秀全、楊秀清之下,馮雲山、韋昌輝、石達開之上。

第四個是韋昌輝(1823年-1856年),漢族客家人,原名志正,又名正。太平天國前期領導人之一。明末清初,其先祖遷廣西,廣西桂平縣金田村人,他家資富有,少曾讀書,知文義,有才華,遇事能見機應變。道光二十八年(1848)入拜上帝會,不久成為中堅,與洪秀全、馮雲山結為兄弟,稱天父第五子。

太平天國:楊秀清第三次“跳大神”,故意違逆洪秀全

太平天國:楊秀清攻下武昌,韋昌輝進獻17歲的美少女

文:淩晨小米粥